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季版2017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同步测试卷新人教版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84379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2/15

1.简答题(共3题)

1.
如何看待澶渊之盟。
2.
如何正确认识北宋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
3.
简述澶渊之盟”与宋夏和议的异同点。

2.综合题(共1题)

4.
北宋时期,中国境内有辽、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并立,各民族在碰撞中走向交融。
【在和平下共处】
材料一 1005年,辽宋议和,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
(1)材料一中的辽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2)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澶渊之盟”?
【在碰撞中交融】
材料二 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豪英,皆为其用。得中国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所为,皆与中国等。
(3)从材料二中找出辽和西夏在哪些方面仿效中原王朝?他们对我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

3.选择题(共12题)

5.
某历史兴趣小组对“宋辽之间、宋夏之间”的议和进行了总结,其中不正确的是( )
A.结束了双方大规模战争的状态
B.宋王朝要交纳岁币
C.导致南北对峙局面形成
D.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
6.
(题文)考古学家在一座辽代契丹族公主墓中发现,墓门两侧的仿木结构,都采用了汉族的营造法式,上面的浮雕风格已深受宋朝画界的影响。这一发现最能证明宋辽时期
A.农业生产的发展
B.民族文化的交融
C.民族战争的频繁
D.海外贸易的兴盛
7.
两宋时期,若干少数民族政权与汉族中央王朝长期并立,其中党项族建立的政权是(  )
A.金B.契丹C.西夏D.北宋
8.
与北宋并立的政权有(  )
①辽 ②西夏 ③突厥 ④回鹘
A.①②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④
9.
与北宋并立的西夏少数民族政权是哪族建立的(  )
A.契丹族
B.女真族
C.回纥
D.党项族
10.
下面这道连线题搭配正确的是( )
①辽﹣契丹族  ②西夏﹣元昊  ③阿骨打﹣党项族  ④北宋﹣赵匡胤⑤金﹣阿保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③④⑤
11.
下图是10世纪中期的中国地图,这一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其中定都于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由契丹人建立的政权是(  )
A.辽B.北宋C.西夏D.吐蕃
12.
下图是内蒙古昭乌达盟白塔子的辽墓壁画,图中这匹经过梳理装饰的骏马,是契丹人用来同中原人交换的重要商品。历史上,契丹人与北宋曾保持了长达一百多年的和平往来,你认为这种和平往来应从哪一事件开始(  )
A.玄武门之变B.陈桥驿兵变
C.订立宋夏和约D.澶渊之盟
13.
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战争)”。这说明
A.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的削弱
B.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C.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局面
D.促进了北方畜牧业发展
14.
自古以来,中原王朝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有“战”也有“和”。1004年宋辽澶州之战中,宰相寇准力劝下列哪位皇帝亲征
A.宋太祖
B.宋太宗
C.宋真宗
D.宋神宗
15.
学生甲:“堂堂中原王朝,在没有战败的情况下与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妥协议和,不仅称兄道弟,还岁币绢帛,这难道不是一种耻辱?”学生乙:“客观上说,这次议和取得了通过战争没有取得的结果。之后的一百多年里,双方之间再无大规模战事,礼尚往来、榷场贸易、互通有无,不也造福百姓?”据此可知,两位同学谈论的“议和”出现在下列哪两个政权之间()
A.宋、辽B.宋、夏C.宋、金D.辽、夏
16.
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以我国历史上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为背景,契丹人萧峰是小说中主要人物之一。在10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的首领是( )
A.耶律阿保机B.赵匡胤
C.元昊D.耶律德光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3道)

    综合题:(1道)

    选择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