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4题)
2.综合题- (共3题)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开元初,四方丰稔,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丁壮之夫,不识兵器。安西诸国悉平为郡县,置开远门,亘地万余里。
——《开元纪事》
材料二 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地方设“行中书省”,派遣官吏,征收赋税,进行有效的统治。同时还加强对西藏、台湾的管辖。
材料三 平定大小和卓之乱是清朝统一中国战争的最后一役,使天山南路复入中国版图。此役之后,清代中国疆域的正西端延至帕米尔以西的喷赤河流域,版图臻于极盛。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社会经济状况和哪一盛世局面的出现有关? 结合所学知识,从“选人用人”角度分析当时出现繁荣局面的原因。(2分)
(2)材料二中行省制度的确立有何意义? 当时还设立了哪个机构加强对西藏的有效管辖?(2分)
(3)材料三中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清朝皇帝是谁? 除此之外,为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清政府还采取了什么措施? (2分)
材料一 开元初,四方丰稔,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丁壮之夫,不识兵器。安西诸国悉平为郡县,置开远门,亘地万余里。
——《开元纪事》
材料二 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地方设“行中书省”,派遣官吏,征收赋税,进行有效的统治。同时还加强对西藏、台湾的管辖。
材料三 平定大小和卓之乱是清朝统一中国战争的最后一役,使天山南路复入中国版图。此役之后,清代中国疆域的正西端延至帕米尔以西的喷赤河流域,版图臻于极盛。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社会经济状况和哪一盛世局面的出现有关? 结合所学知识,从“选人用人”角度分析当时出现繁荣局面的原因。(2分)
(2)材料二中行省制度的确立有何意义? 当时还设立了哪个机构加强对西藏的有效管辖?(2分)
(3)材料三中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清朝皇帝是谁? 除此之外,为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清政府还采取了什么措施? (2分)
6.
明清时期是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 (副) 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 (少) 所参决。……外设都、布、按三司,分隶兵刑钱谷,其考核则听于府部。
——引自某史书《职官志》
材料二 清朝乾隆帝时,朝臣胡中藻的诗句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
材料三 雍正七年(1729),因用兵西北,始于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以为处理紧急军务之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十年(1732),改称“办理军机处”,简称“军机处”。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朝代官制的变化? 文中的“帝方自操威柄”是什么意思? (2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现象? 此种做法产生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2分)
(3)据材料三,分析军机处的设置有什么特点? 材料一、三行政制度的变化说明了什么?(2分)
材料一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 (副) 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 (少) 所参决。……外设都、布、按三司,分隶兵刑钱谷,其考核则听于府部。
——引自某史书《职官志》
材料二 清朝乾隆帝时,朝臣胡中藻的诗句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
材料三 雍正七年(1729),因用兵西北,始于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以为处理紧急军务之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十年(1732),改称“办理军机处”,简称“军机处”。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朝代官制的变化? 文中的“帝方自操威柄”是什么意思? (2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现象? 此种做法产生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2分)
(3)据材料三,分析军机处的设置有什么特点? 材料一、三行政制度的变化说明了什么?(2分)
7.
历史图片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识图辨史”也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结合下列古代对外关系的两组图片,回答问题。
第一组:

第二组:

请回答:
(1)第一组图①中六次东渡日本的唐代高僧是谁? 写出一项支撑图②中郑和七下西洋的技术条件。(2分)
(2)第二组图④中民族英雄郑成功从哪个国家手中收复了台湾? 图⑤康熙帝打败了沙俄后双方签订了哪个条约解决中俄东段边界问题? (2分)
(3)请结合图片信息,分别为这两组图片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2分)
第一组:

第二组:

请回答:
(1)第一组图①中六次东渡日本的唐代高僧是谁? 写出一项支撑图②中郑和七下西洋的技术条件。(2分)
(2)第二组图④中民族英雄郑成功从哪个国家手中收复了台湾? 图⑤康熙帝打败了沙俄后双方签订了哪个条约解决中俄东段边界问题? (2分)
(3)请结合图片信息,分别为这两组图片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2分)
3.选择题- (共11题)
11.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材料中的“极为神速”是因为( )
A.北宋城市商业的繁荣 | B.宋朝交通的发展 |
C.造纸术的重大改进 | D.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
12.
18世纪英王使者马戛尔尼来华提出在中国建立商馆、自由贸易的要求。乾隆皇帝回答:“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这反映出乾隆实行的政策是
A.严禁对外贸易 |
B.闭关锁国 |
C.重农抑商 |
D.关注民生 |
13.
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10周年,某旅行社组织游客沿郑和下西洋的航线航行及旅游。那么他们最远应该到达( )
A.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 B.红海和地中海一带 |
C.非洲东海岸和地中海沿岸 | D.地中海和欧洲一带 |
16.
电视剧《东归英雄传》讲述一个英勇的部族在其首领带领下,历时数月,行程万里,举部东归故土的传奇故事。该片描绘的应是( )


A.辽契丹族的东归 |
B.清满洲族的东归 |
C.清蒙古族土尔扈特部的东归 |
D.清维吾尔族的东归 |
17.
“读书人,最不齐,烂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变做了欺人技。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弟。……就教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这段材料主要讽刺批判了( )
A.秦朝的焚书坑儒 | B.西汉的独尊儒术 |
C.明朝的八股取士 | D.明朝的锦衣卫 |
18.
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荣居“史上十佳亚洲小说”榜首的是和下图所示情节有关的一部文学巨著。以下对此书的介绍不正确的是


A.明代曹雪芹创作的文学巨著 |
B.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
C.把我国古典小说的创作推向了高峰 |
D.抨击了封建礼教,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历史趋势 |
4.填空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4道)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1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