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河源市正德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8472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8/14

1.选择题(共30题)

1.
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宋、辽、西夏、金有战有和。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的主要目的是()
A.解除了高级将领的兵权
B.让高级将领安度晚年
C.削夺武将的兵权
D.加强中央集权
3.
澶渊之盟使双方保持了100多年的和平交往,经济文化交流得到加强。历史上的“澶渊之盟”是哪两个政权之间的和议()
A.北宋和金
B.北宋和辽
C.南宋和金
D.北宋和西夏
4.
公元1127年,金灭北宋,史称()
A.澶渊之盟
B.靖康之变
C.安史之乱
D.绍兴和议
5.
(题文)宋代名将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中写道:“……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道词中所说的“胡虏”“匈奴”应该都是指当时的(   )
A.契丹族B.女真族C.党项族D.鲜卑族
6.
宋元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其历史发展的主流是(  )
A.繁荣与开放
B.政权分裂与社会倒退
C.统一国家的建立
D.经济重心南移和政权的分立
7.
历史典故“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等,其故事的主人是    (  )
A.赵匡胤B.忽必烈C.安禄山D.李世民
8.
宋朝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包括
①有效地清除了唐末以来武将专权的积弊
②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
③军队战斗力低下,官僚机构臃肿,财政负担沉重
④提高了办事效率,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收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9.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于()
A.北宋
B.南宋
C.唐朝
D.明朝
10.
两宋时期,农具和耕作技术都有了显著发展,宋代发明的新的农具有()
A.曲辕犁
B.筒车
C.秧马
D.水排
11.
如图,北宋前期,四川地区的商人购买货物时可能用的货币是
A.“交子”纸币
B.“会子”纸币
C.开元通宝
D.光绪通宝
12.
“瓦舍者,谓其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材料中说的瓦舍出现的主要功能是()
A.农业生产
B.对外贸易
C.娱乐休闲
D.管理商业
13.
中国历史上结束分裂走向统一的王朝有(  )
A.秦隋宋B.秦隋元C.宋元明D.唐宋元
14.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是(  )
A.秦朝B.隋朝C.元朝D.清朝
15.
1206年,铁木真被推举为大汗,史称成吉思汗,成吉思汗所属的民族是()
A.女真族
B.蒙古族
C.党项族
D.契丹族
16.
元朝建立,对中国后世影响深远的地方行政制度是()
A.郡县制
B.科举制
C.分封制
D.行省制
17.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下列哪一个民族是在元朝才形成的新民族()
A.汉族
B.满族
C.回族
D.藏族
18.
元朝时,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在元朝的政治体系中,掌管西藏地区的军民各项事务的中央机构部门是()
A.宣政院
B.枢密院
C.中书省
D.行中书省
19.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从其风格来看当属于()
A.婉约词
B.豪放词
C.唐诗
D.元杂剧
20.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对古人在哪一方面的活动有着重大的意义()
A.天文观测
B.天气预报
C.航海探索
D.对外战争
21.
北宋时期,发明活字印刷术的人是()
A.蔡伦
B.郑和
C.毕昇
D.张衡
22.
中国古代有许多伟大的发明,其中发明于唐朝的有()
①指南针②火药③印刷术④造纸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3.
元杂剧作家人才辈出,其中关汉卿的代表作品是()
A.《窦娥冤》
B.《西厢记》
C.《汉宫秋》
D.《西游记》
24.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族王朝,明朝的建立者是()
A.朱元璋
B.赵匡胤
C.李世民
D.忽必烈
25.
中国科举制度始创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到明朝时逐渐僵化,明朝科举制最突出的特点是()
A.八股取士
B.形式多样
C.诗词为主要内容
D.鼓励考生发表个人见解
26.
“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衙门,分理天下庶务(政务)。”历史上开始设“丞相”与废除丞相制度的皇帝分别是(  )
A.秦始皇、唐太宗
B.秦始皇、明太祖
C.隋炀帝、明太祖
D.隋炀帝、元世祖
27.
明朝下列机构属于特务机构的是()
①锦衣卫②东厂③西厂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①②③
28.
明朝时期,郑和七下西洋,最远到达(  )
A. 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B. 红海沿岸和非洲西海岸
C. 地中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D. 地中海沿岸和非洲西海岸
29.
明朝中后期,一个中国沿海的商人出海经商,最担心的是(  )
A.遭遇台风
B.官府压榨
C.资金困难
D.倭寇袭扰
30.
鉴真东渡、玄奘西行、郑和下西洋反映的共同的主题是(  )
A.祖国统一
B.反抗侵略
C.民族团结
D.中外交往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