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山东滕州东郭中学九年级学业水平模拟01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85541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5/7/22

1.综合题(共4题)

1.
不同历史时期,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各不相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马可·波罗行纪》中描绘14世纪时中国人用纸币兑换银子的情景。但在当时的西方,人们还不知纸币为何物,他们把纸能等同银子的想法看为是极其荒谬的。他们还曾经要求马可·波罗收回这些无稽之谈。

(1)材料一中马可·波罗来中国时正值中国的哪一朝代?(1分)他在书中的描述为什么不是“无稽之谈”?(1分)
材料二几乎每一位西方作者写到中国的社会状况时,毫无例外地要描述一番中国人吸食鸦片的方式及其对道德和身体的危害。于是在一般印象中,中国就是抽鸦片的***第四次成为其封面人物,封面英文The Chinese Are Coming(中国人来了)。

(3)村料三中“中国人来了”指的是什么事件?(2分)
材料四 下图为l979年1月1日时代周刊封面人物,邓小平被评为本年度的风云人物,标题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

(4)根据材料四,党的哪一重大会议开启了“中国的新时代”?(1分)邓小平为什么会被称为是中国新时代的形象?(2分)
(5)从“中国形象”的变化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2分)
2.
实现近代化(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向近代化迈进的过程中,中国和西方各走了一条不同的道路。
(1)构建知识结构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是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史实,请你完成未填写的内容。(4分)
国家名称
革命爆发的标志
时间
颁布的文献

英国议会的召开
1640年
A

攻占巴士底狱
B
《人权宣言》

C
1775正
D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_ D._________
(2)从19世纪60年代起,俄国、日本也开始崛起,俄国和日本分别以什么重大事件作为起点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而迅速崛起的?(2分)
(3)随着西方大国的崛起和扩张,中国被迫开始了近代化的进程。中国近代化起步于哪一历史事件?(1分)
(4)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同时也是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国最初是学习军事器物,后来是政治制度、思想文化,请你说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的三大历史事件。(3分)
(5)联系比较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基本方法。日本与中国的近代化同时起步,结果迥异,迅速强大的日本在后来的哪一次战争中打败了清政府?(1分)对此你有何感想?(2分)
3.
近两年来,南海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2012年4月初,我国渔民在南海海域黄岩岛附近正常作业时,菲律宾军舰却欲抓扣中国渔民,中国***昊伯雄时强调,两岸虽然还没有统一,但中国领土和主权没有分裂,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没有改变。
(5)“两岸虽然还没有统一”,但是大陆早已统一,其标志是什么?(1分)今天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政治前提是什么?(2分)
4.
亚太地区是亚洲地区和太平洋沿岸地区的简称,广义上可以包括整个环太平洋地区。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外交部部长杨洁篪就“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答中外记者问:亚太地区的事务应该由亚太地区的国家商量着办,我们希望美方同中方一道,努力增进两国在亚太地区的对话和合作,携手促进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与繁荣。结合所学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历史回眸)
回眸一:强权与合作

(1)图一会议签署的哪一文件是强权政治的表现?(1分)图二所示组织的宗旨是什么?(2分)中国何时加入此组织的?(1分)
回眸二:战争与和平

(2)图三事件的发生标志着二战_____;图四、图五两件大事距今______周年。(2分)
回眸三:交流与共赢
[中国新闻网](2012年12月26日电)近日,国家商务部发布《2012年商务工作年终述评之三:中美双边贸易额将近50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的报告。报告指出,2012年中美经贸关系保持稳定的发展势头,今年的双边贸易额将接近5000亿美元的历史高点。
[中国日报网]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19日预测,2013年中日贸易额将时隔2年再次刷新历史新高。2012年中日贸易额为3336亿美元、同比下降3.3%,自金融危机后的2009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及去年9月份以来的中日关系紧张是主要原因。
(3)从以上材料的统计数字中,你认识到了什么?(2分)
(历史感悟)
(4)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你认为影响亚太地区安全的因素有哪些(举出两例即可,2分)?中国为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应该发挥怎样的积极作用?(提出一点建议,1分)
(5)二十世纪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国际地位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2分)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中国要力争占据有利地位,你认为决定性的因素是什么?(1分)

2.选择题(共18题)

