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2)阅读材料三,你能得到哪些信息?(两点)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从材料一到材料三这种变化的原因
(4)纵观南方经济发展的历史,请你为家乡经济发展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西汉《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南朝《宋书》
材料三: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江苏)又为东南根本,语曰:“苏湖熟,天下足——南宋《陆游集》
(1)比较材料一、二,请说出我国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阅读材料三,你能得到哪些信息?(两点)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从材料一到材料三这种变化的原因
(4)纵观南方经济发展的历史,请你为家乡经济发展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2.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探究一制度篇
(1)统治阶级为加强中央集权,不断调整政策,开创新的制度。秦朝、元朝在地方上各实行的什么政治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写出元朝设立什么行政机构加强了对台湾地区的管辖?
(2)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实施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探究二科技篇
(3)举两例宋、元时期中国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探究三文化篇
“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让我们与历史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

(4)根据上图和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宋、元时期主要的文学形式分别是什么?写出《窦娥冤》的作者是谁?
探究四感悟篇
(5)综合以上内容,在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方面,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探究一制度篇
(1)统治阶级为加强中央集权,不断调整政策,开创新的制度。秦朝、元朝在地方上各实行的什么政治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写出元朝设立什么行政机构加强了对台湾地区的管辖?
(2)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实施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 B.科举制度实现了封建国家的兴盛 |
C.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竞争的精神 | D.科举制度背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
(3)举两例宋、元时期中国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探究三文化篇
“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让我们与历史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

(4)根据上图和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宋、元时期主要的文学形式分别是什么?写出《窦娥冤》的作者是谁?
探究四感悟篇
(5)综合以上内容,在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方面,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2.选择题- (共11题)
9.
余秋雨曾说过:“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其向往的理由是( )
①废除宰相,专制顶峰 ②消灭割据,结束分裂
③科技领先,宋词兴盛 ④经济繁荣,重心南移
①废除宰相,专制顶峰 ②消灭割据,结束分裂
③科技领先,宋词兴盛 ④经济繁荣,重心南移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10.某反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涉及甲、乙、丙和丁四种物质,它们反应前后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序号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68 | 100 | 1 | 0 |
反应后质量/g | 0 | x | 37 | 128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