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唐朝周边地区,生活着许多民族,有的民族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唐初,太宗 派大军袭击东突厥,在当地设置都督府进行管理。对于吐蕃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 蕃赞普。南诏建国后,与唐朝有过摩擦和战争,后来双方在点苍山会盟,南诏归附唐朝,接 受唐朝的册封。
材料二 两宋时期,北方的契丹、党项、女真等少数民族先后发展壮大起来,分别建立 了自己的政权,他们不断学习中原先进文化,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两宋政权与这些政权多次兵戎相见,后采取议和的措施,形成了相对和平的对峙局面。
材料三 清朝晚期,沙皇俄国唆使、支持准噶尔部噶尔丹发动分裂国家的叛乱,清朝通过军事行动平定叛乱。在西藏地区,通过册封喇嘛教首领“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和确立“金瓶掣签”制等措施,对西藏进行管辖。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唐朝对周边民族采取的主要政策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两宋政权对周边民族政权的措施与唐朝的主要不同之处是什么?(用材料中的原文回答)
(3)根据材料三,指出清朝处理民族关系面临的国际环境与唐、两宋有何不同。
(4)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民族融合有哪两种基本方式。你有什么认识。
材料一 在唐朝周边地区,生活着许多民族,有的民族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唐初,太宗 派大军袭击东突厥,在当地设置都督府进行管理。对于吐蕃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 蕃赞普。南诏建国后,与唐朝有过摩擦和战争,后来双方在点苍山会盟,南诏归附唐朝,接 受唐朝的册封。
材料二 两宋时期,北方的契丹、党项、女真等少数民族先后发展壮大起来,分别建立 了自己的政权,他们不断学习中原先进文化,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两宋政权与这些政权多次兵戎相见,后采取议和的措施,形成了相对和平的对峙局面。
材料三 清朝晚期,沙皇俄国唆使、支持准噶尔部噶尔丹发动分裂国家的叛乱,清朝通过军事行动平定叛乱。在西藏地区,通过册封喇嘛教首领“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和确立“金瓶掣签”制等措施,对西藏进行管辖。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唐朝对周边民族采取的主要政策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两宋政权对周边民族政权的措施与唐朝的主要不同之处是什么?(用材料中的原文回答)
(3)根据材料三,指出清朝处理民族关系面临的国际环境与唐、两宋有何不同。
(4)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民族融合有哪两种基本方式。你有什么认识。
2.
两汉至唐代,中国的对外交通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入宋以后,特别是南宋,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了。元代又开创了对外交通的新局面,达到了“古代中西交通史之极”的地步。明初,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其中最为壮观、影响最大的,要数15世纪初的郑和下西洋。
—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
依据材料,宋朝以后,中国的对外交通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变化的原因。
—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
依据材料,宋朝以后,中国的对外交通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变化的原因。
3.
(题文)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的变化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目者,沿唐柬之旧,而稍变其试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
材料二 清朝乾隆帝时,朝臣胡中藻的诗句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帝看了竞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
材料三 17世纪是中英两国发展的分水岭。英国选择了民主,而中国选择了专制;英国选择了海洋,而中国选择了陆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明朝科举考试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弊端。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现象?材料一、二体现了统治者怎样的意图?
(3)你如何理解材料三中“中国选择了陆地”?这些选择对中国的发展带来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材料一 “科目者,沿唐柬之旧,而稍变其试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
材料二 清朝乾隆帝时,朝臣胡中藻的诗句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帝看了竞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
材料三 17世纪是中英两国发展的分水岭。英国选择了民主,而中国选择了专制;英国选择了海洋,而中国选择了陆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明朝科举考试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弊端。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现象?材料一、二体现了统治者怎样的意图?
(3)你如何理解材料三中“中国选择了陆地”?这些选择对中国的发展带来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2.选择题- (共7题)
4.
宋元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其历史发展的主流是( )
A.社会动荡不安与民族仇杀混乱 | B.政权分裂与社会倒退 |
C.少数民族掌握中原政权与国家走向分裂 | D.经济中心南移与民族关系发展 |
5.
元朝开始实行行省制。行省辖区不仅地域辽阔,且省界犬牙交错,使其无山川险阻可依。从其布局特点可以判断元统治者的用意主要在于 ( )
A.防范地方割据以巩固中央集权 | B.促进各地区间的平衡发展 |
C.南北纵向分区有利于民族融合 | D.便于中央派遣官员到达各地控制地方 |
6.
从唐、宋、元到明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分别由诗、词转变到曲再到小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由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这一变化过程适应了
A.统治阶级文化生活的需要 |
B.不断壮大的市民阶层文化生活需要 |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需要 |
D.儒家思想正统地位逐步提高的需要 |
8.
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始终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下列历史事件中能够体现这一主题的是( )
①赤壁大战②文成公主入藏③郑成功收复台湾
④清设驻藏大臣 ⑤1684年清设台湾府巩固了东南海防。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④⑤
①赤壁大战②文成公主入藏③郑成功收复台湾
④清设驻藏大臣 ⑤1684年清设台湾府巩固了东南海防。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④⑤
9.
(题文)“看我抓一把中药服下一贴骄傲”“让我来调个偏方专治你媚外的内伤”。这是周杰伦弹唱的中国风系列歌曲《本草纲目》中的歌词。下列对于《本草纲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
B.是明朝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所著 |
C.是我国明清时期科技成就的典型代表 |
D.堪称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