5.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各族人民在发展的过程中,有战争也有和平,但和平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下列各项属于辽、宋、西夏时期各民族融合的表现有(  )
①辽和西夏的统治者奖励垦荒
②仿效中原王朝建立政治制度
③辽和西夏分别与宋交战,签订了和约  
④西夏模仿汉字结构,创造西夏文字。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6.
结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数百年的政权分立状态,使中国重新进入统一时期的朝代相继是
A.秦、汉B.隋、唐
C.宋、元D.明、清
7.
词是一种文学体裁,起源于唐朝民间,两宋时期达到顶峰。下列文学家属于宋代杰出词人的是
①苏轼 ②李白 ③辛弃疾 ④杜甫   ⑤李清照    ⑥曹雪芹
A.①②④B.①③⑤
C.②③⑥D.④⑤⑥
8.
反思历史有助于开创未来。以下不利于我国思想文化健康发展的历史事件有
①百家争鸣 ②焚书坑儒 ③八股取士 ④文化大革命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9.
西藏自古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修建于公元7世纪的布达拉宫矗立在拉萨城红山之巅,作为西藏地标之一,阅尽千年沧桑,见证了西藏的历史进程,也见证着西藏的今天。下列史实中哪些是清朝对西藏加强管理的措施
①文成公主人吐蕃
②顺治帝和康熙帝对西藏佛教首领先后进行了册封
③设置驻藏大臣 
④平定大小和卓兄弟叛乱
A.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④
10.
今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十六周年的纪念日,历经百年沧桑,香港得以回归祖国怀抱。香港与祖国分离始于的签订
A.《南京条约》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1.
《红星照耀中国》被誉为是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的百科全书”,该书真实地记录了作者斯诺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斯诺可能报道了
A.工农红军在会宁会师
B.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C.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战役胜利
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12.
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脍炙人口的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巨大的政治感染力。下列口号、标语与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7年)相关的是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打倒列强除军阀
C.内惩国贼外争国权
D.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13.
如图是画家古元的作品《鞍山钢铁厂的修复》,参加l954年第一届全国版画展和新中国版画巡展,这幅作品能反映

①“一五计划”的实施 ②“大跃进”运动 
③全行业公私合营   ④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基础
A.①④B.②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4.
如图,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涌现出了大批先进人物。其中如图所示的具有“傻子”精神的解放军好战士是
A.邓稼先B.雷锋C.焦裕禄D.王进喜
15.冬天,小明从室外走进温暖的教室,他的眼镜片上出现了一层薄雾,一会儿薄雾又消失了.上述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
16.冬天,小明从室外走进温暖的教室,他的眼镜片上出现了一层薄雾,一会儿薄雾又消失了.上述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
17.
历史证明:制度和机制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A.一国两制:推动了祖国统一大业
B.民族区域自治:巩固了民族团结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实施“改革开放”: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18.
菲律宾马克坦岛北岸有一座奇特的纪念亭,亭中耸立着一块石座铜碑,一面的碑文是纪念菲律宾的一位勇士,因为他杀死了殖民头子麦哲伦。另一面是纪念麦哲伦,因为他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对于新航路的开辟,以下说法不确切的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是根本原因
B.迈出了全球化的第一步
C.航海使用了指南针和蒸汽动力的船
D.殖民掠夺的性质引发了殖民地的反抗
19.
有人说他是疯子,也有人说他是英雄,但谁也无法否认他对欧洲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他因战争起家,也因战争而倒台,这位名震一时的枭雄是(  )
A.拿破仑B.查理一世C.华盛顿D.亚历山大
20.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引起了生产领域的巨大变化
B.电力的广泛使用把人类带入了电气时代
C.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标志着现代工业的崛起
D.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不利的影响
21.
如下图是伦敦海格特公园中一块伟人墓碑,该碑上镌刻有“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应出自
A.《解放黑人奴隶宣言》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D.《共产党宣言》
22.
2012年3月31日晚,大规模的环境保护运动“地球一小时”再次来临,全球134个国家和地区4000多座城市和城镇熄灯一小时,以倡导节能减排理念。由此我们想到电灯的发明让人类告别了黑暗时代,那么这项发明产生于时期
A.工业革命B.第二次工业革命
C.第三次科技革命D.第一次世界大战

3.填空题(共1题)

23.
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历史主题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8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