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2.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强国间的利害关系常常左右着国际局势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15-1914年的百年间,大国间的战争几乎都不出自家门前的区域。……但是这一切,到了1914年都改变了。……这一切现象当中,意义最为重大的改变,却要数美国人的参战。
——霍布斯鲍姆
材料二 如果不是这样,这对我们、对莫洛托夫(前苏联外长)和对我是难以向苏联人民解释为什么苏联要对日参战的。
——斯大林
材料三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说,宣布了美国“援助欧洲复兴”的计划。他强调,如无大量额外的援助,欧洲就会“面临性质非常严重的经济、社会与政治的恶化”。
——《国际关系史(战后卷)》
材料四 世界格局变化的根本动因是格局中主角力量的变化以及力量对比的变化。国家力量是决定世界政治格局的一个基本因素。
——《浅析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动因》
请回答:
(1)材料一中“1914年都改变了”指的是哪场战争的爆发?这场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美国人参战”是在哪一年?这场战争后西方国家确立了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
(2)斯大林是在哪次国际会议上说出了材料二的内容?在这次会议的影响下,战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哪一事件的发生标志这一政治格局的结束?
(3)依据材料三,分析美国实施“援助欧洲复兴”计划的目的。为应对美国援助西欧,苏联于1949年建立了哪一经济组织?
(4)从材料四中找出“世界格局变化的根本动因”是什么?写出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趋势。依据材料,指出“决定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因素”是什么?
材料一 1815-1914年的百年间,大国间的战争几乎都不出自家门前的区域。……但是这一切,到了1914年都改变了。……这一切现象当中,意义最为重大的改变,却要数美国人的参战。
——霍布斯鲍姆
材料二 如果不是这样,这对我们、对莫洛托夫(前苏联外长)和对我是难以向苏联人民解释为什么苏联要对日参战的。
——斯大林
材料三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说,宣布了美国“援助欧洲复兴”的计划。他强调,如无大量额外的援助,欧洲就会“面临性质非常严重的经济、社会与政治的恶化”。
——《国际关系史(战后卷)》
材料四 世界格局变化的根本动因是格局中主角力量的变化以及力量对比的变化。国家力量是决定世界政治格局的一个基本因素。
——《浅析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动因》
请回答:
(1)材料一中“1914年都改变了”指的是哪场战争的爆发?这场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美国人参战”是在哪一年?这场战争后西方国家确立了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
(2)斯大林是在哪次国际会议上说出了材料二的内容?在这次会议的影响下,战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哪一事件的发生标志这一政治格局的结束?
(3)依据材料三,分析美国实施“援助欧洲复兴”计划的目的。为应对美国援助西欧,苏联于1949年建立了哪一经济组织?
(4)从材料四中找出“世界格局变化的根本动因”是什么?写出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趋势。依据材料,指出“决定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因素”是什么?
2.选择题- (共20题)
5.
《国史概要》中指出:“外国商人必须住在广州城外特别居住区域内的商馆,并且必须通过称为广东十三行的公行进行交易。……贸易季节一过,行商有责任催促外商离境,或返回澳门居住,不准在广州过冬。”这表明清政府( )
A.加强沿海军事防御 | B.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 C.重视维护外商利益 | D.禁止外国商人来华 |
6.
2015年11月4日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确认辽宁丹东港海域发现的“丹东一号”沉舰应为北洋舰队的致远舰,这一考古成果为哪次战争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7.
下图为某一时期的标语口号(落款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政治部印行),该标语口号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民主共和 |
B.新文化运动:民主与科学 |
C.五四运动: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
D.国民大革命:打倒列强,除军阀 |
8.
下列有关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抗战
②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反对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
③洗雪民族耻辱,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④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重大贡献
①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抗战
②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反对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
③洗雪民族耻辱,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④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重大贡献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①④ | D.①②③④ |
9.
某连环画中的一页写道:“杜聿明集团被围困在陈官庄一带方圆10余里的地区,……30余万国民党军和随军而来的家属,吃饭成了大问题。撤出徐州时,只带了几天的粮弹。于是,30余万人的生命全系在飘飘忽忽的降落伞上了。”该文字所述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 | B.淮海战役 |
C.平津战役 | D.徐州会战 |
10.
张謇称兴办实业是“幸而利,幸而成”,却又感叹自己“不幸而生今之时代”。造成张謇“不幸”的根本原因是
A.帝国主义的侵略 | B.自然经济的封闭性 |
C.封建思想的保守性 | D.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
11.
“(1949年来北平)参加的代表单位45个,中国共产党及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国外华侨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等单位的正式代表510人,候补代表77人,特别邀请人士75人,共662人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讨论的中心议题是( )
A.组织领导工人运动 | B.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
C.筹备建立新中国 | D.商讨国有企业改革 |
13.
1964年10月17日《参考消息》报道:“[合众国际社华盛顿十六日电]共产党中国爆炸的第一个核装置,尽管是粗糙的,预期仍将在亚洲和其他不发达地区产生重大的心理影响。”新闻中提及的是中国
A.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 B.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C.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 D.第一颗中近程地地导弹实现核爆炸 |
15.
“他改用意大利文进行创作,根据自己的标准抑恶扬善……在地狱里给当时在世的教皇预留了一个位置……”“他”的这篇代表作品应是()
A.《俄底浦斯王》 | B.《神曲》 |
C.《复活》 | D.《哈姆雷特》 |
17.
阅读下表,指出19世纪英国资本总额快速增长的最重要原因是
英国资本总额情况表 | ||||
时间 | 1750年 | 1800年 | 1833年 | 1865年 |
资本总额(万英镑) | 50000 | 150000 | 250000 | 600000 |
A.新航路的开辟 | B.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
C.成为“日不落帝国” | D.工业革命的不断推进 |
18.
《全球通史》指出:“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他们”在政治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A.废除农奴制度 | B.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
C.引进西方技术 | D.发展教育,学习西方文化 |
19.
“美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发生于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它使美国社会生活的每个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科技进步。”下列成就中属于其表现的是
A.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 B.瓦特改良蒸汽机 |
C.爱迪生研制出耐用碳丝灯泡 | D.西门子研制出发电机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