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1题)
1.
改错辨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1 一4 小题各3 分,第5 小题5分,共17 分)
1、今天的传统节日,在宋代就有了,宋代称春节为除夕。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唐太宗统治时期,李达有一身武功,想通过考武举,来光宗耀祖。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唐太宗时期,松赞干布与金城公主和亲,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道教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北宋前期,四川的书生林某用“交子”购买了家乡的特产,前往都城临安去看望哥哥。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今天的传统节日,在宋代就有了,宋代称春节为除夕。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唐太宗统治时期,李达有一身武功,想通过考武举,来光宗耀祖。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唐太宗时期,松赞干布与金城公主和亲,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道教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北宋前期,四川的书生林某用“交子”购买了家乡的特产,前往都城临安去看望哥哥。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综合题- (共1题)
2.
关于经济重心形成的标志,史学界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所谓经济重心,其农业生产条件、运输设施以及提供的谷物,应比其他地区优越得多,哪一个集团占领了它,就有可能征服和统一全国。另一种意见认为,判断一个地区是否成为经济重心,应着眼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水平以及该地区赋税收入在国家财政收入中所占的比重。
(1)你认为教材中“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的说法,采用的是哪种意见?
(2)请从教材中概括相关的事实,填在下列横线上。(注意:不能大段照抄原文)
①宋代南方农业发展超过北方:
②宋代南方的手工业兴旺:
③宋代南方的商业繁荣:
④南宋时政府的财政收入:
(1)你认为教材中“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的说法,采用的是哪种意见?
(2)请从教材中概括相关的事实,填在下列横线上。(注意:不能大段照抄原文)
①宋代南方农业发展超过北方:
②宋代南方的手工业兴旺:
③宋代南方的商业繁荣:
④南宋时政府的财政收入:
3.选择题- (共6题)
7.
从魏晋以来南方经济开发到南宋时期全国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北方人南迁为南方补充大量的劳动力 |
B.南方自然条件比北方优越 |
C.北方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 |
D.“苏湖熟,天下足”谚语的流传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道)
综合题:(1道)
选择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