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朝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立机构管理海外贸易。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材料二:1793年,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书称:“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借助)外夷(外族、外国或外国人)货物以通有无。”
(1)根据材料一,分析指出宋朝政府对待海外贸易的态度,并指出当时设置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
(2)材料二乾隆皇帝在对外贸易问题上持什么看法?基于这样的看法,清朝实行的是怎样的外贸政策?有何严重后果?
材料一:宋朝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立机构管理海外贸易。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材料二:1793年,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书称:“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借助)外夷(外族、外国或外国人)货物以通有无。”
(1)根据材料一,分析指出宋朝政府对待海外贸易的态度,并指出当时设置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
(2)材料二乾隆皇帝在对外贸易问题上持什么看法?基于这样的看法,清朝实行的是怎样的外贸政策?有何严重后果?
2.
阅读材料,完咸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改革政府机构,裁汰冗员;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军队等。
材料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材料四: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创办于上海黄浦江边,一场文化启蒙的运动终于在中国展开。1年后,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
(1)材料一展示的成就是在哪一场运动中出现的?
(2)材料二的法令是在哪一事件中颁布的?
(3)材料三的内容后来被阐发为“三民主义”,成为哪一事件的指导思想?
(4)材料四所指的这场“运动”有何重要意义?
(5)以上材料反映的事件共同体现了近代中国怎样的时代主题?
材料一:
中国第一所近代学校 | 京师同文馆 | 1862年 |
中国第一个近代兵工厂 | 安庆军械所 | 1861年 |
中国第一个近代交通企业 | 轮船招商局 | 1872年 |
中国第一个近代钢铁工业 | 汉阳铁厂 | 1890年 |
材料二:改革政府机构,裁汰冗员;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军队等。
材料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材料四: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创办于上海黄浦江边,一场文化启蒙的运动终于在中国展开。1年后,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
(1)材料一展示的成就是在哪一场运动中出现的?
(2)材料二的法令是在哪一事件中颁布的?
(3)材料三的内容后来被阐发为“三民主义”,成为哪一事件的指导思想?
(4)材料四所指的这场“运动”有何重要意义?
(5)以上材料反映的事件共同体现了近代中国怎样的时代主题?
2.选择题- (共12题)
8.
“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左右偏差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这首诗是朱德为纪念遵义会议而作。“群龙得首”是指遵义会议确立了谁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
A.博古 | B.陈独秀 | C.*** | D.邓小平 |
10.
有一位新国民,戴一顶自由帽,穿一套文明装,着一双进步靴,走过了交通路,来到模范街,踏进公益会,说几句义务话。这一新国民形象的描述集中反映了
A.民间服饰的西洋化 | B.社会生活的近代化 |
C.礼仪风俗的简洁化 | D.民族经济的工业化 |
12.
在研究历史过程中,由于立场不同,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也会产生差异。如果站在美洲土著人立场上对哥伦布和发现美洲新大陆进行评价,其观点最有可能是
A.英雄,发现了美洲大陆 | B.强盗,带来了深重灾难 |
C.功臣,带回了大量财富 | D.巨人,促进了文明交流 |
13.
在17、18世纪,英国、美国、法国出现了一些新生事物,例如“君主立宪制、总统、共和政体”等。这表明三个国家都
A.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 | B.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
C.推翻了外国殖民统治 | D.建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7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