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江苏张家港梁丰初中初一下期中考试历史卷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85402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6/5/11

1.判断题(共2题)

1.
判断题(正确的写A,错误的写B)
宋时市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东京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勾栏”。 (  )
2.
宋代陆游在《城市醉归》和《湖山》中留有这样的诗句:“小市雨余寻酒去,野桥日落策驴归”、“城边小市聚.烟水淡秋容”。这反映宋代的“市”已经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 ( )

2.综合题(共3题)

3.
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古代中国的一道亮丽风景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史上辉煌灿烂的农耕文明令世界瞩目。

材料二经过……二百余年南北人民的共同开发,三吴地区的生产发展已经赶上并局部地超过了北方,并在实际上形成了我国的一个新的经济中心——江南经济区。
材料三两宋时期,中外交往主要依靠海路,那时海外贸易兴盛,……,收入颇丰,以至于宋高宗说:“司舶之利最厚,若措施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材料一所示唐代农耕技术图一、图二对应的工具名称。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写出“江南经济区”开始形成和最终形成于什么时候?
(3)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回答,两宋政府设置什么机构对海外贸易进行管理?海外贸易兴盛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4.

   中国地域广泛,民族众多,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融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唐)陈陶《陇西行》

材料二 (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

材料三 (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元史.地理志》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的“贵主”是唐朝对哪个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呼?

(2)材料二中的“朝廷”是指哪个朝代?材料描述了哪一历史事件后双方边境出现和平安定的局面? 

(3)材料三反映了元朝的疆域辽阔,元世祖忽必烈建立什么制度来管理全国?元朝最高行政机构称什么?元朝时期设立了什么机构管辖西藏事务?

5.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明珠璀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汉时期,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魏晋南北朝,风格多样的书法艺术。隋唐时期,书法艺术的高峰宋元时期,书法艺术的继续发展,成为文人普遍的爱好。
材料二  某部史学著作的目的是"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行失",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宋神宗根据此目的赐名为  
材料三  风俗画通过表现城乡百姓的社会生活,展现具有鲜明民俗特色的时代风貌,折射出北宋经济的发展状况。《清明上河图》以浓厚的生活气息、精湛的笔墨及淳朴的艺术格调代表了宋代风俗画的突出成就。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是谁?元朝著名的大书法家是谁?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写出宋神宗赐名的史学著作名称及作者?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风俗画的出现适应了哪个阶层的需要?《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谁?

3.选择题(共3题)

6.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下列史实哪项与此无关(  )
A.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B.宋真宗御驾亲征,打退辽军
C.北宋应允给辽岁币D.宋辽以淮水至大散关为界
7.
两宋时我国经济重心已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下列描述能反映这一现象的是( )
①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②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③苏湖熟,天下足
④西汉时(江南)地广人稀,人们……没有积蓄,大多很贫困。
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
8.
弗兰西斯•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这里的“第三种”指(  )
A.指南针B.造纸术C.印刷术D.火药

4.填空题(共2题)

9.
宋金绍兴议和后,双方以淮水至 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 局面形成。
10.
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_____,其中最优秀的是_____,代表作为《窦娥冤》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2道)

    综合题:(3道)

    选择题:(3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