2011-2012学年广东省增城市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8614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2/2/23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在人类发展历程中,以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为代表的东西方文明曾经彼此交融,相映生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和古代雅典政治制度结构示意图:

材料二随着社会矛盾的日益复杂,古代东方的君主制相继演化为君主专制。……君主专制在信息困难的农耕时代有效地保障了地域国家的社会秩序,促进了广大地域上的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与交流,因此具有历史的合理性与必然性。   
——杨宁《历史学岛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三我们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宗教,艺术,全部可以在那里找到它们的根。——雪莱《希腊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古代东西方各自建立了怎样的政治制度。(4分)试从自然地理环境和生产活动方式的角度分析其成因。(6分)
(2)据材料二,说明东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的“合理性”。(4分)
(3)结合材料三,谈谈希腊民主政治对后世的影响。(4分)
2.
制度创新是古今中外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美国革命的首创性在于……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了较好的贯彻。    
—— 摘自《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1912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N.佩弗《远东》
材料三 “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1)材料一中英国、美国在政体上各有何创新?写出其确立的法律文件名称。
(2)你如何理解“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建设“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成就有哪些?
3.
古外交是内政的外延,它牵涉到国家的安全与生存。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外交”同“屈辱”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指出: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周恩来传》上卷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外交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截止2008年底,中国与171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共参加了13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缔结了近20000项双边条约,参加了300多个多边条约,参加了24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维和官兵11063人次。
—— 摘自中国外交部编《中国外交》(2009年版)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跪地外交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外交成就得益于怎样的外交基本政策。列举建国初期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
(3)纵观中国百年来外交的风雨历程,你可得到什么认识或启示?

2.单选题(共21题)

4.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载:“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吏的职责,或提出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材料表明
A.在古罗马妇女没有任何人权
B.罗马法忽视妇女的权利,说明了它的局限性
C.说明《查土丁尼民法大全》给人民带来任何好处
D.说明罗马法竭力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5.
公元前3世纪以后,罗马人的扩张活动使版图不断增大,奴隶制经济迅速发展,各种矛盾接踵而来。为了强化管理,处理罗马人与异邦人、异邦人与异邦人之间的争讼案件,随后诞生了(  )
A.《十二铜表法》B.《自然法》C.万民法D.公民法
6.
1875年的美国和法国总统,他们的共同点不包括
A.掌握行政权B.是军队最高统帅
C.是国家元首D.由议会选举产生
7.
李大钊在一首诗中写道:“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两度遭劫发生在    (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②③B.①③C.①④D.②④
8.
两次鸦片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西方列强把开放通商口岸作为主要内容,反映了其发动战争目的是
A.报复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
B.为资本输出创造条件
C.打开中国市场
D.建立租界
9.
《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的一个施政方案,它的提出来
A.反映了农民阶级发展经济的要求
B.表明在太平天国运动具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
C.符合当时太平天国的社会实际
D.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在探求强国之路时在向西方学习
10.
爱国志士谭嗣同悲于时局,写了一首诗《有感》,诗云: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四万万人齐下泪”的原因是
A.中国被迫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B.《马关条约》的签订
C.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烧杀抢掠
D.圆明园被烧毁
11.
清政府最终成为任人摆布的木偶是在下面哪个条约签订之后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辛丑条约》D.《马关条约》
12.
日本在侵华过程中制造了一系列的事变,其中成为中国全民抗战开端的是:()
A. 九一八事变    B. 一二八事变    C. 华北事变 D. 卢沟桥事变
13.
中国近现代史上有许多著名的战役,如
①台儿庄战役,②平型关大捷,③辽沈战役,④淮海战役等
上述战役中,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有
A.①④B.①②C.②④D.②③
14.
从图片中你能获得的最有价值的历史信息是:
A.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
B.解放战争取得彻底胜利
C.三大战役取得重大胜利
D.国民党政权覆灭
15.
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
A.英国宪章运动B.共产主义者同盟代表大会的召开
C.巴黎公社运动D.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6.
我国特区与我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
A.主权归属不同
B.经济政策不同
C.社会制度不同
D.外交方针不同
17.
2005年12月,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在悼念海协会会长汪道涵的电文中说:“九二会谈,虽成绝响,两岸新局,已然展开,先生之行,开两岸和平大门;先生之德,受全球华人景仰。”该电文中的“九二会谈”
A.是“一国两制”首次实践的重要标志
B.商洽促成了《反国家分裂法》的制定
C.达成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
D.促成了海峡两岸定点“三通”的实现
18.
新中国成立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
A.《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村民委员会自治法》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
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表明中国奉行
A.“一边倒”政策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另起炉灶”政策
D.对外开放政策
20.
该图是1949~2008年新中国建交新增情况曲线图。其中,建交最高峰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新中国在万隆会议上赢得尊重
B.中日正式建交
C.中美关系开始实现正常化
D.我国积极展开多边外交
21.
“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杜鲁门主义出台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22.
20世纪80年代末,华沙条约成员国相继发生危机,社会动荡,突出的表现是
A.国家名称的变化B.社会制度的变化
C.文化观念的变化D.民族构成的变化
23.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指的是
A.苏联解体导致全世界独立国家数量增多
B.美国日益受到欧、中、日、俄等力量的制约
C.两极对峙变成了美、欧、中、日势均力敌的格局
D.区域集团化使世界分裂成几个相互隔绝的地区
24.
二战后日本经济获得快速发展,其有利的客观条件是
A.日本进行了社会改革
B.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C.引进先进科技
D.美国发动侵朝战争,向日本订货

