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苏湖熟,天下足”“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材料三 两宋时期,中原军民英勇抗击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南侵,使南方地区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环境,南方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北方战乱使中原人口南迁,给南方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推动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南方地区大多日照充足,降水充沛,自然条件十分优越,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两宋时期江南经济发展概况》
(1)材料一的表格反映了西汉以来人口(户)数的变化,根据数据变化说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到哪个朝代最后完成?这时的经济重心已从北方的什么流域转移到南方的什么流域?
(2)材料二的谚语表明哪一地区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一

材料二 “苏湖熟,天下足”“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材料三 两宋时期,中原军民英勇抗击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南侵,使南方地区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环境,南方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北方战乱使中原人口南迁,给南方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推动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南方地区大多日照充足,降水充沛,自然条件十分优越,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两宋时期江南经济发展概况》
(1)材料一的表格反映了西汉以来人口(户)数的变化,根据数据变化说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到哪个朝代最后完成?这时的经济重心已从北方的什么流域转移到南方的什么流域?
(2)材料二的谚语表明哪一地区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哪些?
2.选择题- (共7题)
5.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首诗讽刺当权者苟安江南,不思收复失地。这个朝代的建立者是( )
A.赵普 B. 赵匡胤 C. 赵匡义 D. 赵构
A.赵普 B. 赵匡胤 C. 赵匡义 D. 赵构
6.
对“澶渊之盟”的认识有误的是( )
A.是北宋与西夏之间签订的和平协议 |
B.这个条约既反映了北宋统治者的软弱无能,但又在客观上促进了边境的相对稳定 |
C.它促进了民族的交往融合,体现了中华民族关系的发展 |
D.它的签订有利于人民的生产生活,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
3.填空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7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