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江苏苏州吴中区城西联盟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8534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5/11/3

1.判断题(共4题)

1.
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
抗金名将岳飞在郾城大败金军,成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民族英雄。
2.
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
岳飞班师以后,宋金达成和议,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
3.
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
世界闻名的宋代名瓷——“冰裂纹”瓷器,产自著名瓷都江西景德镇的官窑之中。
4.
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
宋朝手工业中造船业是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当时的广州、泉州等地都有发达的造船业。(  )

2.综合题(共2题)

5.
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长达数千年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华民族内部各民 族间有矛盾、冲突与战争,也有和平相处与友好交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史上某一时期的形势图(下图)

材料二:“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
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
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
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材料三:“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满江红》
请回答:
(1)请写出材料一中A所对应的政权名称和建立者。(2分)
(2)材料二指历史上的什么事件?(1分)材料三这首词中的“匈奴”指什么民族?(1分)
(3)根据三段材料所回答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什么?(1分)纵观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对当今社会如何正确处理民族关系有什么启示?(1分)
6.
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古代中国的一抹亮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过自东吴以来至南朝刘宋时期二百余年南北人民的共同开发,三吴地区的生产发展已经赶上并局部地超过了北方,并在实际上形成了我国的一个新的经济中心——江南经济区。
材料二 《姑苏晚报》载:作为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里程最长的一条人工河流——京杭运河将在“十二五”期间迎来新生。京杭运河苏州段穿越我市相城区、高新区、金阊区、沧浪区,吴中区、吴江市……
材料三 南宋时期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江南经济区”形成的原因有哪些?(2分)
(2) 根据材料二回答,请指出隋炀帝统治时期开凿的大运河最北是哪里?(1分)大运河开凿有何重要意义?(1分)
(3) 材料三中的“苏湖”在当时有什么特别之处?(1分)综合上述材料,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

3.选择题(共5题)

7.
1038年西北某少数民族首领自立为帝,史称西夏。这个哪个民族首领(  )
A.契丹 B.党项C.女真D.蒙古
8.
两宋时期,民族并立,战争不断,中原汉族政权内部出现了主战派和主降派,下面人物属于主降派的是(  )
①寇准 ②秦桧 ③赵构 ④岳飞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9.
10世纪初期,统一契丹各部的是(  )
A.松赞干布B.阿骨打
C.阿保机D.元昊
10.
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下边的示意图对这一过程的完成作了形象的描述。图中①对应的朝代应该是()
A.隋朝B.唐朝
C.宋朝D.元朝
11.
下列是某位同学记录的课堂笔记,其中错误的是()
A.宋朝时从越南引入的占城稻得到推广
B.宋时期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为著名的瓷都
C.从海南岛兴起的棉织业,南宋时已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
D.南宋前期的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4道)

    综合题:(2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