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84792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7

1.综合题(共2题)

1.
外交是国家实力的象征,也是国家胸怀的体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位唐朝名僧受日本僧人聘请,率弟子、工匠等,前后5次东渡,均告失败。第六次东渡终于成功。他到达日本后,受到日本天皇和人民的热烈欢迎,政府为他在平城京都建了一座名为“唐招提寺”的寺院,供其讲经传道。他在日本除了传播佛教外,还将盛唐的医药知识、建筑艺术、书法绘画等介绍到日本。
材料二 明朝时,为了扩大政治影响,加强与海外的联系,明成祖派出船队远航。船队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他人一分财富。
材料三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不急之物(珍玩贵器这些不紧要的东西),悉听而归。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这位名僧是谁?试据材料概括他在日本受到尊崇的原因。
(2)材料二中这位率船队远航的杰出人物是谁?试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该船队与海外各国交往的特点。
(3)材料三是哪位民族英雄对盘踞在台湾的荷兰殖民者发出的通牒?结合以前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我”确认台湾是中国的土地?
(4)对比上述材料,说说自唐朝到明清,我国的对外交往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2.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民族问题关系重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一般来说,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种是中原政权覆灭,各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基本上会出现混乱局面。但在混乱中,各民族却相互融合。第二种是边疆民族的强大导致与中原王朝势均力敌,于是各民族政权之间呈现相互并立之势,形成割据分裂局面。但在割据中却有不少交往,有统一的愿望、因素和趋势。第三种是统一的中原王朝非常强大,各边疆民族以中原民族和地区以中心相互交往,直至融入中原民族,呈现统一局面下的民族大融合状况。
——刘宗绪主编《历史新知识创新能力培养》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请写出图1、图2方框中A、B所表示王朝的名称。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图1中A政权属于“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发展模式”的哪一种模式? A政权实行了怎样的民族政策?试举A政权在处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关系的史实一例。
(3)试举两例说明B政权时期是怎样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西北边疆的?
(4)B政权时期最早在台湾设置的管辖机构是什么?
(5)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我国今天应怎样处理民族关系?

2.选择题(共15题)

3.
下列关于宋代“重文轻武”政策的说法错误的是()
A.目的是防止武将专横跋扈,但轻视军队
B.文臣统兵,军队战斗力削弱
C.使宋代读书风气浓厚,社会文化素养提高,有利于社会的安定
D.造就了宋代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4.
下列四幅反映两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的示意图,不正确的一幅是( )
A.B.
C.D.
5.
在宗法观念盛行的封建社会,姓氏也有贵贱之分。“赵”姓并不是中国最大的姓氏,但在《百家姓》中却排序第一,由此可推断出该作品可能出现在(  )
A. 西周     B. 汉 C. 唐朝 D. 北宋
6.
下列表格中的③④分别是哪两个朝代?   ( )
A.辽、南宋B.蒙古、明C.唐、南宋D.南宋、明
7.
在我国封建长河中,有一个王朝在农业上大力推广占城稻,在手工业方面,造船业居当时世界之首。该王朝最有可能是(  )
A.唐朝B.元朝C.宋朝D.明朝
8.
南宋时期,阿拉伯、东南亚、印度等十几个国家的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宋朝政府给他们办理手续的机构是(  )。
A.市舶司B.澎湖巡检司C.宣政院D.广州十三行
9.
《水浒传》中有这样的情节:鲁智深曾逛到东京某个地方,这里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等。他到的这地方应该是当时的(  )
A.专营商业的“市”B.食客盈门的酒楼
C.娱乐兼营商业的“瓦子”D.好汉比武的擂台
10.
弗兰西斯·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上,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培根所说的“三种东西”不包含(  )
A.指南针B.造船技术C.印刷术D.火药
11.
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10周年,某旅行社组织游客沿郑和下西洋的航线航行及旅游。那么他们最远应该到达(  )
A.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B.红海和地中海一带
C.非洲东海岸和地中海沿岸D.地中海和欧洲一带
12.
17、18世纪,当欧洲上空的“理性之光”将人们引向光明时,东方的中国人正逐步被禁锢于“思想的牢笼”。“思想的牢笼”指的是(  )
A.科举考试B.兴办学校C.八股取士D.闭关锁国
13.
下列不属于清朝政府加强对西藏地区管辖措施的是(  )
A.顺治帝册封“达赖喇嘛”B.设立安西都护府管辖行政军事
C.康熙帝册封“班禅额尔德尼”D.设置驻藏大臣共同管理
14.
中国对南海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这至少可从清朝的疆域版图中得到证明。因为在清初,其疆域的南端就达到了(  )
A.海南岛B.南海诸岛C.台湾岛D.钓鱼岛
15.
明清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其历史发展的主流是(  )
A.封建社会的繁荣开放B.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C.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关系发展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16.
下列与明朝的灭亡无关的是(  )
A.政治腐败、朝政混乱B.国家财政危机、朝廷加派苛捐杂税
C.李自成起义、攻陷北京D.吴三桂降清、引清军入关
17.
下列人物和作品搭配不正确的是(  )
A.汤显祖--《牡丹亭》B.罗贯中--《水浒传》
C.宋应星--《天工开物》D.徐光启--《农政全书》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