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江苏苏州中考一模考前综合训练(二)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85444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5/11/16

1.判断题(共5题)

1.
判断题:国情的不同,决定了革命道路与方式的不同。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是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2.
判断题: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缓和是中国外交的重大成果。中美两国一致认为遵循“不结盟”原则是改善关系的基本前提,这一前提最终促使两国关系正常化。
3.
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农奴制,从根本上维护了农奴的利益,是一次彻底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 )
4.
判断题: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根源在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5.
英国科学家,1687年发表其著名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书中总结了他的力学体系以及在数学,天文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这部著作的发表标志着经典力学体系的初步建立,这个科学家应该是()

2.综合题(共3题)

6.
南京市玄武区教育发达,名校众多。细细品味,这些学校的名字都烙下了时代的痕迹。请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题。
(第五十四中学)该校创立于建国初期,曾名“八一工读学校”和“南京市五四中学”。
(1)请说说“八一”和“五四”得名于哪两个重要历史事件?这两个历史事件各有什么伟大意义?
(玄武高级中学梅园校区)该校座落在古朴典雅的梅园新村。1946年5月至1947年3月,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在这里同国民党政府进行了10个月零4天的谈判。
(2)周恩来同志曾参与过多次国共之间的谈判,他还为1936年哪一事件的和平解决付诸了不懈努力。在梅园新村,国民党一边与共产党谈判,一边却对解放区发动大规模进攻。内战爆发后解放军转守为攻的标志是哪一重大军事行动?哪次战役使得南京解放?
(人民中学)该校历史悠久,初创于1887年。1968年,学校随门口中山路改名为人民路而更名为南京市人民中学,并沿用至今。
(3)人民中学易名时我国正处于哪一特殊的历史时期?这一历史时期最终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科利华中学)学校得名于北京科利华集团的支持。科利华集团创立于1991年,是改革开放后中国民资企业的代表。
(4)何时召开的哪一会议标志着改革开放的开始?科利华集团成立的第二年,中共的一次重要会议上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要求,对民资企业的发展意义重大,请说出这一会议的名称。
7.
新中国建立后,强国成为时代的主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艰难起步】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既不能制造汽车、飞机,也没有冶金设备、矿山设备和大型发电设备等制造业。
【神奇逆转】
材料二 下图是 1952 年和 1957 年我国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示意图。

【艰苦创业】
材料三 1962 年12月焦裕禄调任河南兰考县委书记。时值该县通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粮食产量降到历史最低水平。在一年多时间里,在全县 149 个大队中,他跑遍了 120 多个。他家里也很困难,没有像样的棉被,县里补助他 3 斤棉花票,他就是不要,说群众比他更困难。他患了肝癌,仍坚持工作,为改变兰考县的落后面貌奋斗到最后一息。群众说:“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
【改革发展】
材料四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兴起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突破点。我国农民创造的责任制形式,使生产者在劳动和经营方面获得了相对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极大地调动了厂大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大发展。
【走向世界】
材料五 下图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交事业取得的一个重大成就。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怎样的经济状况?
(2)材料二中我国重点工业建设项目主要分布在哪一区域?结合所学知识,说出1956年我国在汽车工业和飞机制造工业方面成就?
(3)材料三中焦裕禄的事迹体现了什么样的精神?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国家实行了什么制度?
(5)材料五图所反映的是我国取得的什么外交成就?
8.
15世纪末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今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全球化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的“地理大发现”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在该事件中哪位航海家率领的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从全球化的角度来看, “地理大发现”有什么重大意义?
(2)材料二提到“蒸汽动力在交通运输工具上的应用,……使得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请举出一例交通运输工具(以蒸汽为动力)的发明及其发明者。
(3)材料三提到“1870年以后,……迅速的交通工具,导致了一个……世界市场”,请举出一例“迅速的交通工具”(1870年以后)及其动力机。
(4)材料四中的“信息技术”是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此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这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3.选择题(共11题)

9.
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载,皇帝曾对大臣说:应派能干的官司员去管理市舶机构的事务,鼓励外商前来贸易,这样既可获利,又可减轻百姓负担。这表明()
A.秦国政府严格限制商业发展B.西晋政府顺应人口南迁浪潮
C.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D.清朝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10.生产、生活实际中的下列做法不科学的是(    )
11.
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主题是明清时期
A.民族融合的加强B.中外友好交往
C.君主集权的加强D.思想控制的加强
12.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签订后,中国政府做不成天朝的迷梦。引起这一条约签订的重要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太平天国运动D.甲午中日战争
13.
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其中最能体现列强‘以华制华’策略的条约应该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4.
“自去年武昌起义三数人登高一呼,万峰响应。义旗一指,各省景从,不及旬日之劳,……四千六百九年(注:以汉族始祖黄帝降生之年为元年的一种纪年法)之旧物光复于一朝,扫二百六十六年之淫威尽除于一旦。”——《今日之日》,《申报》,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一报道应该发表于哪一年()
A.1921年B.1912年C.1945年D.1949年
15.
宣传画是一种以宣传鼓动、制造社会舆论和气氛为目的的艺术形式。下图为1955年出版的宣传画,它宣传鼓动的主要内容是()
A.农业合作化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6.
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民意测验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是“勤劳”、“无知"、“好战”、“狡诈”、“危险”;到了70年代初期,这个印象变为“勤劳”、“智慧”、“灵巧”、“善于进取”、“讲求实际”。美国人对中国人印象发生变化变化的原因是()
A.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B.中美关系开始缓和并逐步正常化
C.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中美两国高层互访频繁
17.
新中国的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 各国的尊重。下列哪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标志着美国把中国排斥在国际社会之外的政策彻底失败
A.
B.
C.
D.
18.
海报是一种扩大宣传,辐射大众的艺术形式,其细节折射了一个时代的风云变化。右图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一重大改革中的某项政策宣传画,为了执行这一政策,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直接发放救济物资B.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C.减耕减产补贴农业D.兴办基础公共工程
19.
罗斯福在美国总统竞选的演讲中说:“我的愿望是排除革命……既避免激进的革命,又防止保守的革命。”他就职后为“排除革命”而采取的重大行动是
A.推行自由放任政策B.实施“新政”干预经济
C.建立计划经济体制D.提倡“新经济”模式

4.填空题(共3题)

20.
下列四幅反映两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的示意图,你认为错误的一幅是()

A B C D
21.
填空题:唐朝印制的《   》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宋应星著《   》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
22.
阅读图表《我国1966、1967年国民经济状况统计表》(部分),导致我国工业产值和国家财政总收入在1967、1968年连续大幅度下降的原因是()
 
工业总产值
比上年增(减)
国家财政总收入
比上年增加(减少)
1966年
2534亿
+17.3%
558.7亿元
+24.4%
1967年
2104亿元
-10%
419.4亿元
-25%
1968年
2015.3亿元
-4.2%
361.3亿元
-13.9%
 
A.一五计划尚未实施 B.三大改造尚未完成
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D.“文化大革命”爆发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5道)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1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