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教育研究院2017届七年级下册历史适应性练习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84692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8/21

1.简答题(共1题)

1.
在探究学习中,小明以“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的交流与碰撞”为主题做了一期手抄报,其中一幅反映南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状况的示意图(下图)。该示意图是否有误?请说明理由。

2.综合题(共4题)

2.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汉朝之后的 1000 年,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伟 大的黄金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丝绸之路“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把黄河文明、两河文明、恒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一起,被喻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
材料二  《唐六典》记载唐王朝曾与三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交往,每年都有大批外国客人来到长安。
——摘编自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
 
(1)从材料一中找出“丝绸之路”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并举一事例。
(3)材料三表明清朝统治者实行怎样的政策?该政策对中国产生的最深远影响是什么?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太湖流域苏州、湖洲的稻米产量已占全国首位,故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两浙的丝织产品已跃居全国首位。宋代制瓷出现许多名窑,后来居上的景德镇成为瓷业中心……宋代的造船技术居于世界前列,海船制造中心分布在东南沿海的大城市。宋代商业繁荣,内外贸易空前活跃。北宋时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泉州作为外贸港口在宋代崛起,南宋以后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
(1)据材料一图片判断,西汉时期我国主要粮食产区在北方地区还是在南方地区?
友情提示:我国南北地理分界线以秦岭——淮河为界。
(2)观察材料二图片,写出该图反映的核心信息。
(3)据材料三,概括我国南方经济发展的特点。
(4)结合三则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发展的趋势。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元时期,在工商业发达的基础上,海外贸易有所发展,由于当时西夏、辽、金、蒙古与宋对峙,宋军费支出浩大,不能不谋求广开财源,注目于发展海外贸易。南宋偏安江南之后,中西陆路交通几乎断绝,海外交通空前发达。
——摘自《中外文化交流史》
(1)据材料一,指出宋元时期的海外贸易和海外交通发展的原因。
材料二明朝政府从维护封建统治的目的出发,在政权体制逐渐巩固健全之后,立即放弃宋元时期实行的重商主义开放政策、回到封建主义的传统老路上。
——摘自《泉州史迹研究》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理解“回到封建主义的传统老路上”的含义。
材料三

(3)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两幅图所示内容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
5.
(2016·福建三明·28)小筑计划在活动课上展出一组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的邮票。请你一起来准备。

(1)小筑设计了如下的邮票知识卡片,请你帮他将卡片中的知识补充完整。
(2)从小筑设计的卡片中,你发现赵州桥未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请你从历史角度为赵州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说出一个理由。
(3)邮票中的建筑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为了更好的保护这些文化遗产,我们应该怎么做?

3.选择题(共24题)

6.
下图所示我国古代民族政权并立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A.
B.
C.
D.
7.
民族政权并立是两宋时期的时代特征。下列史实能反映该特征的是( )
A.赤壁之战B.平定大小和卓叛乱C.岳飞抗金D.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8.
下列人物不属于抗击外国侵略的是( )
A.岳飞B.郑成功C.戚继光D.康熙帝
9.
北宋时期从越南引进的农作物是(    )
A.占城稻B.胡萝卜C.葡萄D.玉米
10.
1087年,北宋政府在泉州设立的海外贸易管理机构是(   )
A.市舶司B.瓦舍C.司农司D.宣政院
11.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一过程最后完成于  (  )
A.西汉B.唐朝C.南宋D.明朝
12.
元朝为了实行对全国的有效统治,建立的且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是(    )
A.郡县制B.行省制度
C.三省六部制D.科举制
13.
有学者认为,宋朝的文人普遍比唐朝的文人有学问,其关键因素是宋朝文人享有丰富多彩的阅读资源。这主要得益于(    )
A.造纸技术的日新月异B.印刷技术的不断提高
C.科举制度的日臻完善D.诗歌创作的日薄西山
14.
宋元时期有许多科技发明和技术革新。北宋时期毕昇发明的科技成就是( )
A.造纸术B.活字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
15.
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以下对印刷术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唐朝初年,人们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B.《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雕版印刷品
C.北宋时期,李春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
D.中国的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四百多年
16.
《宋史》记载“……有造突火枪,内安子窠,如燃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五十余步。”它描绘的是我国“四大发明”中哪一项的应用?(   )
A.造纸术B.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
17.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这句诗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郑和下西洋B.戚继光抗倭
C.郑成功收复台湾D.雅克萨之战
18.
下图铜钟发现于福建南平茂地。钟上刻有铬文:永远长生供养,祈保西洋往回平安,吉祥如意。铬文意在祈保( )
A.郑和下西洋平安B.戚继光抗倭得胜
C.郑成功收复台湾D.康巸帝出征顺利
19.
“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能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历史事件是
①鉴真东渡
②玄奘西游
③郑和下西洋
④戚继光抗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
下图对联行文巧妙,其表达的意图是(    )
A.赞美唐朝繁荣开放
B.嘲讽宋朝重文轻武
C.抨击明朝专制皇权
D.颂扬清朝帝王功德
21.
军机处的设立是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设立该机构的皇帝是(   )
A.康熙
B.雍正
C.乾隆
D.光绪
22.
(题文)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的措施不包括 ( )
A.抗击匈奴B.册封达赖和班禅C.设置驻藏大臣D.设置伊犁将军
23.
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这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以下属于中医药著作的是(    )
A.《水经注》B.《农政全书》C.《本草纲目》D.《天工开物》
24.
大运河和万里长城,这两项伟大工程的共同点是( )
①有利于抵御外敌的入侵  ②有利于南北经济的交流  ③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意愿 ④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25.
(题文)适合作为下图名称的是(    )
A.丝绸之路示意图B.佛教传播路线图
C.唐朝对外交通路线图D.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26.
600 多年前,率领船队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的中国航海家是(   )
A.卫温B.郑和C.戚继光D.郑成功
27.
1662年2月1日,荷兰驻台湾长官揆一签字投降,交出了所有城堡、武器、物资等,乘船撤离。他撤离的地点是(    )
A.台湾B.雅克萨C.香港D.台州
28.
《来自星星的你》主人公都教授于1603年8月25日(中国明朝后期)从外星球掉落到朝鲜大地。如果当时他到中国,最不可能( )
A.了解科举考试B.听郑和下西洋的故事
C.学习活字印刷术D.查阅《尼布楚条约》
29.
我国的科举制度经历了从积极推动社会进步到束缚人们思想、阻碍社会进步的转变。这种转变始于()
A.设置进士科B.设置明经科
C.开创殿试和武举D.八股取士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