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汉朝之后的1000年,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伟大的黄金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唐朝的对外开放】
材料一:唐代中国,是世界文化的重心,是世界历史演进的总动脉。融合域外文化的唐文化成了世界性文化,深为当时世界各国人民所向往。……他们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把唐文化传播四方,促进了中外文化大交流。
——摘自《中外文化交流史》(王介南)
(1)列举材料二中“他们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把唐文化传播四方”的史实各一例。
【宋代的繁荣都市】
材料二 “瓦舍”建在大城市中,内设茶楼、酒肆、赌场、商铺和各种演出的勾栏,所设勾栏,少的一二座,多的数十座,大的勾栏能容纳数千观众。勾栏在中小城市也有独立设置的。勾栏内终年有文艺表演,尽管以营利为目的,却能满足各阶层人士的不同爱好,当时有“勾栏不闲,终日团圆”的谚语。
(2)材料二中的“瓦舍”“勾栏”是一种什么场所?为什么会在宋代城市中产生?
【宋代的经济发展】
材料三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苏州)常(常州)熟,天下足。”
——摘自《陆游集》
(3)材料三中“苏常”在当时有什么重要地位?这与哪一优良水稻品种的推广有关?
材料四 泉州文物古迹星罗棋布,下图所示的“泉州伊斯兰教清净寺”,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庙之一,始建于1009年。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泉州伊斯兰教清净寺”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5)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四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这一现象在何时最终完成?
【唐朝的对外开放】
材料一:唐代中国,是世界文化的重心,是世界历史演进的总动脉。融合域外文化的唐文化成了世界性文化,深为当时世界各国人民所向往。……他们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把唐文化传播四方,促进了中外文化大交流。
——摘自《中外文化交流史》(王介南)
(1)列举材料二中“他们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把唐文化传播四方”的史实各一例。
【宋代的繁荣都市】
材料二 “瓦舍”建在大城市中,内设茶楼、酒肆、赌场、商铺和各种演出的勾栏,所设勾栏,少的一二座,多的数十座,大的勾栏能容纳数千观众。勾栏在中小城市也有独立设置的。勾栏内终年有文艺表演,尽管以营利为目的,却能满足各阶层人士的不同爱好,当时有“勾栏不闲,终日团圆”的谚语。
(2)材料二中的“瓦舍”“勾栏”是一种什么场所?为什么会在宋代城市中产生?
【宋代的经济发展】
材料三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苏州)常(常州)熟,天下足。”
——摘自《陆游集》
(3)材料三中“苏常”在当时有什么重要地位?这与哪一优良水稻品种的推广有关?
材料四 泉州文物古迹星罗棋布,下图所示的“泉州伊斯兰教清净寺”,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庙之一,始建于1009年。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泉州伊斯兰教清净寺”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5)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四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这一现象在何时最终完成?
2.选择题- (共12题)
3.
我国的传统节日“腊八节”,据说是为了纪念,一位宋朝抗金名将。当年他率领的抗金军队衣食不济、挨饿受冻,众百姓相继送粥,将士饱餐了一顿“千家粥”,结果大胜而归。这天正式十二月初八,所以称为“腊八节”。这位将领是( )
A.岳飞 | B.寇准 | C.文天祥 | D.杨业 |
4.
***《沁园春•雪》中说:“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其中“宋祖”和“一代天骄”分别是( )
A. 赵匡胤和铁木真 B. 赵匡胤和忽必烈
C. 赵构和铁木真 D. 赵构和忽必烈
A. 赵匡胤和铁木真 B. 赵匡胤和忽必烈
C. 赵构和铁木真 D. 赵构和忽必烈
7.
在民族政权并立时期,一些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者注意向中原王朝学习,各族人民共同铸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篇章。下列相关史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元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管制、军制和法律 |
B.阿保机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 |
C.忽必烈接受汉族儒臣建议,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 |
D.忽必烈参照中原历代王朝的统治方式,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
8.
唐朝灭亡后,我国历史再次进入一个大分裂大动荡的时期,政权更迭频繁,战事不断,人民生活困苦。以下对五代十国的评价哪条不符合史实( )
A.五代十国是藩镇割据的延续 | B.五代十国的开国君主均为武将 |
C.分裂中蕴含着统一的趋势 | D.五代在北方,十国在南方 |
9.
宋朝时期,南方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南方最大的商业城市是开封 | B.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 |
C.南方四川地区,出现了“交子” | D.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
11.
山东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是华北地区的最北端省份。山东历史悠久,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观察下图可知,山东在当时属于( )


A.陕西行省 | B.江浙行省 | C.中书省 | D.河南江北行省 |
12.
驿站,古代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更换马匹和休息、住宿的地方。下图是元朝的乘驿金字圆牌。据《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有天下, 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上述材料反映了( )


A.元朝战争频繁 | B.元朝交通便捷 |
C.元朝商业繁荣 | D.元朝农业发展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