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江苏泰兴黄桥东区域初一下期中考试历史卷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8537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6/5/25

1.综合题(共2题)

1.
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长达数千年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间有矛盾、冲突与战争,也有和平相处与友好交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史上某一时期的形势图(下图)

材料二:“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材料三:“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满江红》
请回答:
(1)请写出材料一中A、B所对应的政权名称。
(2)材料二指历史上的什么事件?
(3)材料三中“靖康耻”指的是什么事件?
(4)材料三这首词中的“匈奴”指什么民族?
(5)概括这三段材料所反映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
2.
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到了两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出现重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代
南   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中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中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南宋
11240760
62.9﹪
6624296
37.1﹪
材料二:“苏湖熟,天下足”“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材料三:

材料四:两宋时期,中原军民英勇抗击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南侵,使南方地区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环境,南方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北方战乱使中原人口南迁,给南方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推动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南方地区大多日照充足,降水充沛,自然条件十分优越,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两宋时期江南经济发展概况》
(1)根据数据变化说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到哪个朝代最后完成?这时的经济重心已从北方的什么流域转移到南方的什么流域?
(2)材料二的谚语表明哪一地区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3)材料二中图一“铜版”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哪一项发明?图二“货币”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请问它的名称是什么?《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全景式的宋朝社会风俗画卷,请说出宋代城市中固定的娱乐场所的名称。
(4)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哪些?(至少写出两点)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