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湖南永州祁阳县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85369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6/6/3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851年)英国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维多利亚女王发出外交邀请信函,有十个国家接受了邀请。伦敦博览会(又名水晶宫博览会)被确认为现代意义上的首届世博会。水晶宫博览会成为二十世纪科学与进步的巨大推动力,它的成功使以后的世界博览会与奥林匹克运动会一样成为全球规模的盛会。
材料二   1870年以后,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各种新技术,新发明陈出不穷,特别是电力的发明,并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工业的发展。
材料三 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发展,人类由传统农业社会进入现代工业社会,人类历史实现了从分散的地域性历史向整体的世界历史的重大跨越,开始了工业文明的全球扩张。
材料四 近代产业革命开始于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一些工业发展的城市和工矿区人口密集、物流量大,煤的燃烧量急剧增加,大气污染的环境问题不断发生。如1873、1880、1882、1891、1892年,英国伦敦多次发生可怕的有毒烟雾事件
——刘少康编著《环境与环境保护导论》
依据以上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1)英国能够成功举办首届世博会的最有利经济条件是什么?当时的“维多利亚女王发出外交邀请信函”之前,必须要征得议会的同意,这样的规矩源于那依法律文件?
(2)在首届世博会上,英国最有可能展示的动力机器是什么?
(3)这两次工业革命使人类先后进入到什么时代?
(4)“两次工业革命的发展”中,在水、陆、空三个领域内交通工具有哪些重大发明(各举一例)?
(5)工业革命完成后的英国,立即“开始了工业文明的全球扩张”,试说出英国对我国发动侵略扩张的一个史实。
(6)材料四反映了人类历史在工业化进程导致出现的什么现象?
2.
近代化始终是近代仁人志士追求的目标和方向,探索充满艰辛,艰辛孕育新的发展,这是普遍的规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回首望去,一个世纪,几代中国人为之奋斗的目标不外乎是使中国走向近代化,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也是不断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国人先后拜了三位老师,即:欧美、日本和苏俄。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始于1861年,自此,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和改革的历程。……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却是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
(1)材料一中作者认为“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始于1861年,此时的美国与俄国各自发生了一件怎样的重大历史事件。
(2)概述中国在近代以欧美和苏俄为师,分别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材料二 实现近代化(也叫早期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向近代化迈进的过程中,中国和西方各走了一条不同的道路。学者认为,西方近代的变革首先是思想层面的变革,然后是制度方面的变革,最后才是器物方面的变革,而中国在近代的变革顺序确是正好相反的。
(3)对于学者所说的西方近代的变革过程,请你结合17——19世纪中期西方在制度方面、器物方面变革的史实加以说明。(各举一例即可)
(4)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在中国先后出现了器物变革、制度变革、思想变革,请分别举出其中一个历史事件。
(5)回首近代化的学习历程,你认为我国在改革开放和借鉴外来文明时应该怎样做?

2.选择题(共12题)

3.
《三国演义》开篇写道:“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我国历史上出现多次分裂局面,但也有不少历史人物重新建立大一统的王朝.这些历史人物不包括(  )
A.嬴政B.司马炎C.杨坚D.赵匡胤
4.
为纪念一位民族英雄,郭沫若撰写了的一幅挽联:“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张学良创作了一首诗:“孽子孤臣一稚儒,填膺大义抗强胡,丰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其实,他们称颂的是同一个历史人物
A.岳飞B.郑成功
C.戚继光D.文天祥
5.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是长沙岳麓书院的门联,下列历史人物中只有一位不是在楚文化的土壤中成长起来的,他就是
A.屈原B.魏源
C.左宗棠D.***
6.
下列关于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共同点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都阻碍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B.都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C.都是成功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D.都在文化教育方面采取了重要措施
7.
20世纪100年中,中华民族经历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其中产生的三位伟人是
A.孙中山、***、邓小平B.梁启超、鲁迅、袁隆平
C.蒋介石、周恩来、刘少奇D.黄兴、***、邓小平
8.
马克思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利克里时代,外部极盛时期是亚历山大时代。”符合这一说法的是
①军事征服,疆域辽阔 ②思想文化影响深远 ③民主政治达到极盛 ④中央集权空前加强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9.
(题文)恩格斯说:“意大利是一个典型国家,自从现代世界的曙光在那里升起的那个时代以来,它产生过许多伟大人物.”这里所说的“现代世界的曙光”指的是(  )
A.文艺复兴运动B.英国宪章运动运动
C.新航路的开辟D.法国思想启蒙运动
10.
(题文)2016年1月10日,永州往返深圳的高铁正式通车营运,极大地方便了我们永州人的南下出行,此时我们不能忘记火车机车的发明者
A.哈格里夫斯B.瓦特
C.爱迪生D.史蒂芬逊
11.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这是《国际歌》的歌词,这首无产阶级战歌产生于
A.十月革命胜利后B.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时
C.巴黎公社失败后D.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夕
12.
有人形容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把枪挑起一场战争”。“一把枪”比喻的历史事件是
A.三国协约的形成B.萨拉热窝事件
C.三国同盟的形成D.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
13.
(题文)罗斯福“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新政“新”在何处
A.救助急需帮助的大批失业者和贫民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C.国家对工业的调整
D.调整农业政策
14.
战争狂人希特勒自杀身亡、墨索里尼暴尸街头、东条英机受到正义审判。这些法西斯恶魔的结局有力地应证了( ) 的观点。
A.发动侵略战争者没有好下场
B.历史上的战争都是非正义的
C.战争是解决争端的唯一办法
D.惩罚法西斯头目就能制止战争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