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1题)
1.
轰轰烈烈曾经风光过,风云变幻都成了传说
【 】(1)唐末起义军在朱温的率领下,转战南北,并攻人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改正:-------------------------------------------------------------------------------------------
【 】(2)11世纪前期,契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府,史称西夏。
改正:-------------------------------------------------------------------------------------------
【 】(3)明太祖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锦衣卫,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保护
皇帝,镇压官民。
改正:--------------------------------------------------------------------------------------------
【 】(1)唐末起义军在朱温的率领下,转战南北,并攻人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改正:-------------------------------------------------------------------------------------------
【 】(2)11世纪前期,契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府,史称西夏。
改正:-------------------------------------------------------------------------------------------
【 】(3)明太祖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锦衣卫,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保护
皇帝,镇压官民。
改正:--------------------------------------------------------------------------------------------
2.综合题- (共4题)
2.
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它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1)唐朝都城---------规模宏大,布局严整对称,在世界城市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北宋的都城开封,最为繁华的--------------,场地宽阔,可容万人,每月举办多次庙会。
(3)明成祖时修建的北京城是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城中心的---------------,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1)唐朝都城---------规模宏大,布局严整对称,在世界城市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北宋的都城开封,最为繁华的--------------,场地宽阔,可容万人,每月举办多次庙会。
(3)明成祖时修建的北京城是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城中心的---------------,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3.
戏剧是一种喜闻乐见的综合性艺术,也是广大人民喜爱的文化形式。
(1)元代最优秀的戏剧家是关汉卿,他的代表作是悲剧----------。
(2)元代与关汉卿齐名的杂剧家还有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王实甫,他们四人在明代以后被誉为------------------。
(3)汤显祖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他的代表作是---------------。
(1)元代最优秀的戏剧家是关汉卿,他的代表作是悲剧----------。
(2)元代与关汉卿齐名的杂剧家还有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王实甫,他们四人在明代以后被誉为------------------。
(3)汤显祖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他的代表作是---------------。
4.
明朝中后期我国涌现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科技著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书中共收药物1892种,药方11096个,绘有插图1160幅,是世界闻名的药物学巨著。
(1)材料一中提到的这本“书”的书名是什么?它的编写对中华医学起到了什么作用?
材料二 全书60卷,约70万字,书中总结了前人的农学成就和生产经验还介绍了欧洲的水利知识,有很高的使用价值。
(2)材料二中的这本“书”的作者是谁?它在中国古代农学史上具有怎样的地位?
材料三 书中对中国古代尤其是明代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做了系统的总结,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3)材料三中的“这本书”是谁的著作?为什么它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以上三本“书”的主要相同点。
材料― 书中共收药物1892种,药方11096个,绘有插图1160幅,是世界闻名的药物学巨著。
(1)材料一中提到的这本“书”的书名是什么?它的编写对中华医学起到了什么作用?
材料二 全书60卷,约70万字,书中总结了前人的农学成就和生产经验还介绍了欧洲的水利知识,有很高的使用价值。
(2)材料二中的这本“书”的作者是谁?它在中国古代农学史上具有怎样的地位?
材料三 书中对中国古代尤其是明代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做了系统的总结,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3)材料三中的“这本书”是谁的著作?为什么它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以上三本“书”的主要相同点。
5.
科举制度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是历代封建王朝选拔官吏的一种分科考试制度。观察以下三幅图片,回答问题。

【排列顺序】
(1)请将上面三幅图片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并作简要说明。
【介绍历程】
(2)依据以上图片,简要说明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发展历程。
【分析比较】
(3)当今中国最重要的考试是高考,请你简要分析它与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主要区别。
【献计献策】
(4)假如你是一名人大代表,请你就当今的中考、高考题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排列顺序】
(1)请将上面三幅图片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并作简要说明。
【介绍历程】
(2)依据以上图片,简要说明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发展历程。
【分析比较】
(3)当今中国最重要的考试是高考,请你简要分析它与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主要区别。
【献计献策】
(4)假如你是一名人大代表,请你就当今的中考、高考题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3.选择题- (共7题)
6.
再现开元盛世重振汉唐雄风已经成为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倘若你生活在唐朝时期,可以看到
①各种肤色的外国人在长安城内经商②农民用曲辕犁在农田里耕地③农民在长安的坊里出售农产品④筒车不分昼夜地灌溉田地
①各种肤色的外国人在长安城内经商②农民用曲辕犁在农田里耕地③农民在长安的坊里出售农产品④筒车不分昼夜地灌溉田地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7.
“这是一幅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风俗长卷,画家成功地描绘出汴京城内及近郊在清明时节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景象。画卷中的主要人物是劳动者和小市民画家对人物、建筑的考史价值,”据材料判断,这幅传世名画应该是
A.《步辇图》 | B.《清明上河图》 |
C.《送子天王图》 | D.《耕获图》 |
8.
“举目楚天阔,古墓倚云留”江淮要塞谁忆,活字出山丘,但作文明使者,尽把平生精力,印刷术中谋,回首旧游处,风雨到心头。……煌煌大宋,胶泥之上刻春秋”这首诗词中纪念的历史人物是
A.毕昇 | B.沈括 | C.宋应星 | D.李时珍 |
9.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张飞仍鸡毛——有劲难使”“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这些脍炙人口的歇和语都出自《三国志通俗演义》,请问该书的作者是( )
A.罗贯中 |
B.施耐庵 |
C.吴承恩 |
D.汤显祖 |
10.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说:“我到过世界许多地方,中国的万里长城是最美的。”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自秦朝以来,历代不断整修。其中明长城的起止点是
A.东起辽东。西至临洮 |
B.东起山海关,西至临洮 |
C.东起辽东,西至嘉峪关 |
D.东起嘉峪关,西至山海关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道)
综合题:(4道)
选择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