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黄河流域曾是古代中国政治、经济中心,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过程,我国南北经济的发展促成了宋代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请回答问题。
(1)“苏湖熟,天下足”或“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形象地反映了太湖流域和长江下游的农业生产在全国所占的重要地位。太湖流域和长江下游的农业生产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什么时期?
(2)宋朝采取奖励通商的政策,促使商业的繁荣超过了以往的任何朝代。宋代最大的商业城市是哪里?为了便于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宋代在主要港口专门设立了什么机构?随着商贸的繁荣发展,北宋时期,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种纸币的名称叫什么?
(3)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娱乐生活丰富多彩。当时出现的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什么?形成于宋代的主要戏曲表演形式是什么?
(4)宋代的市民文化娱乐生活丰富多彩与经济的繁荣和城市的发展有什么联系?
(1)“苏湖熟,天下足”或“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形象地反映了太湖流域和长江下游的农业生产在全国所占的重要地位。太湖流域和长江下游的农业生产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什么时期?
(2)宋朝采取奖励通商的政策,促使商业的繁荣超过了以往的任何朝代。宋代最大的商业城市是哪里?为了便于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宋代在主要港口专门设立了什么机构?随着商贸的繁荣发展,北宋时期,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种纸币的名称叫什么?
(3)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娱乐生活丰富多彩。当时出现的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什么?形成于宋代的主要戏曲表演形式是什么?
(4)宋代的市民文化娱乐生活丰富多彩与经济的繁荣和城市的发展有什么联系?
2.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一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过去的
——孙中山
材料二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们从大门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意思是天下有才之士都被我收罗了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末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前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本兵者曰“枢密院”,主弹纠者曰“御史台”。
——《元文类》卷40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从我们中国过去的”的考试制度指的什么制度?该制度开创于哪一朝代?该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分析唐太宗为什么会发出“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的感慨?“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的历史现象对唐朝统治的巩固起到什么作用?
(3)根据材料三列举元朝在中央设置的行政机构。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从元世祖对制度创新的举措中得到的启示。
材料一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过去的
——孙中山
材料二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们从大门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意思是天下有才之士都被我收罗了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末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前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本兵者曰“枢密院”,主弹纠者曰“御史台”。
——《元文类》卷40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从我们中国过去的”的考试制度指的什么制度?该制度开创于哪一朝代?该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分析唐太宗为什么会发出“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的感慨?“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的历史现象对唐朝统治的巩固起到什么作用?
(3)根据材料三列举元朝在中央设置的行政机构。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从元世祖对制度创新的举措中得到的启示。
3.
结合所学内容并回答问题。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但又具有坚决反抗外敌入侵的传统。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温家宝指出,历史告诉我们,中日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俱损。中日友好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发展中日友好合作关系对两国、对亚洲、对世界都具有重要意义。
——摘自新浪网·新华社北京(2009年)11月11日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日本遣唐使来华主要通过什么途径到达中国?
他们到中国的目的是什么?这些遣唐使回国后,为日本的发展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鉴真东渡的目的地是哪里?他的东渡有什么历史意义?他具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倭寇”是在什么时候骚扰我国沿海地区?当时在我国东南沿海领导人民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是谁?他取得的主要功绩是什么?
(4)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面对曾经一度深受中国文化影响,而后多次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伤害的日本,我们今天应该怎样对待?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但又具有坚决反抗外敌入侵的传统。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温家宝指出,历史告诉我们,中日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俱损。中日友好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发展中日友好合作关系对两国、对亚洲、对世界都具有重要意义。
——摘自新浪网·新华社北京(2009年)11月11日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日本遣唐使来华主要通过什么途径到达中国?
他们到中国的目的是什么?这些遣唐使回国后,为日本的发展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鉴真东渡的目的地是哪里?他的东渡有什么历史意义?他具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倭寇”是在什么时候骚扰我国沿海地区?当时在我国东南沿海领导人民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是谁?他取得的主要功绩是什么?
(4)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面对曾经一度深受中国文化影响,而后多次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伤害的日本,我们今天应该怎样对待?
2.选择题- (共11题)
12.
《明太祖实录》记载: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于重刑”。明太祖立下这条“祖训”的目的是( )
A.加强君权,巩固统治 | B.废丞相,设三司 |
C.设置三省六部制 | D.创立殿试制度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