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西汉《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 《宋书》
材料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南方经济状况如何?
(2)材料二、三反映了南方经济有哪些变化和发展?
(3)材料三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4)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
(5)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6)从江南变化原因中,你认为对当地经济发展有何启示?
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西汉《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 《宋书》
材料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南方经济状况如何?
(2)材料二、三反映了南方经济有哪些变化和发展?
(3)材料三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4)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
(5)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6)从江南变化原因中,你认为对当地经济发展有何启示?
2.选择题- (共10题)
3.
《元史》记载:“川界用铁钱,小钱十贯重六十五斤,折大钱一贯重十二斤。街市买卖……难以携持,自采交子之法久为民便。”这一历史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 ( )
A.北宋前期 | B.北宋后期 |
C.南宋前期 | D.南宋后期 |
5.
“其夜市除大内前外,诸处亦然,唯中瓦前最胜,扑卖奇巧器皿百色物件,与日间无异。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至四鼓后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买早市者,复起开门。无论四时皆然”。材料中的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 )
A.隋代 | B.唐代 | C.宋代 | D.明代 |
6.
《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为了管理广阔的疆域,元朝采取的措施是( )
A.实行分封制 | B.建立郡县制 |
C.实行行省制度 | D.推行重农政策 |
7.
“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为此,忽必烈推行重农政策,主要措施是( )
①劝课农桑 ②建立行省制度 ③编辑《农桑辑要》 ④设立“司农司”
①劝课农桑 ②建立行省制度 ③编辑《农桑辑要》 ④设立“司农司”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8.
沈括《梦溪笔谈》记载:“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极为神速。”这里反映的真实情况是( )
A.活字印刷术效率高 |
B.印刷数量与印刷速度成正比 |
C.印刷数量与印刷速度成反比 |
D.雕版印刷术麻烦 |
9.
李约瑟认为“对于科学史家来说,唐代不如宋代那么有意义……唐代是人文主义的,而宋代较重于科学技术方面”,标志宋元时期科技发展到新高度的史实有( )
①活字印刷术 ②指南针 ③火药 ④造纸
①活字印刷术 ②指南针 ③火药 ④造纸
A.①②④ | B.①②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