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江苏灌云县四队中学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质检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844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6/4/21

1.选择题(共2题)

1.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B.在学习上,老师要求我们勤奋努力、独立思考、积极探究。
C.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一个人事业成败的关键。
D.雾霾过后抓紧治霾才有可能避免不会陷人周而复始的雾霾困扰之中。
2.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朱自清的散文《春》构思精巧,情景交融,末尾三个比喻句赞美春天蓬勃的生命力,依次强调它的“新”“美”“力”,深化题旨。
B.《夏》作者梁衡,当代作家。本文主要运用了比较、对比手法描突出了夏天热烈、紧张、急促的特点,表达了对夏天的喜爱之情。
C.《三峡》节选自《水经注 江水》,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魏范阳涿县人,地理学家、散文家。《水经注》是有文学价值的地理巨著。本文体裁是散文,本文主要采用了动静结合、张弛结合的手法。
D.《济南的冬天》节选自长篇散文《一些印象》,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龙须沟》,话剧《茶馆》等。

2.句子默写(共1题)

3.
根据课文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作品。
①今夜月明人尽望,  。    (王建《 》)
   ,草色遥看近却无。(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满架蔷薇一院香。 (高骈《山亭夏日》)
④晴空一鹤排云上, 。( 《秋词》)
⑤沾衣欲湿杏花雨, 。(南宋志南和尚《绝句》)
⑥苏轼《水调歌头》中的“      ”表达了诗人的深深思念和对天下离人的美好祝愿。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4.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小题。
三 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字的意思。    
①略无处(   )   ②沿阻绝(   )   
③林寒涧(   )   ④哀转久(   )
【小题2】 下面哪一项加横线字意思都一样(    )
A.其剑舟中坠于水非亭午夜分
B.巴东峡巫峡长猿鸣声泪沾裳
C.则千或百果然鹤也王命急宣
D.渔者歌曰时有物外之物
【小题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小题4】作者写景常是饱含感情,景中有情,情景交融的。文中“春冬之景”和“秋景”中,作者的感情是否一样?请联系文中的字句简要的分析。

4.语言表达(共1题)

5.
美,到处存在着,重要的是要有发现的眼睛。请仿照例句,发挥想象,另写一个句子,表达你对美的感受。(3 分)
例句① :老师说:“书声朗朗、专注凝神的课堂就是美,一种渴求知识的美。”例句② :旅游者说:“鸟语花香、清风吹拂的西湖就是美,一种自然的美。”
答: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句子默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