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江苏省徐州市科技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3月)月考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8511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4/19

1.综合题(共2题)

1.
鸦片战争后80年,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历史。同时,中国人民在艰苦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阅读下列年代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了哪些严重危害?
(3)请分别写出图片A、B、C、D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名称。
(4)C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哪些重要历史影响?而这一事件又有着怎样的历史局限性。
(5)请举出两位D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中的代表人物。
2.
为迎接中国共产党90周年华诞,央视一套隆重播出了电视剧《中国1921》。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火到建国大业,从改革春风到小康蓝图,90年波澜壮阔,90年壮丽辉煌。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在“南湖红船”上召开了什么重要会议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次大会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什么性质的政党?
(2)“八一枪声”是在哪个地方打响的?
(3)“长征壮歌”中被认为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是哪一会议?
(4)“抗日烽火”中,国共两党重新合作,中华民族出现了空前团结抗战的局面。试举出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共产党在敌后战场抗战的著名战例各一例。
(5)“建国大业”发生于哪一年?
(6)“改革春风”首先从农村吹起,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7)在实现“小康蓝图”的过程中,党确定的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方针是什么?
(1)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
(6) _____________
(7) _____________
 
 
 

2.判断题(共1题)

3.
史实与推论:科学全面地解读史实,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推论。请对下面表格中的推论作出判断。
史实
推论
正确
与否
①“武帝施主父之册(同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汉书》
这一措施的实施使王国的力量分散、削弱,难以对抗中央。
 
②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通商——《南京条约》
开放通商口岸后西方大量商品涌入中国市场,沉重打击了中国的民族经济。
 
③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
中美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④在美国纽约港口自由岛上矗立着的一座高大的自由女神像。女神左手托握着美国人民在反对殖民统治斗争中用鲜血和生命铸成的一本文献,上刻"1776.7.4"。
其纪念的原因是1776年7月4日英国殖民统治者正式承认美国的独立。
 
⑤“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副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了。”——丘吉尔1946年演说
这是美国对苏联发动冷战的宣言书,又是冷战开始的标志。
 
⑥经济全球化好比一台空气净化机,它在促进各国经济加速新陈代谢,推动经济的进一步繁荣与发展的同时,有时还会运转不灵,带来空气的恶化。——黄坤《我眼中的经济全球化》
容易加剧不公平的国际竞争,各国从全球化中受益不均。
 
 

3.选择题(共8题)

4.
下列四幅反映两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的示意图,你认为错误的一幅是( )
A.B.C.D.
5.
下图是公元纪年年代尺,郑和七次下西洋(1405-1433年)应在哪一时段?( )

 
 
A.十四世纪B.十五世纪C.十六世纪D.十七世纪
6.
1910年,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博览会——南洋劝业会在南京举办。在这次博览会中,著名状元实业家起了关键性作用,他是( )
A.张之洞B.詹天佑C.侯德榜D.张謇
7.下列物质没有毒性的是(   )
8.
某历史活动课场景:同学们激烈讨论,畅所欲言,内容涉及孝德天皇、大化改新、阿拉伯半岛的统一、伊斯兰教等。这堂课探究的主题是(  )
A.古代亚非文明B.古代欧洲文明C.封建时代的欧洲D.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9.
1863年11月林肯在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说中誓言:“要使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长存”,为实现此目标,他当时的首要任务是
A.制定宪法巩固独立战争成果B.积极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
C.结束南北战争维护国家统一D.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0.

质量为2Kg的物体以10m/s的初速度,从起点A出发竖直向上抛出,在它上升到某一点的过程中,物体的动能损失了50J,机械能损失了10J,设物体在上升、下降过程空气阻力大小恒定,则该物体在落回到A点的动能为:(g=10m/s2)(   )

11.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把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集合在反法西斯的旗帜下,为最终战胜法西斯奠定坚实基础的是( )
A.《凡尔赛和约》B.《九国公约》C.《联合国家宣言》D.《慕尼黑协定》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