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从古至今,不同历史时期为了实现和巩固国家统一,都采取过积极有力的措施。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秦汉以后)即使是在分裂割据的年代里,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
——《“大一统”之梦》
材料二
在清朝辽阔的疆土上,生活着汉、满、蒙、回、藏等五十多个民族。清朝在边疆地区,分设机构,进行有效的管辖。清朝的统一,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材料三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不急之物,悉听而归。”
──郑成功
材料四
是社会主义吞掉台湾,是台湾宣扬的“三民主义”吞掉大陆?谁也不好吞掉谁,如果不能和平解决,只有用武力解决,这对双方都是不利的。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
——邓小平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说秦汉时期的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护“大一统”,在思想上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清朝为了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分别设置了什么行政机构管辖西藏、新疆地区?
(3)历史上台湾经历了和大陆的三次分离。材料三中的“贵国”就是第一次侵犯者荷兰;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图表。

(4)根据材料四,解决台湾问题邓小平提出的方法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当前阻碍台湾与大陆统一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材料一
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秦汉以后)即使是在分裂割据的年代里,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
——《“大一统”之梦》
材料二
在清朝辽阔的疆土上,生活着汉、满、蒙、回、藏等五十多个民族。清朝在边疆地区,分设机构,进行有效的管辖。清朝的统一,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材料三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不急之物,悉听而归。”
──郑成功
材料四
是社会主义吞掉台湾,是台湾宣扬的“三民主义”吞掉大陆?谁也不好吞掉谁,如果不能和平解决,只有用武力解决,这对双方都是不利的。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
——邓小平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说秦汉时期的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护“大一统”,在思想上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清朝为了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分别设置了什么行政机构管辖西藏、新疆地区?
(3)历史上台湾经历了和大陆的三次分离。材料三中的“贵国”就是第一次侵犯者荷兰;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图表。

(4)根据材料四,解决台湾问题邓小平提出的方法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当前阻碍台湾与大陆统一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
弘扬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现实要求,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民主】
材料一
孙中山先生说:“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缺,故要社会革命。”
(1)根据材料概括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对我国近代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爱国】
材料二
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等口号,发表宣言,揭露帝国主义的强盗行为,举行示威游行,火烧曹宅……6月5日,为支援学生的爱国行为,上海工人首先举行罢工。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五四爱国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归纳五四精神。
【富强】
材料三
“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复兴之路》解说词
(3)请写出“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的总设计师是谁?20世纪的最后20年,他领导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之路进行过哪些探索?
(4)作为一名中学生,在生活学习中你打算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民主】
材料一
孙中山先生说:“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缺,故要社会革命。”
(1)根据材料概括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对我国近代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爱国】
材料二
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等口号,发表宣言,揭露帝国主义的强盗行为,举行示威游行,火烧曹宅……6月5日,为支援学生的爱国行为,上海工人首先举行罢工。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五四爱国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归纳五四精神。
【富强】
材料三
“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复兴之路》解说词
(3)请写出“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的总设计师是谁?20世纪的最后20年,他领导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之路进行过哪些探索?
(4)作为一名中学生,在生活学习中你打算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
近年来,亚太地区在整个国际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断上升,也吸引美国的战略重心逐渐向亚太地区转移,而同处亚太地区的中日两国曾经是友好睦邻,但近代以来却矛盾、冲突不断……亚太地区的大国关系直接影响着该地区的稳定、发展,也影响着世界的和平、安全和发展。仔细阅读材料,探究以下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2015年11月18日至19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本次APEC会议主题为“打造包容性经济,建设更美好世界”,具体议题包括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可持续增长等。与会各国领导人一致表示要为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发展和共同繁荣作出努力。
(1)图一会议是美国主导的,在这次会议上针对中国问题签署了哪一文件?有何影响。
(2)图二日本偷袭珍珠港在二战进程中有何重要影响?图一和图二有何内在联系?
(3)图三反映的是什么重要历史事件?图四反映了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材料二反映的当今世界两大主题是什么?为实现“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在该地区影响力最大的中、美、日三国该怎么做?(各说一点即可)。
材料一

