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连线题- (共1题)
1.
连线题
两宋时期是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也是民族关系进一步融合,发展的时代。根据所学知识
请你将以下政权名称、建立者及都城,用线段正确地连接起来。
政权的名称 建立者 都城
契丹(辽) 元昊 开封
西夏 赵匡胤 兴庆府
北宋 阿保机 上京
两宋时期是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也是民族关系进一步融合,发展的时代。根据所学知识
请你将以下政权名称、建立者及都城,用线段正确地连接起来。
政权的名称 建立者 都城
契丹(辽) 元昊 开封
西夏 赵匡胤 兴庆府
北宋 阿保机 上京
2.判断题- (共1题)
2.
改错题(每小题只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
(1)武则天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增加,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改为
(2)唐中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与唐和亲,迎娶了金城公主。
改为
(3)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是“黄巢起义”。
改为
(4)为鼓励海外贸易,唐朝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改为
(5)曲辕犁是北宋出现的新农具。
改为
(6)北宋在地方上设置节度使,把地方财赋权收归中央。
改为
(1)武则天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增加,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改为
(2)唐中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与唐和亲,迎娶了金城公主。
改为
(3)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是“黄巢起义”。
改为
(4)为鼓励海外贸易,唐朝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改为
(5)曲辕犁是北宋出现的新农具。
改为
(6)北宋在地方上设置节度使,把地方财赋权收归中央。
改为
3.综合题- (共1题)
3.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1) 材料一反映出哪些历史事实?
(2)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何时开始的?又是在何时最后完成的?
(3)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你认为古代南方经济发展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从两个角度最少答两点)
材料一

材料二 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1) 材料一反映出哪些历史事实?
(2)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何时开始的?又是在何时最后完成的?
(3)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你认为古代南方经济发展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从两个角度最少答两点)
4.选择题- (共5题)
5.
为防止知州权力过大难以控制,以下哪项不是宋太祖采取的措施( )
A.实行三年一换的制度 | B.废除知州设置,直属中央 |
C.在各知州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 | D.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
6.
油条是我国分布面最广、食用频率最大的早点食品,它还蕴涵着丰富的历史内容。油条最早出现于杭州,俗称油炸“桧”,此一名称反映了百姓对哪一位历史人物的同情与肯定( )
A. 秦桧 B. 卫青 C. 屈原 D. 岳飞
A. 秦桧 B. 卫青 C. 屈原 D. 岳飞
7.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的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首诗讽刺当权者苟安江南,不思收复失地。根据诗歌内容,可以判断出诗歌作者生活在谁建立的什么朝代?( )
A.赵构 北宋 | B.赵匡胤 北宋 |
C.赵匡胤 南宋 | D.赵构 南宋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连线题:(1道)
判断题:(1道)
综合题:(1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