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2题)
2.综合题- (共2题)
3.
中国古代史上辉煌灿烂的农耕文明令世界瞩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唐宋时期,南方农业发展超过北方,究其原因,南方战乱少,人口南迁,自然条件优越,农作物品种的改进等。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材料三

材料四两宋时期,中外交往主要依靠海路,那时海外贸易兴盛,政府鼓励海外贸易,收入颇丰,以至于宋高宗说:“司舶之利最厚,若措施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请回答:
(1)写出材料一所示唐代农耕技术图一、图二对应的工具名称。
(2)根据材料二所引谚语,宋代哪两个地方已成为重要的粮仓?
(3)材料三显示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的①相对应的是哪个朝代?
(4)根据材料四,政府鼓励海外贸易所设立的机构是什么?
材料一

材料二唐宋时期,南方农业发展超过北方,究其原因,南方战乱少,人口南迁,自然条件优越,农作物品种的改进等。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材料三

材料四两宋时期,中外交往主要依靠海路,那时海外贸易兴盛,政府鼓励海外贸易,收入颇丰,以至于宋高宗说:“司舶之利最厚,若措施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请回答:
(1)写出材料一所示唐代农耕技术图一、图二对应的工具名称。
(2)根据材料二所引谚语,宋代哪两个地方已成为重要的粮仓?
(3)材料三显示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的①相对应的是哪个朝代?
(4)根据材料四,政府鼓励海外贸易所设立的机构是什么?
4.
阅读材料
材料一:名画

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唐太宗
材料三:蒙古等族人民成批迁往内地,汉族人也大量来到边疆,契丹、真等族人民早进入黄河流域,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
━━━《中国通史》
(1)材料一中的名画为《步辇图》,其作者是谁?此画反映了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请问吐蕃人是如今哪一民族的祖先?
(2)材料二中的话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民族政策?由于民族政策得当,唐太宗受到各族的拥戴,获得了什么称号?
(3)材料三所反映的民族大融合的盛况出现于哪个朝代?这一时期形成了一个什么新的民族?
材料一:名画

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唐太宗
材料三:蒙古等族人民成批迁往内地,汉族人也大量来到边疆,契丹、真等族人民早进入黄河流域,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
━━━《中国通史》
(1)材料一中的名画为《步辇图》,其作者是谁?此画反映了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请问吐蕃人是如今哪一民族的祖先?
(2)材料二中的话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民族政策?由于民族政策得当,唐太宗受到各族的拥戴,获得了什么称号?
(3)材料三所反映的民族大融合的盛况出现于哪个朝代?这一时期形成了一个什么新的民族?
3.选择题- (共2题)
4.填空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2道)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