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实现民族独立、政治民主和国家统一等,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丘吉尔在谈到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时说: 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苏联元帅扎哈罗夫说:日本之所以没有立即对苏联开战,是因为它的大量军队被牵制在中国。军事史家富勒指出:美英所引以为幸的是,日本既没有足够的兵力占领和控制印度洋上的战略要点,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在太平洋上拼一死战,这正是中国抗战对二战的进程和结局产生重大影响的结果。
材料二:下图是香港、澳门回归时的精彩场面。它们的回归是中华民族洗雪历史耻辱、实现民族复兴的百年盛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丘吉尔、富勒等谈论的共同话题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2)阅读材料二,分析中国之所以能够和平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条件。
材料一:丘吉尔在谈到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时说: 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苏联元帅扎哈罗夫说:日本之所以没有立即对苏联开战,是因为它的大量军队被牵制在中国。军事史家富勒指出:美英所引以为幸的是,日本既没有足够的兵力占领和控制印度洋上的战略要点,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在太平洋上拼一死战,这正是中国抗战对二战的进程和结局产生重大影响的结果。
材料二:下图是香港、澳门回归时的精彩场面。它们的回归是中华民族洗雪历史耻辱、实现民族复兴的百年盛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丘吉尔、富勒等谈论的共同话题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2)阅读材料二,分析中国之所以能够和平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条件。
2.
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2年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并保持稳定增长。努力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就学困难或学习困难而失学。
材料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
材料三: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加快全民信息技术普及和应用。
材料四:着力加强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建设,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结合中外史实说明优先发展教育的作用?
材料一:2012年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并保持稳定增长。努力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就学困难或学习困难而失学。
材料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
材料三: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加快全民信息技术普及和应用。
材料四:着力加强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建设,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结合中外史实说明优先发展教育的作用?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大约150多年前,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日本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一部分中下级武士以武力推翻了幕府统治。不久,天皇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最终使日冬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但后来日本却走上了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邪路。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这次改革。
材料 大约150多年前,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日本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一部分中下级武士以武力推翻了幕府统治。不久,天皇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最终使日冬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但后来日本却走上了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邪路。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这次改革。
2.选择题- (共13题)
5.
鸦片战争前,一位中国文人这样描述西方人:“他们的长腿不能弯曲.因而他们不能奔跑和跳跃他们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睁开。”就连林则徐也相信“只要断绝了对西方人茶叶和大黄的供应,他们就会因为消化不良而死”。造成这种认识的根源是
A.中西方文化差异 |
B.长期实行的闭关政策 |
C.中西方人种差异 |
D.中国文人的偏见 |
6.
《阿古柏伯克传》的作者包罗杰说:“毫无疑义,这是近50年中在亚洲发生过的最值得注意的事件,同时这是一个多世纪以前乾隆出兵这个地区以来一支由中国人领导的中国军队所曾取得的最光辉的成就。文中的历史事件是( )
A.林则徐虎门禁烟 | B.曾国藩兴办洋务 |
C.太平军抗击列强军队 | D.左宗棠收复新疆 |
7.
作为台湾附属岛屿之一的钓鱼岛,历史上很早就属于中国管辖,这一点可见之于中日史籍图志,中国对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近代日本通过哪个不平等条约强行割占了钓鱼岛?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8.
周恩来总理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下列与他相关的史实是 ( )
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②领导秋收起义 ③参加重庆谈判 ④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②领导秋收起义 ③参加重庆谈判 ④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9.
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中华民族奋起反抗,创造了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奇迹。这一“奇迹”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长征的胜利,红军成为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
B.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提出和平解决的方针 |
C.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全民族抗战 |
D.中共七大的召开,全党在组织上空前团结 |
11.
下图是1936年12月13日《解放日报》的一篇新闻报道,从中可以获取的重要历史信息是


A.日本策动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沦陷 |
B.日军突袭上海,发动一·二八事变 |
C.张、杨逼蒋抗日,西安事变爆发 |
D.全民族抗日战争正式开始 |
12.
小丽同学在笔记中写道“标志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据此判断她学习的内容是( )
A. 中华民国的成立 B.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 西藏的和平解放
A. 中华民国的成立 B.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 西藏的和平解放
13.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立法根本。从辛亥革命到现在,中国颁布的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已有多部。我国颁布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 《中华民国约法》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 《中华民国约法》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4.计算
10÷{#blank#}1{#/blank#}=2 {#blank#}2{#/blank#}÷6=4 30÷{#blank#}3{#/blank#}=5
{#blank#}4{#/blank#}÷3=3 {#blank#}5{#/blank#}÷2=6 {#blank#}6{#/blank#}×4=12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