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广开言路是重才用才的重要途径。魏征任谏议大夫后,他对唐太宗经常提出切中时弊的建议和批评,其中许多意见还很尖锐激烈。魏征死时,唐太宗痛哭流涕地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联常宝此三镜,以防己过。魏征死后,遂亡一镜矣!”
材料二 “省”的本意为宫禁,引伸为中枢机要、行政机构的名称,因此行省起初是指临时性的中央派出机构,取代表中央行使权力之意。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行省很快转化成了固定、常设的地方大行政区。
材料三 明太祖朱元璋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和制度影响深远,具有一定的进步作用,并奠定了明朝200多年的统治基础。但他将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发展到空前程度,以及由此对社会经济产生的阻碍作用,也反映出中国封建社会转入后期的历史特色。
(1)材料一中的故事反映了唐太宗施行了什么政策?在他统治时期唐朝出现了什么局面?
(2)元朝从哪个皇帝开始在地方设置“行省”?当时在中央设置了什么机构?当时台湾的名称叫什么?
(3)为加强君主权力,明太祖在地方机构上作了怎样的变革?他授权设置的特务机构叫什么?
材料一 广开言路是重才用才的重要途径。魏征任谏议大夫后,他对唐太宗经常提出切中时弊的建议和批评,其中许多意见还很尖锐激烈。魏征死时,唐太宗痛哭流涕地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联常宝此三镜,以防己过。魏征死后,遂亡一镜矣!”
材料二 “省”的本意为宫禁,引伸为中枢机要、行政机构的名称,因此行省起初是指临时性的中央派出机构,取代表中央行使权力之意。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行省很快转化成了固定、常设的地方大行政区。
材料三 明太祖朱元璋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和制度影响深远,具有一定的进步作用,并奠定了明朝200多年的统治基础。但他将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发展到空前程度,以及由此对社会经济产生的阻碍作用,也反映出中国封建社会转入后期的历史特色。
(1)材料一中的故事反映了唐太宗施行了什么政策?在他统治时期唐朝出现了什么局面?
(2)元朝从哪个皇帝开始在地方设置“行省”?当时在中央设置了什么机构?当时台湾的名称叫什么?
(3)为加强君主权力,明太祖在地方机构上作了怎样的变革?他授权设置的特务机构叫什么?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却变为新教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说变为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创新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重要的推动力。”
——马克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分别代表了我国古代的哪三大发明?
图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些中国古代发明经哪里传到欧洲?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这三大发明有何重大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科学技术的认识。
材料一

材料二 “……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却变为新教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说变为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创新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重要的推动力。”
——马克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分别代表了我国古代的哪三大发明?
图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些中国古代发明经哪里传到欧洲?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这三大发明有何重大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科学技术的认识。
2.选择题- (共13题)
9.
“蓝蓝的天空,清淌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蒙古族歌手腾格尔的这首经典名曲《天堂》我们经常吟唱。在我国历史上,蒙古族曾经建立了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大元王朝,其建立者是( )
A. 成吉思汗 B. 忽必烈 C. 完颜阿骨打 D. 耶律阿保机
A. 成吉思汗 B. 忽必烈 C. 完颜阿骨打 D. 耶律阿保机
13.
某人参加了东南亚观光旅行团惊奇发现,印度尼西亚的爪哇有三宝垅,泰国有三宝港,马来西亚的马六甲有三宝城。为了探究“三宝”为地名的来源,她查阅资料发现,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历史上
A.高僧鉴真出使日本 |
B.戚继光抗击倭寇 |
C.华侨对南洋的开发 |
D.郑和下西洋的壮举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