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山东省济南市辛寨乡新锐中学九年级第一次中考模拟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85825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2/7/20

1.综合题(共4题)

1.
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我国古代历史上,中外文化交流的广泛开展,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而且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14分)
材料一:如图,观察下面三幅图片:

材料二: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信函中的几句话: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请回答:
(1)如果要给图一加上标题,你认为用什么标题最合适?(2分)
(2)与图二有关的唐朝对外交往的史实是什么?(2分)这反映出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2分)
(3)图三反映了明朝时我国对外交往的壮举,这个壮举指的是什么?(2分)从图中看,这次壮举最远到达哪里?(2分)
(4)依据材料二,指出清朝推行的对外政策是什么?(2分)这一政策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最重大影响是什么?(2分)
2.
统一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主流。努力促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历来都是中国社会各阶层、各民族的共同愿望。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14分)
(1)请写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名称。(2分)
(2)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请列举唐朝时与之友好交往的事例(一个即可)。(2分)
(3)维吾尔族主要生活在我国新疆地区。清朝时,为了维护祖国统一,哪一位皇帝时期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乱?(2分)后来,清政府为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辖,设置了什么机构?(2分)近代史上反抗外来侵略,收复新疆,为维护祖国统一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是谁?(2分)
(4)邓小平为和平统一祖国创造性地提出什么伟大构想?(2分)这一构想在我国已有哪些成功典范?(2分)
3.
读图辨史 (14分)

请回答问题:
(1)以上是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历程中各政治派别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们分别领导了什么运动?(4分)
(2)简要概括他们各自有哪些思想主张?(8分)
(3)从这些思想主张的发展变化,可看出中国近代化的起步有什么特点?(2分)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3分)
近一个世纪以来,我国先后发生了三次伟大革命。第一次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第二次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第三次革命是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30年的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
——***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第一次革命”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2分)
(2)“第二次革命”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奠定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是什么?(4分)
(3)“第三次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2分)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什么新时期?(1分)
(4)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出的正
确道路分别是什么?(4分)

2.选择题(共31题)

5.
《百家姓》是我国流传最广、影响至深的一种启蒙读本,据考证,该书前几个姓氏的排列是有讲究的,赵是一个朝代国君的姓,理应为首,请问是哪个朝代?(    )
A.明代B.元代C.唐代D.宋代
6.

在实验设计中,下列不能作为对照的一组是(  )

7.

在实验设计中,下列不能作为对照的一组是(  )

8.
今年暑假小东要到台湾探望爷爷并游览台湾风光,他旅游的第一站要去台南市看看当地的赤嵌楼,因为这里是奉祀民族英雄()的专祠
A.戚继光B.岳飞C.郑成功D.郑和
9.

小明是个善于思考的同学,他在家中观察饲养的金鱼时,想到一个问题:“温度对金鱼的呼吸频率有没有影响?”为探究这一问题,他设计了如下方案,试分析回答.

步骤

烧杯①

烧杯②

烧杯③

烧杯④

烧杯⑤

烧杯⑥

1各加入1000毫升温水,一条相同状况的金鱼,并测量记录水温

2一段时间后,同时观察记录下各烧杯中金鱼的呼吸次数

3①②各加入适量热水使水温均升高10度

③④均用水浴锅隔水加热使水温升高10度

⑤⑥不做任何处理

4一段时间后,同时观察记录下各烧杯中金鱼的呼吸次数,分析得出结论

10.

小明是个善于思考的同学,他在家中观察饲养的金鱼时,想到一个问题:“温度对金鱼的呼吸频率有没有影响?”为探究这一问题,他设计了如下方案,试分析回答.

步骤

烧杯①

烧杯②

烧杯③

烧杯④

烧杯⑤

烧杯⑥

1各加入1000毫升温水,一条相同状况的金鱼,并测量记录水温

2一段时间后,同时观察记录下各烧杯中金鱼的呼吸次数

3①②各加入适量热水使水温均升高10度

③④均用水浴锅隔水加热使水温升高10度

⑤⑥不做任何处理

4一段时间后,同时观察记录下各烧杯中金鱼的呼吸次数,分析得出结论

11.

在自然或真实的条件下,不对研究对象加以控制,只记录自然发生的事件,以获取有意义信息的方法,称之为(  )

12.

在自然或真实的条件下,不对研究对象加以控制,只记录自然发生的事件,以获取有意义信息的方法,称之为(  )

13.
某农民因其生产的丝绸光彩润泽,成为市场的抢手货,于是添置机械雇佣工人扩大生产规模……这种现象最早在什么时期可以看到()
A.元朝B.明朝C.清初D.洋务运动时期
14.

地球上生物种类繁多,除病毒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15.

地球上生物种类繁多,除病毒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16.
一位同学参加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节目的网上答题,她正回答的题目是选择中国近代史上规定外国公使可以在北京设立使馆区的不平等条约,她的正确答案应是()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D.《尼布楚条约》
17.

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的是(  )

18.
清朝官员李圭参加1876年的费城世博会后,发出了“机器正当讲求”的疾呼。下列派别的主张与其观点不同的是( )
A.顽固派B.洋务派C.维新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
19.

下列自然现象中,与生物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20.

下列自然现象中,与生物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21.

下列自然现象中,与生物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22.

制作临时装片的一般步骤是(  )

23.

制作临时装片的一般步骤是(  )

24.
曾经热播的电视连续剧《中国兄弟连》,介绍了一支八路军和一支国民党军队团结合作、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事迹。这种情况应该出现在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以后()
A.七七事变B.九一八事变C.双十二事变D.重庆谈判
25.
“那场军事史上少有的千里行军,吹响了国民党覆灭的号角,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这是对下列哪一事件的评述()
A.长征B.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D.渡江战役
26.
读初中时,小明的爷爷给他讲述了一个亲身经历的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某个战役的故事,这个战役是( )
A.赤壁之战B.百团大战C.台儿庄战役D.辽沈战役
27.

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的(  )

28.
1952年的一天,农民张大爷看着自己刚分到的土地,激动得喜泪涟涟。请问,这一情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选项直接有关
A.进行了土地改革B.粉碎了“四人帮”
C.实行了改革开放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9.
2010年4月14日晨,青海省玉树县发生两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震中在县城附近。为第一时间抢救受灾群众,各路救援大队紧急奔赴玉树,其中川藏公路在玉树地震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川藏公路的建成是在( )
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B.“一五”计划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D.三大改造时期
30.

一粒种子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的奥秘是(  )

31.
“公社的山羊长得壮,上山碰到非洲象,山羊打个大喷嚏,轰隆一声比雷响,大象吓得直哆嗦,扑通跪倒直喊娘‘娘啊娘,还是公社的山羊大,跟它比,我简直就是屎克郎’”。这首歌谣体现哪个时期的特色()
A.大跃进时期B.农业合作化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D.三大改造时期
32.
如图,仔细观察分析: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图。你认为引起1980年到1997年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
B.三大改造中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解放后的土地改革
33.
如图,20世纪中后期,有位美国驻联合国代表曾就一件大事发表感慨:“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结合图,这个“转折点”是()
A.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
C.1972年中日建立外交关系
D.1979年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34.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正确的盖盖玻片的方法是(  )

35.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正确的盖盖玻片的方法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3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