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黄石卷)历史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85251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6/8/4

1.综合题(共4题)

1.
(2016·湖北黄石·39)(历史年表)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将下面中外历史某时期的年代标尺示意图补充完整。
材料一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1399年,明成祖朱棣通过“靖难之役”称帝。1405年,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至1433年,郑和前后七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从16世纪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中国进行侵略活动。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了台湾,郑成功率领将士于1662年初击败荷兰殖民者,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第二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7世纪中期,沙俄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在雅克萨和尼布楚修筑城堡。为保卫边疆,康熙帝命令清军围攻侵略军,并获胜利。1689年,中俄双方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1727年,清朝设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乾隆帝时,回部大小和卓发动反清叛乱,最终清军平定了叛乱,并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地区。1771年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受到清政府的妥善安置。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7年级下册》

(1)A.B.(将对应内容分别填入答题卷中;)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政府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有何重要意义?
材料二公元前8世纪,罗马城逐步建立起来。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之后,逐步征服了意大利半岛。公元前49年,凯撒夺取政权。公元前27年,屋大维开始独揽国家大权,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取代。到了2世纪,罗马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
1世纪,基督教产生于巴勒斯坦一带。在西欧长期动乱的过程中,基督教会乘机扩大势力和影响,教皇和教会不仅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还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3世纪起,罗马帝国爆发了全面危机。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476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灭亡,西欧开始进入封建社会。6世纪,东罗马帝国四处征伐,帝国日益衰落。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土军攻陷,东罗马帝国灭亡。
——摘编自人教版《世界历史•9年级上册》

(3)C.D.E.(将对应内容分别填入答题卷中)
(4)罗马帝国从建立到分裂持续了多少年?
2.
(材料解析)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说历史

(1)比较两图,指出俄中两国苏维埃政权在分布上有何不同?
(2)中国共产党选择了不同于俄国的革命道路后,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一史实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材料二
南北战争后30年对美国来说,是勇于创新的时代,也是开始腾飞的时代……到1894年,美国工业产值已跃居世界首位。
——摘自《多国崛起•美国》
事情总是发展的。一九一一年的革命,即辛亥革命,到今年,不过四十五年,中国的面目完全变了……
——摘自***《纪念孙中山先生》
(3)美国“开始腾飞”所具备的政治和经济条件有哪些?
(4)请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新中国成立后,使材料中“中国的面目完全变了”的史实。(写出两例即可;)
3.
(判断分析)
 
史实
结论
A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取得胜利
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B
1958年“大跃进”运动,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大幅度地提高计划指标,造成了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
“大跃进”运动,急于求成,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C
两极格局瓦解后,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和国家联盟的实力不断增强。
世界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D
第三次科技革命以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为核心,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人类创造了崭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人类进入了信息化社会。
 
(1)上表A~D四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不正确的一项是
(2)理由分析。(只分析你所选之项;)
4.
(思维导图填充)构建思维导图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有关“一战后的新秩序”的知识结构示意图。请你帮助他完成未填写的内容。
A.  B.  C.    (将对应内容分别填入答题卷中)

2.选择题(共14题)

5.
.归纳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哪项属于辽、宋、夏、金时期的阶段特征(   )
A.统一国家的建立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繁荣与开放D.民族政权并立与经济重心南移
6.
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是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虎门销烟
B.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
C.1860年前后,俄国侵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D.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7.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在历史上,一批又一批思想家站在时代的前沿,提出了先进的思想理论。”下列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史实有(  )
①文艺复兴  ②新文化运动 ③五四运动 ④《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8.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阳新、大冶的革命根据地被分割包围,革命一度转入低潮。但阳新、大冶边界的________等地的游击战一直坚持斗争到抗日战争前夕,被称为“红旗不倒的地方”。()
A.南山头、龙角山B.北山头、龙角山
C.南山头、龙港D.北山头、龙港
9.
(题文)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重要会议的论述,完全正确的是()
①中共一大——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②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③中共七大——为争取解放战争的胜利和建设社会主义制度准备了条件
④中共十四大——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10.
(题文)黄石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远在三四十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栖息。解放后,在这里建立了黄石工矿特区,随后设立了省辖市。今年8月是黄石市建市()
A.65周年B.66周年C.55周年D.56周年
11.
“一不为名、二不为利。但工作目标要奔世界先进水平。”这是对下列哪位模范人物的真实写照(   )
A.王进喜B.邓稼先C.焦裕禄D.雷锋
12.
(题文)两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属于这一地区文明的是()
A.金字塔B.种姓制度
C.《汉谟拉比法典》D.佛教
13.
一位普通家庭中的男主人可以去参加公民大会,并在会上发言和表决,还可以领取一份国家发放的津贴。这一情景应出现在( )
A.古代雅典B.古代印度C.古代巴比伦D.古代阿拉伯
14.
下列关于“三角贸易”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三角贸易”的路线是:欧洲——美洲——非洲——欧洲
B.“三角贸易”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C.葡萄牙后来居上,成为“三角贸易”的主要经营者
D.“三角贸易”带来了亚非拉的经济繁荣
15.
(题文)章西女王、玻利瓦尔两位历史人物的共同点是(  )
A.使国家赢得了独立B.领导的是资产阶级革命
C.沉重打击了美洲殖民者D.领导了反殖民斗争
16.
亚历山大二世在俄国国务会议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说:“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这就注定这场改革( )
A.成为俄国历史的转折点B.没有任何成效
C.废除了农奴制D.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17.
有关下表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统计表 
联邦德国
意大利
法国
英国
日本
美国
6.7%
5.6%
5.3%
2.9%
9.6%
3.5%
 
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都有增长
B.联邦德国经济增长率超过美国
C.美国丧失了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大国的地位
D.日本经济增长率居首位
18.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是()
A.英法对德宣战B.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C.斯大林格勒战役D.诺曼底登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