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3题)
2.
判断题:正确的填写A,错误的填写B
宋代陆游在《城市醉归》和《湖山》中留有这样的诗句:“小市雨余寻酒去,野桥日落策驴归”、“城边小市聚.烟水淡秋容”。这反映宋代的“市”没有突破时间、空间。
宋代陆游在《城市醉归》和《湖山》中留有这样的诗句:“小市雨余寻酒去,野桥日落策驴归”、“城边小市聚.烟水淡秋容”。这反映宋代的“市”没有突破时间、空间。
2.综合题- (共2题)
4.
宋元时期,我国多民族国家继续发展,经济繁荣,文化灿烂。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

材料二 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国家根本,仰给东南”;“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图中政权①的建立者是谁?(1分)建立政权②的是哪个民族?(1分)从图中可以看出两宋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什么?(1分)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
(3)材料三中交子最早出现于北宋哪一地区?(1分)假如进行研究性学习,这三幅图片最恰当的研究主题是什么?(1分)
材料一 ((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

材料二 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国家根本,仰给东南”;“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图中政权①的建立者是谁?(1分)建立政权②的是哪个民族?(1分)从图中可以看出两宋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什么?(1分)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
(3)材料三中交子最早出现于北宋哪一地区?(1分)假如进行研究性学习,这三幅图片最恰当的研究主题是什么?(1分)
5.
唐宋时期,中外的友好交往是主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材料二 宋代时期,中外交往主要依靠海路,那时海外贸易兴盛,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置专门机构加以管理,收入颇丰,以至于宋高宗说:“司舶之利最厚,若措施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请回答:
(1) 与材料一图中数字①③所对应的国家分别是哪两个?(2分)请你任选其中一个国家,用史实说明中外的友好交往。(1分)
(2) 材料二中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名称是什么?(1分)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时海外贸易兴盛的主要原因有哪些?(1分)
(3) 结合上述材料,你可以看出唐宋时期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1分)
材料一 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材料二 宋代时期,中外交往主要依靠海路,那时海外贸易兴盛,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置专门机构加以管理,收入颇丰,以至于宋高宗说:“司舶之利最厚,若措施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请回答:
(1) 与材料一图中数字①③所对应的国家分别是哪两个?(2分)请你任选其中一个国家,用史实说明中外的友好交往。(1分)
(2) 材料二中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名称是什么?(1分)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时海外贸易兴盛的主要原因有哪些?(1分)
(3) 结合上述材料,你可以看出唐宋时期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1分)
3.选择题- (共6题)
6.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南山缺。”这句词的作者曾在郾城大败金军,他是
A.辛弃疾 | B.岳飞 | C.李清照 | D.苏东坡 |
7.
下列事实中能够证明经济重心南移这一观点的有
①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②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
③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
④首都临安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
①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②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
③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
④首都临安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4.填空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3道)
综合题:(2道)
选择题:(6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