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85109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4/22

1.综合题(共2题)

1.
我国行走在工业化的道路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材料一 中国境内近代工业统计资料(资本单位:10万)
时间
商办
官办和官商合办
外国人办
合计
厂数
资本
比重
厂数
资本
比重
厂数
资本
比重
厂数
资本
1872-1894
53
47
9.6%
19
162
33.1%
103
280
57.3%
175
489
1895-1913
463
908
41%
86
195
13%
136
1031
46%
685
2234
 
    国内企业代表
企业名称
创办时间
企业名称
创办时间
轮船招商局
1872年
继昌隆缫丝厂
1872年
开平矿务局
1878年
贻来牟机器磨坊
1878年
漠河矿务局
1888年
裕淅纱厂
1894年
 
 
材料二 中国在1887年时纯粹的农业生产国,工业生产只占很小的比例……到了1920年,工业产值增加到54.27亿元,所占比例也由原来的9.1%提升为23.9%……需要指出的是……近代机器工业产值占工业产值尚不到20%,并且农业仍占主导地位,中国仍然为一个农业国。    
——摘自杨德才《中国经济史新论》
材料三 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1987年出版)中对一些国家1980-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预测。(见下图表)

到2000年,随着我国发展国民经济“九五”计划的胜利完成,我国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
据不完全统计,到2001年,863计划在民用高技术领域共资助项目五千二百个,共累计创造新增产值五百六十多亿元,产生间接经济效益达两千多亿元。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当时中国工业的构成情况。
(2)创办国内企业与哪一历史事件直接相关?列举出这次运动中创办的一个近代军事工业。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95-1920年中国工业产值快速增加的原因。
(4)依据中国情况评估保罗肯·尼迪的预测。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三十年来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时代,而不是对抗时代。我们一直在进行谈判,我们在谈判中取得了一些进展,重要的事情上,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在这些地区,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局面……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
——1971年7月6日《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
材料二 据人民网4月30日讯:(因乌克兰危机)美国于2014年4月28日宣布对俄罗斯实施新的制裁。对此,俄外交与国防政策委员会主席费奥多尔·卢基扬诺夫表示:“谈论俄美国关系激化已经没有意义,我们已经转入了另一种现实,这种现实被为‘第二轮冷战’……当前的对峙大大有昨于第一轮冷战,鉴于当今世界是开放的、多元化的,所以将不再有俄美“二人转”游戏……”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从战后美国经济角度说说尼克松为什么认为“需要谈判而不是对抗”。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俄美‘二人转’游戏”在冷战时期主要表现是什么?两极格局终结的标志是什么?
(3)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角度谈谈如何理解材料二中“当今世界是多元化的”? 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越来越具有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在当今世界发展进程中,中国应采取哪些对策实现民族复兴,力争使自己成为“多元化的”世界中真正的一极?

2.选择题(共17题)

3.
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外在表现。左图到右图的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汉)坐而论道   (宋)站议时政 (清)跪受笔录
A.君主权力的强化
B.生活习惯的变化
C.社会文明的进步
D.封建制度的完善
4.
四位同学在做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影响为题,各做了一个命题,你觉得下列主题适合的是(  )
①大汉的文明传承——纸改变了西欧的文化进程 ②西方海外殖民地助跑器——指南针 ③火药——荡平了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武器 ④印刷术——西方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产物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5.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又较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遏制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这一制度”指的是(   )
A.分封制B.中央集权制C.三省六部制D.科举制
6.
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是中国强盛的重要保障。下列不属于清朝对西藏地区的管治措施是(  )
A.设驻藏大臣B.册封达赖班禅
C.制定金瓶掣签制度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7.
某历史著作中主要有“火车的发明”、“大清帝国的衰落”、“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逐渐缩小的世界”等章节,此著作的标题最有可能是(   )
A.工业文明下的世界B.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
C.晚清政府的挣扎与徘徊D.东西方的冲突与隔绝
8.
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地区的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版图的变化与哪国有关?(  )
A.美国B.日本C.英国D.俄国
9.
电视台拍摄了一部反映我国辛亥革命后人们社会生活的电视剧,以下镜头不符合史实的是()
A.人们坐在家中看报纸
B.男主角上街被剪掉了辫子
C.剧中人物穿着中山装、西服、新式旗袍
D.人们见面就叩头,口中称着“大人”“老爷”
10.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这是98年前中国青年学生面对国家危难、民族危亡时发出的生命呐喊和铮铮誓言。下列历史事件与此有关的是(  )
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运动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11.
西安事变结束时,美国记者史沫特莱说:“西安事变……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是指
A.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合作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西安事变最终获得和平解决D.抗战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12.
1953年,我国开始通过农业合作化的道路,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78年以后,在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下列对这两项政策的评述最为准确的是(  )
A.都改变了土地所有制B.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
C.后者对前者全盘否定D.都符合农村发展实际
13.
某班历史课堂就“改革开放对人民生活方式产生巨大影响”进行资料收集,以下能够论证结论的史实有(  )
①1985年,佛山市小汽车公司从香港引进了31辆全新皇冠牌小汽车,逐步淘汰三轮车运输,成为佛山第一代严格意义上的出租车,起表价10元,生意红火 ②1978到1990年,每百人拥有电视机增加53.8倍 ③在农村,1978年以后的10年间,每100户农民就有75户盖了新房 ④传统节日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中,人们重视过节的意义
A.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4.
这一天(1971年11月9日)上午,首都机场披上节日的盛装,以乔冠华为团长的中国第二十六届联大代表团全体人员向前来送行的人群表示谢意,随即与以周总理为首的中央领导同志握手后登机飞往美国。这则材料反映出的历史背景是(   )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B.中美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
C.为美国尼克松总统访华作准备D.参加万隆会议
15.
按《汉谟拉比法典》,两平民甲与乙在观看台上观看某项比赛中,甲因为一时兴奋,无意中把乙撞下看台,导至乙小腿骨折,那么甲应受到怎样的判决?(   )
A.甲因为是无意的,不应受到惩罚B.甲应受到小腿骨折同等的处罚 。
C.甲可以赔钱了结此事D.甲应受到被斩去四肢的处罚
16.
学习世界近代史时,某同学发现1804--1814年问欧洲国界发生了巨大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
D.拿破仑战争
17.
如下表。为了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英国最有可能采取的行动是(  )
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简表
国家
英国
法国
意大利
联邦德国
日本
美国
增长率
2.9%
5.3%
5.6%
6.7%
9.6%
3.5%
 
A.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B.加入欧洲联盟
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加入欧洲共同体
18.
国际关系中,国家间往往通过召开国际会议来协调国家关系和解决各种争端。巴黎和会和慕尼黑会议的共同点是
A.会议都被英、法、美操纵B.促进了新的国际关系的形成
C.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D.都损害了弱小国家的利益
19.Bob didn't have dinner u{#blank#}1{#/blank#} his parents returned.

3.单选题(共1题)

20.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出现过许多叱咤风云的大国、强国,比如战国时期统一中原的秦国18世纪确立世界霸主地位的英国。虽然他们发展的道路各不相同,但在治国方面却有惊人的相似。你认为他们在治国方面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
A.发展经济
B.武力掠夺
C.科技强国
D.制度创新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7道)

    单选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