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山东省乐陵市花园镇花园中学九年级历史期末模拟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84622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1

1.综合题(共3题)

1.
2017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96周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国共两党合作进行国民革命的共同目的是什么?请举例说明共产党员在北伐战争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北伐战争的辉煌成果是什么?
(2)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军队进行武装斗争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3)为什么说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从对共产党人参加以上革命历程的了解中,你看到了共产党人身上具有一种什么精神?
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它承载着苦难,浓缩着经验,沉淀着教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材料二 这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大事业。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资本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材料三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的“一道闪电划过”、1921年,“中国迎来曙光”的分别指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2)材料二的战争中,国共两党合作抗战,分别取得哪两个著名战役的胜利?
(3)材料三中描述的是解放战争中的什么战役?南京的解放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4)阅读以上材料,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3.
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社会形态酝酿、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请依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各举一例使欧美等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革命或改革名称。
(2)各举一例两次工业革命中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发明成果及发明家。
(3)从上述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2.选择题(共33题)

4.
为防止藩镇割据局面重现,宋太祖在军事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便控制军队,下列不属于宋太祖采取的措施是( )
A.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B.亲自统帅军队
C.经常调换军队将领D.控制对军队的调动
5.
有人认为甲午战争后,中国开始由“政策创新“转向制度创新”。这里的“制度创新”开始于
A.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6.
曼彻斯特的工厂主曾浪漫地想着:“如果每个中国人的衬衣下摆长一英寸,我们的工厂得忙上数十年!”然而鸦片战争10年后一个叫米歇尔的英国人在中国看到的却是这样的情形:“在收获完毕后,农家所有的人手不分老少,都一起去梳棉、纺纱和织布。这个国家9/lO的人都穿这种手织的衣料,其质地各不相同,从最粗的粗棉布到最细的本色布都有。生产者所用的成本简直只有原料的价值。”上述材料反映了
①英国商人想用经济手段打开中国大门    ②传统的小农经济对工业品的顽强抵抗
③英国商人很难通过正常的贸易打开中国的市场 ④英国由此展开了罪恶的鸦片贸易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7.
“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战败,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条约中割大片领土给列强,使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上述文字中表述错误的是
A.时间
B.战争
C.条约内容
D.条约影响
8.
圈画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请根据小明同学圈画的“起山东”“扶清灭洋”“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等关键词判断他所学习的是( )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太平天国运动D.义和团运动
9.
如果让你为中国近代史总体特征进行概括描述,你会选择
A.曲折里奋进
B.屈辱中探索
C.自大显无知
D.光辉而灿烂
10.
在《南京条约》中,中国哪些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
①领土主权 ②领事裁判权 ③关税自主权 ④司法权。
A.①③B.①②③C.①④D.②③④
11.
下列有关《辛丑条约》的内容中哪一项最能说明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
A.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
B.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C.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D.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12.
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某报报道:“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过学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此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该报道的设想相符的是
A.临时政府基本按照美国政体原则架构
B.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一个联邦共和国
C.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西化的国家
D.民国临时大总统都有西方民主观念
13.
“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它”指的是
A.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14.
许多民众认为孙中山是“中华民国”的国父,这主要基于他( )
A.发动和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B.为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了一系列斗争
C.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D.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15.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下列有关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B.它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它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D.它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16.
“皇帝倒了,辫子割了”。下列直接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事件是(    )
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八国联军侵华D.新中国成立
17.
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强学会B.兴中会
C.同盟会D.保国会
18.
“……学子激扬焚佞府,群团奋起激街巷。众工人,上阵露锋芒,春雷响……气轩昂,誓与列强争抗。”在这一历史事件中,学子们喊出的时代强音是(  )
A.反对议和,维新变法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外争国权,内惩国贼D.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19.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的是(  )
A.南昌起义B.中共一大的召开
C.遵义会议的召开D.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0.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下列有关五四运动的表述,错误的是(  )
A.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五四运动发挥先锋作用的是工人阶级
C.五四运动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体现了五四运动的性质
21.
红军长征中,红军掌握了作战主动权是在(    )
A.四渡赤水后B.南渡乌江后C.巧渡金沙江后D.飞夺泸定桥后
22.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
A.国共两党团结合作B.叶挺独立团的先锋模范作用
C.工农群众的支持D.国民党的正确领导
23.
我国实行1000多年的科举制废除于什么时候?(  )
A.1912年B.1950年C.1911年D.1905年
24.
在埃及法老的陵墓里。发现许多神秘的符号,考古学家认为这是一种古老的文字,你认为它应该是(  )
A.楔形文字B.象形文字C.甲骨文D.字母文字
25.
法国史学家米西勒认为,l4一l6世纪欧洲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这两个“发现”对世界历史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
A.提倡人文主义B.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C.把世界开始连为一体D.促进了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
26.
抓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与“17世纪80年代”“社会上层政变”“不流血”等关键词相吻合的历史事件是( )
A.美国独立战争B.英国“光荣革命”
C.日本明治维新D.俄国农奴制改革
27.
美国国旗被称作“星条旗”,旗帜上每一颗星代表一个州,每一道条纹代表最初独立的一个州。请你依据所学知识判断,美国国旗上的条纹有多少?( )
A.13B.14C.25D.50
28.
揭示历史事物的内在联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历史事件或现象之间没有因果联系的是(  )
A.拿破仑夺权--将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B.瓦特改良蒸汽机--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
C.三角贸易和殖民掠夺--是英国成为强国的条件之一
D.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国际工人运动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29.
如下图,假如你参加1900年在法国巴黎举行的世博会,你能看到当时最新的科技成果是( )
A.珍妮纺纱机B.改良蒸汽机
C.耐用电灯泡D.火车机车
30.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
A.萨拉热窝事件B.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的影响
C.英法推行绥靖政策D.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性
31.
下列选项中的人物同他们的称谓搭配不正确的是( )
A.爱迪生——发明大王B.卡尔〃本茨——汽车大王
C.巴赫——音乐之父D.列夫〃托尔斯泰——俄国革命的镜子
32.
如下图所示,B段对应历史时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轮船、火车等新型交通工具开始出现
②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
③电话、电报等新通讯手段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④内燃机的发明促进了石油开采、交通运输的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3.
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
A.对工业的调整B.大力兴建公共工程
C.整顿银行D.缩减耕地,屠宰牲畜由政府补贴
34.
1935年到1942年,美国“工程进展署”花费了130多亿美元修建众多公共工程,具体项目见下表。据此判断其主要目的( )
A.恢复工业生产B.缓解就业压力
C.兴办公共工程D.推广科技成果
35.
二战”中某次国际会议公报摘录:“我们不屈不挠的宗旨,就是要消灭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要确保德国绝不能够再扰乱世界的和平。……我们已经商得同意:当于1945年4月25日在美利坚合众国旧金山召开联合国会议。”这一会议召开的背景是(  )
A.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开始形成B.日本战败即将宣布投降
C.法西斯德国败局已定D.“二战”发生重大转折
36.
如下图是二战中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这次会议中决定的内容不包括(  )
A.战后对德国进行军事占领
B.促令日本无条件投降
C.决定在战后建立联合国
D.苏联在击败德国后三个月参加对日作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3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7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