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8年春季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七年级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8431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7/18

1.简答题(共1题)

1.
宋太祖在位期间,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

2.综合题(共2题)

2.
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 辅相者曰“中书省”,本兵者曰“枢密院”,主弹劾纠者曰“御史台”。 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若边徽之事者,则置宣慰 司以达之。……举刺之事,则有行御史台领监察御史、肃政廉访司以治之。
请回答:
(1)以上材料记载的是元朝的什么制度?“世祖皇帝”指的是谁? 
(2)材料中的的“中书省”是什么机构?管辖什么地方?
(3)元朝为什么要实行这一制度?它对今天的中国有什么影响?
3.
(题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事,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①从材料中提取一个论点。
②综合上述材料,自拟观点,进行论述。

3.选择题(共14题)

4.
某班历史兴趣小组要编排有关成吉思汗的课本剧,设置了以下场景。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A.铁木真被推为各部共同的大汗
B.蒙古军队传递军报时使用蒙古文字
C.成吉思汗登长城察看军情
D.营帐内挂着一幅元代疆域图
5.
“群山转翠半已春,岳王庙前渐游人。风波亭外臣子恨,西子湖畔武穆魂。重整河山终是梦,精忠报国只羁身……”下列事件与诗中“臣子”有关的是( )
A.澶渊之盟B.宋夏议和C.郾城大捷D.宋金和议
6.
下图为我国古代的“瓦舍”,取“来时瓦舍,去时瓦解”之意。它的出现反映了
A.隋唐科举制的发展B.唐朝民族关系和谐
C.宋代市民文化生活丰富D.明清工商业繁荣
7.
宋朝最受欢迎的运动项目是( )
A.马球B.赛马C.蹴鞠D.秋千
8.
1558年,倭寇攻掠福建长乐城,城崩二十余丈,居民数千“少壮守阵,老稚女运砖石”,终于击退倭寇。这一史实说明
A.抗倭是人民的一致要求
B.戚继光发动人民抗倭
C.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D.人民起义抗倭反明
9.
后金建立时的都城在(  )
A.中都B.大都C.上京D.赫图阿拉
10.
“以和为贵”“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古代对外开放中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是
①丝绸之路 
②鉴真东渡 
③郑和下西洋 
④戚继光抗倭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11.
明清被誉为“四大名著”的小说中,属于清代的小说是( )
A.《三国演义》B.《水浒传》C.《西游记》D.《红楼梦》
12.
清初统治者十分重视经济恢复,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推行的政策是( )
A.发展海外贸易B.推行垦荒政策
C.招募农民屯田D.改进生产工具
13.
李自成建立政权的地点位于今天陕西省的( )
A.北京B.南京C.西安D.洛阳
14.
建立“后金”,后改名为“清”的民族是(  )
A.契丹族B.女真族C.党项族D.吐蕃族
15.
(题文)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总结明代农业、手工业技术,反映明代手工工场生产面貌的科学著作是(  )
A.《齐民要术》B.《天工开物》C.《农书》D.《农政全书》
16.
中国医学家屠呦呦以提取青蒿素治愈疟疾的成就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青蒿入药在许多中医典籍中均有记载,明代李时珍就曾将其记录在
A.《伤寒杂病论》
B.《齐民要术》
C.《水经注》
D.《本草纲目》
17.
下图应该是下列哪个朝代大臣办公的地方( )
A.唐朝B.明朝
C.清朝D.汉朝

4.单选题(共2题)

18.
清代广州的十三行是(  )
A.政府的外贸管理机构B.官营的对外贸易机构
C.政府特许的外贸商行D.外商设立的贸易机构
19.
康熙巡游南京时,曾经去过明孝陵拜祭,并写下“治隆唐宋”御笔以歌颂朱元璋功绩。康熙帝此举的主要出发点是(  )
A.弘扬中华文化B.缓和满汉矛盾C.推崇明初专制D.预警农民革命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4道)

    单选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