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5题)
2.综合题- (共4题)
6.
它们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观察下列各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材料一中的图一为哪个朝代开凿的?图二中新开的两段运河分别是什么?
(2)图二与图一相比有哪些变化?
(3)材料二中图三秦朝长城,图四明朝长城分别是为防御什么而建?图四明长城的东、西起止点分别在哪里?
(4)简要谈谈你对长城的看法?
材料一:



材料二:

(1)材料一中的图一为哪个朝代开凿的?图二中新开的两段运河分别是什么?
(2)图二与图一相比有哪些变化?
(3)材料二中图三秦朝长城,图四明朝长城分别是为防御什么而建?图四明长城的东、西起止点分别在哪里?
(4)简要谈谈你对长城的看法?
7.
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都注重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和地方管理等措施来巩固统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材料一中的图示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开创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的设立源于材料二中哪个朝代首创的何种制度?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三反映的中央机构设置有何变化?
(3)根据三幅图,说明中国古代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发展变化?
(4)如何认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利与弊?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材料一中的图示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开创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的设立源于材料二中哪个朝代首创的何种制度?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三反映的中央机构设置有何变化?
(3)根据三幅图,说明中国古代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发展变化?
(4)如何认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利与弊?
8.
它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它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又较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它又遏制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材料二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
——(明末清初)顾炎武《日知录·拟题》
(1)材料一中两句诗描述了作者的兴奋与感叹,它与我国古代哪一制度的推行直接有关?
(2)材料二中的“焚书”和“咸阳之郊所坑者”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3)你认为顾炎武对八股取士的抨击是否正确?为什么
材料一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材料二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
——(明末清初)顾炎武《日知录·拟题》
(1)材料一中两句诗描述了作者的兴奋与感叹,它与我国古代哪一制度的推行直接有关?
(2)材料二中的“焚书”和“咸阳之郊所坑者”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3)你认为顾炎武对八股取士的抨击是否正确?为什么
9.
明朝中后期,中国封建制度开始走向衰落,然而在这一时期中国在传统科学领域出现了几部总结性的科技巨著,在世界科技史上仍有其极其重要的地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常年跋涉在外采集药物,搜集民间药方,常常是………………他查阅了800多种书籍,花了近30年时间,终于写成了这部不朽的药物学巨著。
材料二 该书共3卷18篇,全书文学简洁,内容涉及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等30个生产部门的技术和经验,书中还配有123幅生动插图,把农业和手工业生产过程清楚地展现出来这部书17世纪末传到日本,20世纪时作为著名的科学经典著作被介绍到很多国家。
材料三 全书共60卷,50多万字,分农本、田制、水利……等12类,基本囊括了古代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还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方法……
(1)材料一中的“他”是谁?他写成的“不朽的药物学巨著”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该书”指的是哪一本书?其作者是谁?这本书被外国人称为什么?
(3)材料三描述专著的作者是谁?为何专著?
(4)古代科学家的成功人生对你有什么启示?
(5)以上的三本书,有一部成书于江西省分宜县,作为生活在新余的你,请结合巨著为家乡的旅游业编写一句广告语。
材料一 他常年跋涉在外采集药物,搜集民间药方,常常是………………他查阅了800多种书籍,花了近30年时间,终于写成了这部不朽的药物学巨著。
材料二 该书共3卷18篇,全书文学简洁,内容涉及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等30个生产部门的技术和经验,书中还配有123幅生动插图,把农业和手工业生产过程清楚地展现出来这部书17世纪末传到日本,20世纪时作为著名的科学经典著作被介绍到很多国家。
材料三 全书共60卷,50多万字,分农本、田制、水利……等12类,基本囊括了古代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还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方法……
(1)材料一中的“他”是谁?他写成的“不朽的药物学巨著”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该书”指的是哪一本书?其作者是谁?这本书被外国人称为什么?
(3)材料三描述专著的作者是谁?为何专著?
(4)古代科学家的成功人生对你有什么启示?
(5)以上的三本书,有一部成书于江西省分宜县,作为生活在新余的你,请结合巨著为家乡的旅游业编写一句广告语。
3.选择题- (共23题)
11.
统一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主流,我国历史上有许多朝代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下列统一全国的朝代人物和时间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朝—嬴政,前221年 | B.隋朝—杨坚,589年 |
C.宋朝—赵匡胤,979年 | D.元朝—忽必烈,1279年 |
16.
成吉思汗被美国《华盛顿邮报》评选为“千年风云第一人”。下列内容与他有关的( )
①统一了蒙古各部; ②建立蒙古政权; ③创制了蒙古文字; ④灭亡南宋。
①统一了蒙古各部; ②建立蒙古政权; ③创制了蒙古文字; ④灭亡南宋。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21.
小林看到一位人物的传记中写道:“他是北宋杰出的词人,扩展了词的内容,着重表达豪放的思想感情,对后世影响很大,同时他还是著名的散文家及书法家......”文中的“他”是( )
A.柳永 | B.苏轼 | C.李清照 | D.辛弃疾 |
25.
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对某世界文化遗产评价说:“她是中国五个多世纪以来的最高权力中心,她以园林景观和.....9000多个房间的庞大建筑群,成为明清时代中国文明无价的历史见证”,该世界文化遗产指的是( )
A.都江堰 | B.颐和园 | C.长城 | D.故宫 |
27.
“杀牛羊,备酒浆,开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描述的是老百姓对“闯王”的欢迎、支持,明朝百姓要“开了城门迎闯王”的原因是( )
①提出了“均田免粮”和“平买平卖”的口号;
②打开官府的粮仓金库,放粮发钱,救济饥民;
③与吴三桂在山海关交战;
④“闯王”参加了高迎祥的起义军。
①提出了“均田免粮”和“平买平卖”的口号;
②打开官府的粮仓金库,放粮发钱,救济饥民;
③与吴三桂在山海关交战;
④“闯王”参加了高迎祥的起义军。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5道)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