材料二 2015年11月18日至19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本次APEC会议主题为“打造包容性经济,建设更美好世界”,具体议题包括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可持续增长等。与会各国领导人一致表示要为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发展和共同繁荣作出努力。
(1)图一会议是美国主导的,在这次会议上针对中国问题签署了哪一文件?有何影响。
(2)图二日本偷袭珍珠港在二战进程中有何重要影响?图一和图二有何内在联系?
(3)图三反映的是什么重要历史事件?图四反映了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材料二反映的当今世界两大主题是什么?为实现“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在该地区影响力最大的中、美、日三国该怎么做?(各说一点即可)。
4.
成为世界性大国的道路布满艰辛。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读了15世纪以来世界大国崛起的历史。请阅读下列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机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材料二
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
材料三
政府首先剥夺了藩主对土地和人民的领有权。后来又“废藩置县”,把全国划分为3府72县,知事由中央任免。这就结束了日本封建割据的状态。
材料四
1894年,美国的工业总产值跃居各大国之首,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这一年,距离这个新国家的诞生仅仅118年,距离这片新大陆被发现也才400年。400年来,它从欧洲汲取营养,发展自己;118年来,它创造了自己的发展模式。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出对英国崛起最具影响的两件大事。
(2)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反映的是那两次改革?这两次改革有什么相同之处?
(3)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你认为促使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程,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我国可以从这些大国崛起中获得什么重要启示?
材料一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机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材料二
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
材料三
政府首先剥夺了藩主对土地和人民的领有权。后来又“废藩置县”,把全国划分为3府72县,知事由中央任免。这就结束了日本封建割据的状态。
材料四
1894年,美国的工业总产值跃居各大国之首,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这一年,距离这个新国家的诞生仅仅118年,距离这片新大陆被发现也才400年。400年来,它从欧洲汲取营养,发展自己;118年来,它创造了自己的发展模式。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出对英国崛起最具影响的两件大事。
(2)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反映的是那两次改革?这两次改革有什么相同之处?
(3)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你认为促使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程,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我国可以从这些大国崛起中获得什么重要启示?
2.选择题- (共17题)
5.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请问辽、宋、夏、金、元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
A.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B.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D.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A.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B.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D.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6.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国古代之所以能创造出灿烂的中华文明,与不断的制度创新分不开。下列制度创立于元朝的是
A.王位世袭制 |
B.郡县制 |
C.科举制 |
D.行省制 |
9.
“全国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1937年7月8日。这是中国共产党在下列哪个事件后发表的抗战宣言( )
——1937年7月8日。这是中国共产党在下列哪个事件后发表的抗战宣言( )
A.卢沟桥事变 | B.西安事变 | C.九一八事变 | D.八一三事变 |
14.
1955年中国派出以周恩来为首的代表团出席万隆会议,为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做出了巨大贡献。主要表现在( )
A.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 |
B.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
C.提出了改革开放总方针 |
D.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
15.
我国在国际上首先培育成“粙型杂交水稻”。这种杂交水稻每亩(1亩≈666.7平方米)能增产20%≈30%。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中国科学家是( )
A.袁隆平 | B.王进喜 | C.邓稼先 | D.焦裕禄 |
17.
英国人富勒在《西洋世界军事史》中说:“随着这一战,我们也就站在了西方世界的门坎上面,在这个世界之内,希腊人的智慧为后来的诸国,奠定了立国的基础.”文中“这一战”发生在公元前5世纪后期,它是东西两大古文明的碰撞,在世界古代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请你判断,“这一战”是
A.希波战争 |
B.布匿战争 |
C.罗马内战 |
D.十字军东征 |
18.
一位美国史学家描述道:“……乘船在悲惨的‘中段航程’中横渡大西洋。这些黑色‘货物’上了镣铐,锁在甲板上,没有卫生设备,他们忍受着可怕的待遇……”这里所说的“黑色‘货物’”,主要来自于
A.欧洲 |
B.非洲 |
C.南美洲 |
D.北美洲 |
19.
英军第一次使用了坦克……陆地的远程大炮、空中的飞机、海上的战舰展开了全面和立体的厮杀。这种场景最先发生在( )
A.拿破仑对外战争 | B.第一次世界大战 |
C.第二次世界大战 | D.科索沃战争 |
20.
英国学者安德鲁•波特说:“当英国人从陶醉中惊醒,猛然看见帝国上空的夕阳时,新的太阳已经在大西洋另一端的美洲大陆上升起。那将是世界大国命运的又一次兴衰消长。”引起“又一次兴衰消长”的主要原因是( )
A.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 |
B.经济危机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市场的争夺 |
C.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
D.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