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江苏邳州市七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8572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4/5/7

1.简答题(共1题)

1.
在宋代,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以及人口的迅速增长,使得宋代的商业繁荣起来,甚至超过了唐代。商业的繁荣不但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壮大,而且还促进了娱乐性行业的发展。
请回答:
(1)南宋时期,手工业中出现了什么一个重要行业?该行业的出现使此时人们的衣料出现了怎样变化?(4分)
(2)以制瓷业而闻名于世的地方是哪里?在对外贸易中形成了哪两个代表的城市?(3分)
(3)假如我们能够穿越时空,走进两宋时代,要求你“入乡随俗”,仅在“衣”(衣料)与“行”(工具)方面,两宋时代能够提供给你怎样的选择?(2分)

2.选择题(共14题)

2.
在古代,中原一直是少数民族学习的榜样。那么在10世纪时期,北方哪个少数民族任用汉人为谋士,学习汉族的政治制度?
A.拓跋族B.羌族
C.契丹族D.女真族
3.在横线上填上“>”、“<”或“=”.

6×500{#blank#}1{#/blank#}6×50

346×1{#blank#}2{#/blank#}0×582

38×5{#blank#}3{#/blank#}35×8

6t{#blank#}4{#/blank#}6000g

7kg{#blank#}5{#/blank#}89g

4.在横线上填上“>”、“<”或“=”.

6×500{#blank#}1{#/blank#}6×50

346×1{#blank#}2{#/blank#}0×582

38×5{#blank#}3{#/blank#}35×8

6t{#blank#}4{#/blank#}6000g

7kg{#blank#}5{#/blank#}89g

5.
“苏湖熟,天下足”这句谚语反映了苏州和湖州成为天下闻名的“粮仓”。谚语反映的史实发生在(  )
A.唐朝B.隋朝C.北宋D.南宋
6.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7.
从东汉末年开始,一直到南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逐步转移到南方。对这一历史进程的原因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北方战乱频繁,南方较少
B.大量人口南迁,带去先进技术和劳动力
C.自然条件变化,江南地区农业发展快,超过了北方
D.经济重心的转移一直伴随着政治中心的转移
8.
某剧组准备拍摄《大唐王朝》的纪录片,你认为下列哪一场景不可能在片中出现
A. 唐太宗和魏征在商讨如何处理北方少数民族问题
B. 一批日本遣唐使抵达长安,受到唐政府热情接待
C. 江南地区的农民使用曲辕犁耕作
D. 李白用“交子”支付酒楼老板酒钱
9.果园里有850棵果树,其中有桃树138棵,梨树的棵数是桃树的3倍,其余的是苹果树.
10.
“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这句话反映我国古代在哪个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A.造纸B.指南针
C.瓷器D.火器
11.404×5的积的中间(   )
12.404×5的积的中间(   )
13.
元朝统一全国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广大疆域的管理。为加强对东南沿海岛屿的管理而设立了什么机构(  )
A.户部B.市舶司C.海关D.澎湖巡检司
14.
下面一则材料,是对某机构的描述:“最初只是临时性的中央派出机构,后转变为常设的地方大行政区。但即使在它完全定型并地方化之后,它仍然带有中央派出机构、或者说是中央分支机构的性质。”“明清时期一直沿用”。这个机构是
A.三省六部B.郡县C.行省D.军机处
15.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选择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