3.选择题(共13题)

25.

能量守恒是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之一,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

26.

(1)现有下列物质:维生素A、维生素C、碘元素、铁元素、淀粉、油脂.请选择正确答案填在相应的空格里.

①人体缺乏某种维生素会引起坏血病,这种维生素是  {#blank#}1{#/blank#}

②人体缺乏某种微量元素会发生贫血,这种微量元素是 {#blank#}2{#/blank#}

③既能为人体提供热量,又能提供必需脂肪酸的物质是 {#blank#}3{#/blank#}

(2)垃圾处理要遵循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原则,目前常用的方法有 {#blank#}4{#/blank#}、 {#blank#}5{#/blank#}和 {#blank#}6{#/blank#},三种方法各有利弊.

(3)钢铁在潮湿的空气里很快就被腐蚀,原因是在钢铁的表面形成了一层电解质溶液的薄膜,跟钢铁里的铁和少量的碳构成无数微小的原电池,请写出两极发生的主要的电极反应式:

正极 {#blank#}7{#/blank#}负极  {#blank#}8{#/blank#}

(4)粮食中的糖类在人体中能转化成葡萄糖而被吸收,一部分葡萄糖在体内被氧化分解,释放出能量,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lank#}9{#/blank#}

葡萄糖具有还原性,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配制银氨溶液时应将2%稀氨水逐滴加入1ml 2%AgNO3溶液中,到 {#blank#}10{#/blank#}为止,再加入1ml  10%葡萄糖溶液,振荡,水浴加热3~5min,观察到有银镜生成,请写出该银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lank#}11{#/blank#}

27.

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28.

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29.

能量可以转化,也可以转移.如图甲所示,是达•芬奇设想的永动机.你认为能实现吗? {#blank#}1{#/blank#};请说明理由: {#blank#}2{#/blank#};如图乙是烧水情景.燃烧  {#blank#}3{#/blank#}厘米3天然气(天然气热值是3.9×107焦/米3),能使2千克的水从20℃升高到80℃(不考虑能量损失);烧水时,通过 {#blank#}4{#/blank#}增加水的内能.


30.

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实例,你认为说法正确的是(  )

31.

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实例,你认为说法正确的是(  )

32.

地球上陆地的面积约为149 000 000平方千米,把数据149 00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blank#}1{#/blank#} 

33.

地球上陆地的面积约为149 000 000平方千米,把数据149 00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blank#}1{#/blank#} 

34.

地球上陆地的面积约为149 000 000平方千米,把数据149 00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blank#}1{#/blank#} 

35.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性质说法正确的是(  )

36.

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37.

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21道)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