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历代中央政府为促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采取了有效的措施进行管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请回答:
(1)据图一指出,为巩固统治,元朝是如何强化对地方的行政管理的?
(2)图二中的C地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指出我国古代中央政府对该地区进行有效管辖最早设置的机构名称。并说明清朝乾隆时期面对该地区贵族的叛乱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3)为加强对图二中A地的管辖,清政府除在当地册封宗教首领外,还采取了怎样的措施加强对该地区的管理?清朝在图二中B地签订了中俄第一个边境条约,请写出该条约的名称。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关系和国家发展”之间的联系。

请回答:
(1)据图一指出,为巩固统治,元朝是如何强化对地方的行政管理的?
(2)图二中的C地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指出我国古代中央政府对该地区进行有效管辖最早设置的机构名称。并说明清朝乾隆时期面对该地区贵族的叛乱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3)为加强对图二中A地的管辖,清政府除在当地册封宗教首领外,还采取了怎样的措施加强对该地区的管理?清朝在图二中B地签订了中俄第一个边境条约,请写出该条约的名称。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关系和国家发展”之间的联系。
2.
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让我们沿着科技发展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的发明……这些都是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
——马克思

材料二 第一次科技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以蒸汽机的广泛运用为主要标志。第二次科技革命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以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运用为主要标志。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以相对论等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人类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标志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摘自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 科技是科学技术的简称。科学是技术的理论指导,技术是科学理论的基础。严格地说古代科技只能叫做技术,不能称之为科技。古代技术主要表现为生产经验的积累和劳动技能的熟练程度,缺少科学理论的指导。近现代科技则是科学和技术的结合。二者的主要不同在于:是否有系统的科学理论作支撑。
请回答:
(1)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于世界,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以四大发明对欧洲向近代社会转型的作用为例说明。
(2)材料二认为古代科技和近现代科技的最主要区别是什么?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以爱因斯坦的成就为例说明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是怎样推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
(3)科学技术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材料一 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的发明……这些都是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
——马克思

材料二 第一次科技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以蒸汽机的广泛运用为主要标志。第二次科技革命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以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运用为主要标志。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以相对论等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人类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标志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摘自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 科技是科学技术的简称。科学是技术的理论指导,技术是科学理论的基础。严格地说古代科技只能叫做技术,不能称之为科技。古代技术主要表现为生产经验的积累和劳动技能的熟练程度,缺少科学理论的指导。近现代科技则是科学和技术的结合。二者的主要不同在于:是否有系统的科学理论作支撑。
请回答:
(1)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于世界,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以四大发明对欧洲向近代社会转型的作用为例说明。
(2)材料二认为古代科技和近现代科技的最主要区别是什么?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以爱因斯坦的成就为例说明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是怎样推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
(3)科学技术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3.
随着美国大搞所谓的“亚太再平衡”战略,美日同盟日趋强化。历史上,美日之间时敌时友对亚太乃至世界局势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日本相互争夺】
材料一 列宁说:“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美国、日本)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美国对日单独控制】
材料二 对日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我不想分割管制或分区占领。我不想给俄国人任何机会,再让他们像在德国和奥地利那样行动。
——摘编自《杜鲁门回忆录》
【美国日本“激烈竞争”】
材料三 美国、日本在不同时期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变化图

【美国日本“相互合作”】
材料四 从我就职之初开始,我就努力加强紧密联系我们两国的纽带。……50年前的这一天,德怀特·艾森豪威尔总统与日本首相并肩而立,他说,我们两国正在建立“牢不可破的伙伴关系”。在此后半个世纪中,这一同盟作为两国安全与繁荣的基础持续至今……在我们的同盟不断发展并适应未来的过程中,我们始终不遗余力地维护艾森豪威尔总统很久以前阐明的那种精神,即一种平等且相互尊重的伙伴关系。
——奥巴马东京演讲
请回答:
(1)用史实说明材料一中华盛顿会议使得“日本人沮丧,美国人得意”的理由。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二战后初期美日关系形成的背景。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西欧实力增强对美国的霸权政策和世界政治格局分别产生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指出近现代美日关系发展的轨迹及对我们的启示。
【美国日本相互争夺】
材料一 列宁说:“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美国、日本)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美国对日单独控制】
材料二 对日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我不想分割管制或分区占领。我不想给俄国人任何机会,再让他们像在德国和奥地利那样行动。
——摘编自《杜鲁门回忆录》
【美国日本“激烈竞争”】
材料三 美国、日本在不同时期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变化图

