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我们的国土面积在世界上排第三位,属于最大的国家之一,这是我们的先人创下的基业,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根据提供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中图一所显示的朝代是谁建立?这个朝代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是什么?
(2)图二与图一相比,我们的国土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这个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标志是什么?开始于哪一年?
材料二:

(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也”。
﹣﹣《元史•地理志》
(3)从材料二中,你获取的主要信息是什么?实现对其疆域的有效管辖实行了什么制度?图三与材料一中的图一、图二相比元政府把哪些地区首次置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
材料四:***曾评论说:康熙皇帝头一个伟大的贡献是打下了今天我们国家所拥有的这块领土,我们今天继承的这块版图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时牢固地确定了的。
(4)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清朝康熙皇帝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抗击外国侵略而做出的努力。
(5)通过以上学习你有何感想?
2.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政党。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华。中国共产党利用该理论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和建设的巨大成就。但有时也脱离了实际,在革命和建设道路上走了些弯路。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战争年代,在惨痛的失败中,中国共产党终于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1)请问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指的什么?这条革命道路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二 在中央革命根据地,中共临时中央放弃了红军反“围剿”胜利的经验,盲目崇拜外国军事理论,不顾敌我力量对比悬殊,提出“御敌于国门之外”“不放弃根据地一寸土地”等口号,命令红军主力同数倍于己的敌人硬拼,打阵地战、消耗战,结果遭受重大损失。1934年10月,红军被迫撤出中英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2)材料中所说的红军遭受重大损失指的是什么?材料中提到的战略转移在中国革命史上称为什么?
材料三 一九五八年,党的八大二次会议通过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及其基本点,其正确的一面是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其缺点是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3)材料中提到我党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犯了什么错误?
材料四 在1978年11月召开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他提出改革经济体制的任务,语重心长地告诫全党:“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邓小平这篇讲话是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实际上成为随后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走上了一条什么道路?从而形成的新理论是什么?
(5)通过以上学习你有何感想?
战争年代,在惨痛的失败中,中国共产党终于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1)请问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指的什么?这条革命道路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二 在中央革命根据地,中共临时中央放弃了红军反“围剿”胜利的经验,盲目崇拜外国军事理论,不顾敌我力量对比悬殊,提出“御敌于国门之外”“不放弃根据地一寸土地”等口号,命令红军主力同数倍于己的敌人硬拼,打阵地战、消耗战,结果遭受重大损失。1934年10月,红军被迫撤出中英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2)材料中所说的红军遭受重大损失指的是什么?材料中提到的战略转移在中国革命史上称为什么?
材料三 一九五八年,党的八大二次会议通过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及其基本点,其正确的一面是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其缺点是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3)材料中提到我党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犯了什么错误?
材料四 在1978年11月召开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他提出改革经济体制的任务,语重心长地告诫全党:“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邓小平这篇讲话是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实际上成为随后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走上了一条什么道路?从而形成的新理论是什么?
(5)通过以上学习你有何感想?
3.
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史上都有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和相关的历史人物出现,但他们在历史上产生的影响却大不相同。根据所提供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图一、与图二所反应的事分别发生在哪个国家的什么事件中?图片中的人物为何被处死?
材料二

(2)简述以上三位的主要事迹。他们为何受到本国甚至全世界人民的爱戴?
(3)通过以上学习你有何感想?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图一、与图二所反应的事分别发生在哪个国家的什么事件中?图片中的人物为何被处死?
材料二

(2)简述以上三位的主要事迹。他们为何受到本国甚至全世界人民的爱戴?
(3)通过以上学习你有何感想?
4.
“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题,但纵观历史各民族各国之间,由于各种错综复杂的因素,战争的硝烟始终难以平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图一中两大集团的出现,酿成的战争被称为什么?在这场战争中进行最激烈、最残酷的战役是什么?
材料二

(2)轴心国的侵略野心最终带来了什么后果?当时的大国美国与苏联是否幸免于难,请举例说明。当时这两个国家是怎么面对的,并取得了什么效果?
(3)图三中北约与华约集团它们之间展开的这场战争历史上称为什么?你认为这会对世界产生什么影响?
(4)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但我们的周边并不太平,日本、菲律宾、越南是我们的邻居,却无故争夺我们的领海主权,韩国也是我们的近邻,最近与美国合作在朝鲜半岛安装针对我中国的“萨德”反导系统。通过以上学习,你想对这些国家说些什么?
材料一

