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祖忽必烈,因累世之业……至元八年,始改称元。摧灭弱宋,遂一天下。
(1)材料一“至元八年”是哪一年?“遂一天下”是怎么一回事?这次“遂一天下”与前朝相比,有何突出特点?
(2)请你写出在这次统一以前,曾经结束分裂、实现国家统一的三个朝代。
材料二

(3)图中A地是 今是 ,为对全国进行有效统治,元朝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
(4)图中B地在唐朝时生活的民族是 ,元朝在中央设置宣政院管辖B地,该机构的设置有何意义?
材料一世祖忽必烈,因累世之业……至元八年,始改称元。摧灭弱宋,遂一天下。
(1)材料一“至元八年”是哪一年?“遂一天下”是怎么一回事?这次“遂一天下”与前朝相比,有何突出特点?
(2)请你写出在这次统一以前,曾经结束分裂、实现国家统一的三个朝代。
材料二

(3)图中A地是 今是 ,为对全国进行有效统治,元朝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
(4)图中B地在唐朝时生活的民族是 ,元朝在中央设置宣政院管辖B地,该机构的设置有何意义?
2.
材料一: 郑和下西洋与欧洲航海家远航比较表
材料二:今天的越南、印度尼西亚、泰国……索马里、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国家,郑和的船队都曾访问过。所到之处,郑和及随行人员都要访问当地的首领,赠送物品,表达通好的意愿,同时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易。船队回国时,一些国家还派出使者随行……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最早派郑和下西洋的明朝皇帝是谁?
(2)阅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材料二:今天的越南、印度尼西亚、泰国……索马里、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国家,郑和的船队都曾访问过。所到之处,郑和及随行人员都要访问当地的首领,赠送物品,表达通好的意愿,同时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易。船队回国时,一些国家还派出使者随行……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最早派郑和下西洋的明朝皇帝是谁?
(2)阅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3.
(7分)整顿吏治事关国家长治久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丞相,秦官,金印紫授,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太尉,秦官,金印紫授,掌武事……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授……掌图籍秘书……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
——摘自班固《汉书》卷一九《九官公卿表》
材料二唐太宗把都督、刺史(负责监察各州主要官员和豪强地主及子弟不法行为的官员)的名字写在屏风上,并把他们的政绩也写在上面,以便考察任用。刺史由他亲自选拔,县令由五品以上的京城官员推荐,贞观年间(627—649),出现了一大批奉职守法的官吏。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
材料三明代《大明律》规定官吏贪赃枉法处分严重,官吏贪腐铜钱80贯以上处死。如果是执法御史贪腐,加重治罪。对贪赃枉法的官吏“永不叙用”。
——摘编自《朱元璋“重典治吏”与当代反腐败斗争》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的长官的官职名称。御史大夫的职责是什么?(2分)
(2)据材料二,指出唐太宗考察任用地方官的主要依据。他亲自选拔刺史主要说明了什么?(2分)
(3)材料三反映了朱元璋整顿吏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古代吏治建设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对当前的反腐倡廉有何启示?(3分)
材料一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丞相,秦官,金印紫授,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太尉,秦官,金印紫授,掌武事……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授……掌图籍秘书……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
——摘自班固《汉书》卷一九《九官公卿表》
材料二唐太宗把都督、刺史(负责监察各州主要官员和豪强地主及子弟不法行为的官员)的名字写在屏风上,并把他们的政绩也写在上面,以便考察任用。刺史由他亲自选拔,县令由五品以上的京城官员推荐,贞观年间(627—649),出现了一大批奉职守法的官吏。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
材料三明代《大明律》规定官吏贪赃枉法处分严重,官吏贪腐铜钱80贯以上处死。如果是执法御史贪腐,加重治罪。对贪赃枉法的官吏“永不叙用”。
——摘编自《朱元璋“重典治吏”与当代反腐败斗争》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的长官的官职名称。御史大夫的职责是什么?(2分)
(2)据材料二,指出唐太宗考察任用地方官的主要依据。他亲自选拔刺史主要说明了什么?(2分)
(3)材料三反映了朱元璋整顿吏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古代吏治建设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对当前的反腐倡廉有何启示?(3分)
2.判断题- (共1题)
4.
明朝建立后,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先后18次修筑长城,形成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总长万余里的明长城。
判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题- (共22题)
5.
南宋著名诗人郑思肖在他的诗中写道:“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在他的词中写道:“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由此可以看出他俩难以忘怀的是( )
A.祖国山河的统一 | B.中华文化的弘扬 |
C.旖旎宜人的风光 | D.个人的离愁别恨 |
12.
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以下科技发明属于宋代的是( )
①发明活字印刷术 ②改进造纸术 ③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④发明了火药
①发明活字印刷术 ②改进造纸术 ③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④发明了火药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13.
中国古代有许多重大发明,下列发明按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造纸术、司南、火药、活字印刷 | B.火药、造纸术、活字印刷、司南 |
C.造纸术、活字印刷、火药、司南 | D.司南、造纸术、火药、活字印刷 |
17.
史书记载郑和船队经过爪哇国:“行使中国历代铜钱,一般国人最喜中国青花瓷器……则用铜钱买易。”材料反映郑和下西洋促进了( )
A.中国和亚非各国的政治交往 | B.明朝国威的树立 |
C.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 | D.航海技术的发展 |
20.
朱元璋说:“今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事皆朝廷总之。以后嗣君,勿得议置丞相,臣下此请者,置之重典(重刑)。”这段材料表明
A.丞相权力不断削弱 |
B.以法家思想加强统治 |
C.君主权力不断强化 |
D.古代礼仪制度日趋完善 |
22.
下列有关郑和下西洋的发言,其中正确的是( )
甲:和平使者,扬威异域 乙:探寻新路,寻找黄金
丙:友好往来,促进交流 丁:殖民先驱,海盗鼻祖。
甲:和平使者,扬威异域 乙:探寻新路,寻找黄金
丙:友好往来,促进交流 丁:殖民先驱,海盗鼻祖。
A.甲和丙 | B.甲和乙 | C.乙和丁 | D.丙和丁 |
25.
中医是中国的国粹。几千年来,历代医家在传承中华传统医术的同时,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医的内容。下列医学成就属于李时珍的是( )
A.制成“麻沸散” | B.写成《伤寒杂病论》 |
C.写成《千金方》 | D.撰写成《本草纲目》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