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福建省罗源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85984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2/2/14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古往今来,不同的政权组织形式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多样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致使相权逐渐削弱,这既是我国集权体制下的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突出特征,也是皇权与相权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齐涛《资政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在秦、唐、明三代的表现。
材料二伯利克里讲道:“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有的真正才能。在我们的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和宽恕的;但在公家的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这是因为这种法律使我们心服。”——摘编自《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2)归纳材料二所反映的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材料三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 ——***《论十大关系》
(3)据材料三分析***的言论体现了新中国的哪项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中国构建的政治体系的基本框架还包含哪些内容?
材料四
美、英国家政体比较
比较项目
美国
英国
政体
总统制共和制

国家元首产生方式

世袭
国家元首任职

终身制
国家元首权限
有实权

政府首脑

首相
 
(4)补充完成材料四表格,写出①②③④⑤所对应内容。
(5)中外政治制度的不同发展模式给你有何启示?
2.
(15分)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阅读下列材料:

(1)为材料一中图一漫画写一句主题词。(1分)图二中国外交的失败说明了什么?(1分)
老照片凝固了历史的瞬间,再现了历史的真实,是我们探究历史的珍贵资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请将照片加以分类,并将图序号填写在下表中。(2分)
类别
图序号
屈辱的外交
 
独立自主的外交
 
 
(3)图④ 中外交部长乔冠华开怀大笑的原因是什么?(2分)2001年中国外交有哪些突出成就?请举一例。(1分)
材料二新世纪,国际格局从结构到组成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地缘格局、战略关系和政治关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4)二战后两极格局在相对稳定性之下受到“撼动”和“挑战”的具体因素有哪些?(2分) 
材料三虽然欧洲各国有共同的文化遗产,但由于历史的不同和民族性格的差异,历史上长期不断的相互战争一直是它们的负担。经过了两次毁灭性的世界战争之后,许多人终于感觉激烈冲突的代价太大了,战争不再对任何国家有益。苏联的“势力扩张”使某种形式的西欧统一具有诱惑力。
——马文·佩里主编《西方文明史》下卷
材料四 1951年4月,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六国宣布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1991年12月,欧共体12国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签订了《欧洲联盟条约》,简称《马约》,希望将欧共体由一个经贸集团建设成为一个具有强大经济实力并执行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的政治实体。1993年,《马约》正式生效,欧共体更名为欧盟。
——《历史必修一》(人民版2000年)
(5)根据材料三,简要归纳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2分)
(6)根据材料四,列举欧洲走向联合过程的重大史实;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一体化过程中的主要特征。(3分)
(7)上述史实反映了中外不同时期外交政策的发展变化,由此,你得到什么认识?(1分)

2.选择题(共7题)

3.

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面积是十一亿零四百万平方米,写作{#blank#}1{#/blank#}平方米,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blank#}2{#/blank#}亿平方米.

4.

三个连续偶数,如果中间的一个偶数用m表示,那么其中最小的一个偶数是(  )

5.

{#blank#}1{#/blank#}:20=0.6=15÷{#blank#}2{#/blank#}={#blank#}3{#/blank#}%={#blank#}4{#/blank#}(折数)

6.

饮料每瓶a元,如果每瓶降价0.5元,那么买3瓶所需的钱数是3(a﹣0.5).(判断对错)

7.

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晰地表示出(  )

8.税成康,这位成都市郫县唐昌镇的普通基层公务员,病逝在36岁。生前,他干的是下工地、爬田坎、量屋角、走农户的繁琐事儿。虽然他的日记“简单、琐碎、朴实,没有豪言壮语”,却让千余家网站转载、众多网友为之动容。透过他的日记,我们看到的是一名任劳任怨、尽职尽责的公务员,是一名事务繁杂却能保持平常心的公务员,是一名时刻把“大家”摆在“小家”前头的公务员。税成康的背后,是千千万万没有惊天动地事迹、却默默奉献的共和国基石。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

9.