(1)图一中两大集团的出现,酿成的战争被称为什么?在这场战争中进行最激烈、最残酷的战役是什么?
材料二

(2)轴心国的侵略野心最终带来了什么后果?当时的大国美国与苏联是否幸免于难,请举例说明。当时这两个国家是怎么面对的,并取得了什么效果?
(3)图三中北约与华约集团它们之间展开的这场战争历史上称为什么?你认为这会对世界产生什么影响?
(4)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但我们的周边并不太平,日本、菲律宾、越南是我们的邻居,却无故争夺我们的领海主权,韩国也是我们的近邻,最近与美国合作在朝鲜半岛安装针对我中国的“萨德”反导系统。通过以上学习,你想对这些国家说些什么?
2.选择题- (共18题)
6.
马克思说:“封建国家可以指挥千千万万人的手臂去为集权国家修建与集权政治关系相匹配的社会物质实体。”能证明马克思此话正确的是( )
①焚书坑儒
②故宫
③明长城
④清文字狱
①焚书坑儒
②故宫
③明长城
④清文字狱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③④ |
7.
19世纪上半期世界资本主义迅猛发展,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产品和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下列侵华战争有英国参加的有(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8.
“他的伟大不只在领导中国人民促使社会向一个崭新的时代跃进,还在于在消灭帝制、缔造共和后仍为建设一个独立强盛、自由平等的中国而奋斗不息。”材料评价的人物是
A.洪秀全 | B.孙中山 | C.康有为 | D.*** |
9.
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是近代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政党。纵观历史他们之间有过你死我活的斗争,在中华民族危难之际也有过团结协作、并肩战斗的兄弟般的友谊。下列历史事件能体现国共合作的是( )
①孙中山建立黄埔军校 ②彭德怀元帅指挥百团大战 ③叶挺率独立团作为北伐军先锋队
④红军长征 ⑤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①孙中山建立黄埔军校 ②彭德怀元帅指挥百团大战 ③叶挺率独立团作为北伐军先锋队
④红军长征 ⑤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②③⑤ | D.③④⑤ |
10.
照片记录着历史时刻,反映着历史事件。解读历史照片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对下面照片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的意义描述正确的是( )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
A.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
B.成为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
C.洗雪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
D.宣告了延续22年的国民党政权的垮台 |
12.
下图国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为新中国诞生面作。画面再现了新中国成立时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喜悦和对新生活的向往,生动地表达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含义是


A.中国人民推翻了封建帝制,实现了民主共和 |
B.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获得了民族解放 |
C.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
D.中国解决了温饱问题,整体上进入小康社会 |
13.
某班同学举办“新中国68年发展成就展”,拟分“艰苦创业”“曲折发展”“改革开放”“世纪跨越”四个篇章。应选入“艰苦创业”篇的是( )
①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 ②凤阳小岗分田到户 ③一五计划 ④三大改造
①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 ②凤阳小岗分田到户 ③一五计划 ④三大改造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14.
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我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胜利的掌握了核技术,打破西方大国的核垄断,在这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是 ( )
A.王进喜 | B.焦裕禄 | C.袁隆平 | D.邓稼先 |
15.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政府为打破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遏制,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条件,开展了积极的外交活动。下列事件符合题意的是( )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外交方针
③中美建交
④重返联合国
⑤香港、澳门回归。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外交方针
③中美建交
④重返联合国
⑤香港、澳门回归。
A.①②③④⑤ | B.①② | C.③④ | D.③④⑤ |
16.
14——17世纪,许多艺术家、科学家和思想家发掘和继承古希腊、罗马文化传统,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表现了人类不断追求进步的本性,一时成为风潮和时尚,于是在西欧兴起了( )
A.文艺复兴运动 | B.开辟新航路运动 | C.工业革命 | D.启蒙运动 |
17.
下列油画所能反映的历史事实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和法国大革命爆发 |
B.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和法国大革命爆发 |
C.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和巴黎公社成立 |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和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
18.
19世纪60—7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相继出现了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内战和日本明治维新等重大历史事件。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得以迅速扩展。出现这种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 | B.启蒙运动的影响 |
C.工业革命的影响 | D.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
19.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使命,勾画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的新社会蓝图,从而为人类开辟了一个为建立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的新时代。阅读这部著作不可能了解到的是( )
①阶级和阶级斗争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巨大作用 ②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③ 巴黎公社失败的教训 ④马克思对美国内战的论述
①阶级和阶级斗争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巨大作用 ②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③ 巴黎公社失败的教训 ④马克思对美国内战的论述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8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