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校级联考]云南省西双版纳国际度假区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8460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6

1.综合题(共3题)

1.
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我国古代时期,中外交流的广泛开展,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而且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长安是整个丝绸商贸之路的起点。正是有了丝绸之路的沟通,长安拥有了海纳百川般雍容丰厚的文化,留下了众多丝路通商的痕迹。经过几百年的西域通商,到唐朝时,长安成为世人瞩目的国际名城,全世界的人们都向往着这个神奇的城市,唐朝也从容地汲取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营养滋润。
(1)依据材料一概括,唐朝都城长安成为“世人瞩目的国际名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说明这一时期为中外友好交往做出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及其事迹。
材料二:宋代海外贸易图:宋朝廷大力鼓励商人出海经商,招引外商来华入贡、贸易……南宋时期,与福建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已达50多个,市舶收入占全国收入的20%。

(2)观察材料二和图,说出宋代海外贸易兴盛的最主要原因。其中朝廷设计什么机构管理海外贸易?(3)以史为鉴,唐宋对外交往对“中国梦”的实现有何启示?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宋时期政权示意图

(1)结合图示,你认为辽、宋、夏、金时期的政权存在的突出特点是(  )
A、国家统一 B、政权并立  
材料二:宋代经济发展组图    
    
(2)结合材料和所学,说说图片分别代表宋代南方经济哪一部分发展?
材料三:两宋时期,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社会相对稳定……丝麻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此,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出现。“苏瑚熟,天下足”的谚语。
(3)“苏瑚熟,天下足”表明 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跃居粮食产量的首位
(4)材料三说明两宋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材料说说这种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5)今天我国正在开展一项伟大的工程——西部大开发,请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对西部大开发有哪些好的建议?
3.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探究一 制度篇
(1)统治阶级为加强中央集权,不断调整政策,开创新的政治制度。元朝在地方上实行的什么行政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学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学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A.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B.科举制度实现了封建国家的兴盛
C.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竞争的精神D.科举制度背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探究二 经济篇
(3)早在六七千年前,我国的原始居民就培植了世界上最早的农作物水稻和粟,你知道在宋代从越南引进农作物叫什么
(4)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列举我国唐代生产工具创新和改进方面的一例,说明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促进了社会发展。
探究三 文化篇
“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

(5)根据上图和所学知识, 说出我国宋、元时期的主要的文学表现是什么?并举一例这一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探究四 感悟篇
(6)综合以上内容,在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方面,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2.选择题(共15题)

4.
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少数民族政权,下列对应关系有误的是:( )
A.吐蕃——藏族——松赞干布B.辽——契丹——耶律阿保机
C.西夏——党项——完颜阿骨打D.北魏——鲜卑——孝文帝
5.
“每年交纳岁币’银25万两,绢25万匹,双方东以淮水、西以大散关为界划定分界线.”签订以上条约的双方是( )
A.南宋和金B.北宋和金C.北宋和西夏D.金和西夏
6.
“无言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旗冕。披旗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所描述的古代帝王是( )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唐太宗 D. 宋太祖
7.
“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出现这种历史现象是由于(  )
A. 统一文字 B. 独尊儒术 C. 创立科举 D. 崇文抑武
8.
以下能正确反映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
A.
B.
C.
D.
9.
下图中属于世界上最早发行和流通的纸币是我国古代的
A.
B.
C.
D.
10.
穿越时光隧道北宋都城汴京,体验宋朝人的生活,我们不能体验的是:
A.游夜市,逛茶馆B.逛“瓦子”,住邸店
C.听说书,品《红楼梦》D.挂年画,贴“桃符”
11.
年号的掌握便于我们更准确的了解历史。下面对应关系有误的一组是:    
A.开皇五铢——隋文帝B.靖康通宝——宋钦宗
C.贞观十骥——唐太宗D.开元通宝——武则天
12.
重返宋代临安城,想充分感受市民文化生活,看角抵对、欣赏蹴鞠的最好去处是:
A.西市B.蕃市C.蕃坊D.瓦子
13.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描写的是宋朝过什么节日的场景(  )
A.中秋节B.春节C.重阳节D.端午节
14.
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行政区域开始于
A.唐朝B.宋朝C.元朝D.清朝
15.
统一是中国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主流。我国历史上结束了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分裂局面,实现大统一的朝代是(    )
A.秦朝B.隋朝C.清朝D.元朝
16.
正在筹拍的《建元风云》大戏,浓墨重彩歌颂忽必烈。下列不属于忽必烈所为的是(   )
A.设立澎湖巡检司B.下令开凿和疏浚大运河
C.实行行省制度D.建立蒙古国
17.
论从史出:下列成就能说明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高峰时期的是
①活字印刷术发明 ②蔡伦改进造纸术 ③指南针用于航海 ④火药在军事上广泛使用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8.
某班同学正在阅读《窦娥冤》剧本,该剧的作者是
A.关汉卿B.司马光
C.苏轼D.曹雪芹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