如图所示,地面上有一高h的平台,平台下有一倾角可调的挡板,挡板的一端与平台边缘A点的正下方B点重合。将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以v的速度水平推出。适当调节挡板的倾角,小球会刚好垂直撞在挡板上。已知小球下落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求小球运动的时间是多少?

3.单选题(共13题)

10.
有位专家这样评价罗马法中的一部法律:“(它)超出了文化和经济的界限,也超出了民族国家或其他政治单位的界限。”。
A.习惯法
B.《十二铜表法》
C.万民法
D.公民法
11.
“里程碑”是我们经常用到的一个词语。《现代汉语词典》中对“里程碑”的定义是:
①设于道路旁边用以记载里数的标志。
②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请你根据所学知识,下面所列历史事件可以称为“里程碑”的有:(  )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12.
电视剧《亮剑》成功塑造了八路军独立团团长李云龙和国民党晋绥军某部团长楚云飞的形象。下图是该剧中李云龙和楚云飞共同抗日的情景,你认为出现该情景的原因是

①国共两党的阶级立场相同
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③国共两党坚持的抗战路线基本一致
④中日民族矛盾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
13.
有一首革命山歌里唱到:“朱毛红军到古田(注:福建省古田县),工农当家掌政权;瓦片也有翻身日,半夜做梦笑连连。朱毛红军到古田,一人分到十担田;从此肯累就有食,地主发愁断火烟。”这首革命山歌()
A.与革命根据地开辟有关B.与红军长征有关
C.与北伐战争有关D.与淮海战役有关
14.
时代精神是每一个时代特有的普遍精神实质,是一种超脱个人的共同的集体意识。2011年11月,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代表福建省委,在福建省第九次党代会报告上用“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十六个字概括了“福建精神”。下列时代精神按其产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长征精神 ②五四精神 ③抗战精神 ④井冈山精神
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①③②④D.③④①②
15.
“.2011年11月30日上午,世界上航速最快的高速客滚轮“海峡号”劈波斩浪,首次启动由福建平潭至台湾台中的直航之旅,标志着两岸间最快捷、最经济的海上航线正式开通。它有力促进了两岸直接“三通”。“三通”指的是()
A.通邮、通航、通电B.通邮、通航、通商
C.通邮、通路、通商D.通信、通电、通路
16.
民主政治一直是近代以来我国人民的追求,制定宪法或颁布法律文件是实施和保障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途径。下面有关中国近代以来的宪法或法律文件,说法正确的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B.《共同纲领》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1954年宪法是在第一次中央人民政府会议上制定并通过的
D.1954年宪法是对《共同纲领》的否定
17.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外交上坚决维护联合国宪章确立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开展多边外交,维护世界和平。下列属于我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动的是
A.①③④B.②③C.①④D.①②
18.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外交政策不断走向成熟,并于20世纪50年代最终有了自己的外交“定海神针”。材料中的“定海神针”是指()
A.“一边倒”的政策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结盟的外交政策D.“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19.
20世纪70年代完成如图所示“破冰之旅”的历史人物是()
A.田中角荣
B.尼克松
C.周恩来
D.邓小平
20.
下图为1951年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刊登的周恩来的照片。标题是:共产主义分子周恩来。下面的小字是:美国的敌人也是中国的敌人。美国说周恩来是“美国的敌人也是中国的敌人”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不承认新中国,继续支持国民党政权B.中国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C.美苏“冷战”开始,两极格局形成D.《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21.
人们称美苏“冷战”对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美苏“冷战”对世界的主要影响是
①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
②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③客观上推动了世界整体发展
④有利于第三世界的崛起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22.
路透社评论某国际组织说,它“作为一种独立于美苏两国领导的军事条约组织的道德力量,强调最初在万隆会议上获得赞成的和平共处原则”。这一国际组织是()
A. 不结盟运动   B. 联合国
C. 世界贸易组织 D. 欧洲联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选择题:(7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