【美国日本“相互合作”】
材料四 从我就职之初开始,我就努力加强紧密联系我们两国的纽带。……50年前的这一天,德怀特·艾森豪威尔总统与日本首相并肩而立,他说,我们两国正在建立“牢不可破的伙伴关系”。在此后半个世纪中,这一同盟作为两国安全与繁荣的基础持续至今……在我们的同盟不断发展并适应未来的过程中,我们始终不遗余力地维护艾森豪威尔总统很久以前阐明的那种精神,即一种平等且相互尊重的伙伴关系。
——奥巴马东京演讲
请回答:
(1)用史实说明材料一中华盛顿会议使得“日本人沮丧,美国人得意”的理由。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二战后初期美日关系形成的背景。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西欧实力增强对美国的霸权政策和世界政治格局分别产生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指出近现代美日关系发展的轨迹及对我们的启示。
2.判断题- (共4题)
3.选择题- (共11题)
9.
崛起于法国动荡之际的拿破仑果敢刚毅,一生传奇。其是非成败,众说纷纭;身前身后,褒贬不一。如果以推动文明进步、创造文明遗产的角度肯定拿破仑,可选择的史实依据是
①夺取政权,加冕称帝
②打败反法联军,冲击欧洲封建势力,扩散法国大革命成果
③征战欧洲,扩疆拓土
④亲自主持编制并颁布实施《民法典》
①夺取政权,加冕称帝
②打败反法联军,冲击欧洲封建势力,扩散法国大革命成果
③征战欧洲,扩疆拓土
④亲自主持编制并颁布实施《民法典》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10.
如下图是笼子里装着权力,很好地诠释了“把权力关进笼子里”的治国理念。在近代西方国家中,最能体现这一理念的法律文献是


A.《权利法案》 |
B.《独立宣言》 |
C.《人权宣言》 |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
12.
史学家爱德华·拉津斯基曾这样评述:“对俄国来说,亚历山大二世属于一种新型的改革者,他像是两面神亚奴斯,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其中的“一张脸孔望着过去”指的是( )
A.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
B.改革使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和土地使用权 |
C.改革对俄国实现近代化目标具有积极作用 |
D.改革没有使俄国专制制度发生本质性改变 |
13.
英国宪章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其“政治性”指的是( )
A.得到了工人群众的广泛支持 | B.有政治纲领,工人要求获得普选权 |
C.要求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持续时间长 | D.为马克思主义诞生创造了阶级条件 |
14.
一个伟人就是一座丰碑。下列组合,不正确的是
A.牛顿﹣﹣近代物理学的奠基者﹣﹣《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
B.贝多芬﹣﹣近代伟大的音乐家﹣﹣《英雄》交响曲 |
C.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俄国革命的镜子﹣﹣《复活》 |
D.爱因斯坦﹣﹣近代生物学的奠基者﹣﹣《物种起源》 |
17.
在世界现代史上,维护了现有制度,促进了经济的恢复,为本国和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借鉴的历史事件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 | B.美国南北战争和俄国1861年改革 |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和罗斯福新政 |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斯大林模式 |
18.
二战结束后,1970 年,德国总统勃兰特在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碑前下跪,为纳粹时代的德国人认罪;2015 年5 月9 日,普京在俄罗斯举行盛大庆典,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 周年;2015 年,国务院发出通知,2015 年9 月3 日放假一天,方便全国人民参与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 周年纪念活动。这些向全世界人民传递的共同信息是()
A.日本军国主义必败 |
B.珍爱和平,远离战争 |
C.法西斯极度残酷 |
D.战争与国家自身的发展无关 |
4.填空题- (共3题)
19.
宋元时期表现市民生活的风俗画出现并日益增多,最著名的是张择端的《____》;文艺复兴时期把艺术创作和科学结合起来,创作了许多完美生动的人物形象,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最后的晚餐》是这一时期___(作者)的代表作。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判断题:(4道)
选择题:(11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