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测试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84257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3/19

1.综合题(共6题)

1.
材料解析题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贞观年间)天下大捻(丰收),流散者咸(阳)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冬至于海,南及五岭,皆户外不闭,行旅不贵(携带)粮,取给于道路焉。
材料三:两宋期间,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农业都有发展,但南方的发展速度更快,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培育出新的手工行业,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些事实表明,中国古代经济已经发生了深远的变化。
材料四:马可•波罗是意大利著名的旅行家,他在元世祖在位时随同父亲和叔叔沿丝绸之路来到了中国,侨居中国17年后回到意大利,口授了《马可•波罗游记》一书,详细描述了元朝大都的繁华,盛赞中国物产丰富,向欧洲展现了一个富饶神奇的东方世界。
——摘自川教版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1)读图1、读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战国时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是什么?图3反映了战国的商鞅变法,请问变法中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措施是什么?
(2)材料二记载的是哪位皇帝在位时的情景?他在经济上采取什么措施才达到材料所述的“天下大捻”?
(3)请你举出一个两宋时我国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如何理解材料三中所说“中国古代经济已经发生了深远的变化”?
(4)材料四反映了元朝的繁华,请举出一个元世祖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
(5)根据以上材料和问题,归纳概括促进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
2.
阅读史料,回答下列问题。
时期
史料
问题
秦汉
时期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史记》
(1)秦朝在政治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4)史料共同反映的古代中国政治体制是什么?它有何积极作用?
隋唐
时期
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
——《资治通鉴》
(2)唐朝的政治制度有什么特点?
元明
清时

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郡,与都省为表里。
——《元史》
(3)元朝行中书省的主要职能是什么?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示,能形象直观地展示历史知识,有助于理清线索,构建知识结构。下面是王明同学依据初中教材而绘制的我国古代部分朝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示意图。

材料二 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建立起来。历经汉魏至明清,皇帝与宰相之间的权势此消彼长,中央与地方争权斗争接连不断,最终皇权不断强化,中央集权逐渐得到巩固。中央集权制度作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色,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渊影响.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官僚政治与行政管理以至文化教育传统,无不与此有着密切的关系。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①
(1)材料一中的示意图一、二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个朝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
(3)下列是王明同学正在制作额“我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评价”表格,请不补充表格中的部分论据。并指出王明同学评价我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方法。
论点(积极作用)
论据
第一,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及生产活动,巩固国家的统一;
……
秦朝修建①____,隋朝开凿②____,明朝营造北京城等
论点(消极作用)
论据
第一,强化思想文化控制,钳制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创造力;
……
秦朝焚书坑儒,明朝入股取士,清朝③_____等。
 
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贞观年间与民本思想一致的君权有限观,实际上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政治理念的发扬光大,其主要表现之五就是守法精神。唐太宗时制定了《贞观律》,规定:对官员、地主“占田过限”、“在官侵夺私田”等不法行为,予以惩治。擅自加重赋敛的要坐以赃罪或枉法罪。
——摘编自施建中《中国古代史》等
材料二 南京临时政府将国号定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它存在的三个多月里,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确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政策法规,以取代往日的旧制陈规及封建的社会习俗。
——摘编自闾小波《中国近代政治发展史》
材料三  1953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决定成立以***为主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起草委员会。宪法起草委员会以过一年多的努力,完成了宪法草案初稿,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历时3个月上亿民众参加的讨论、修改。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摘编自郭大钧《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贞观律》规定的地主、官员需守法的内容。结合所学,指出唐太宗这一举措的影响。
(2)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权,请根据材料二中的相关信息予以说明。结合所学回答,它是在怎样的政治形势下建立起来的?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起草过程的突出特点。
(4)综上,谈谈你对如何实现依法治国的认识。
5.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多元的政治文明异彩纷呈,影响至深。结合所学回答:
(1)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开启了西方民主制度的先河。请写出雅典民主政治鼎盛时期的执政者以及他执政时期公民享有的民主权利。
(2)唐太宗常用“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警醒自己和大臣,这蕴含了他“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请举出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唐太宗采取的经济政策,并说明其影响。
(3)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解放、建设共享社会的政治理论。它诞生的标志是什么?“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发表《庶民的胜利》,在中国率先扛起马克思主义大旗的人物是谁?
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责中华,贱夷狄,联独爱之如一。”
(1)材料一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民族政策?
材料二:黔东南是我们的家乡,在这片土地上聚居着苗族、侗族、布依族、汉族、瑶族等民族。1956年7月23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正式建立,简称黔东南州。
(2)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设立体现了我国的什么政治制度?这项政治制度最终在法律上被确立是在哪一年?
材料三:据台湾媒体报道,蔡英文5月20日上午正式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她在就职仪式上发表演说,对外界关注的两岸论述,她没有明确提到“九二共识”。
(3)海峡两岸达成的九二共识里要坚持的是什么原则?现阶段党和政府对台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4)我们应该怎样为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作出自己的贡献?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