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5题)
1.
(2016·浙江宁波·17)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的活动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三种发明已经改变了全世界的表面和一切事物的状态。第一种是在学术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方面,第三种是在航海方面。
——培根《新工具》
材料二 纵观世界历史,似乎可以认为,过去一万年,人类经历的两次最大变革,一是农业革命,二是工业革命。前者迎来了人类文明的曙光,而后者则开创了过去两个世纪的现代全球文明。
——帕尔默《现代世界史》(1950年版)
材料三 1945年8月,美国先后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一方面,造成日本近10万房屋被毁,20多万平民伤亡;另一方面,加速了日本投降。
(1)材料一中所说的第二种和第三种发明分别指什么?
(2)帕尔默所说的“过去两个世纪”里曾经发生了两次工业革命。这两次工业革命的标志各是什么?
(3)综合上述三则材料,请你分析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影响。
(4)从当今时代主题的角度,说说应该如何正确运用科学技术。
材料一 中国的三种发明已经改变了全世界的表面和一切事物的状态。第一种是在学术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方面,第三种是在航海方面。
——培根《新工具》
材料二 纵观世界历史,似乎可以认为,过去一万年,人类经历的两次最大变革,一是农业革命,二是工业革命。前者迎来了人类文明的曙光,而后者则开创了过去两个世纪的现代全球文明。
——帕尔默《现代世界史》(1950年版)
材料三 1945年8月,美国先后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一方面,造成日本近10万房屋被毁,20多万平民伤亡;另一方面,加速了日本投降。
(1)材料一中所说的第二种和第三种发明分别指什么?
(2)帕尔默所说的“过去两个世纪”里曾经发生了两次工业革命。这两次工业革命的标志各是什么?
(3)综合上述三则材料,请你分析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影响。
(4)从当今时代主题的角度,说说应该如何正确运用科学技术。
2.
(2016·湖南衡阳·29)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名称。并任选其中一项发明分析其对世界文明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材料二

(2)上列图片中哪些属于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只需填写序号)
(3)根据材料二,指出第一次和第二次科技革命为工业生产提供的动力有何不同?
材料三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第三次科技革命主要在哪些领域展开?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名称。并任选其中一项发明分析其对世界文明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材料二

(2)上列图片中哪些属于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只需填写序号)
(3)根据材料二,指出第一次和第二次科技革命为工业生产提供的动力有何不同?
材料三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第三次科技革命主要在哪些领域展开?
3.
(2016·辽宁营口·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学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
——弗兰西斯·培根
材料二 “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它的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在当时就是英国一个国家能够对抗整个世界……因此,我们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是英国引领了当时世界的潮流,打开了现代世界的大门。”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将取而代之。”
——马克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提到的“这三种东西”是我国宋元时期发明或广泛使用的三项重大科技成就。其中“在文学方面”的重大发明是什么?广泛应用于“战争”的发明是什么?应用于“航海”的发明是什么?在汉代,我国还有一项重大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该发明是什么?
(2)材料二中英国“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需要一种强劲的动力。瓦特为此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贡献是什么?利用这种强劲的动力,发明“旅行者号”火车机车的工程师是谁?从此,人类社会进入什么时代?
(3)材料中取代“蒸汽大王”的是电力的广泛应用,人类社会从此进入什么时代?这一时期,被誉为“发明大王”的美国科学家是谁?美国的莱特兄弟把人类翱翔天空的梦想变成现实,他们的发明成就是什么?
材料一 “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学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
——弗兰西斯·培根
材料二 “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它的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在当时就是英国一个国家能够对抗整个世界……因此,我们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是英国引领了当时世界的潮流,打开了现代世界的大门。”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将取而代之。”
——马克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提到的“这三种东西”是我国宋元时期发明或广泛使用的三项重大科技成就。其中“在文学方面”的重大发明是什么?广泛应用于“战争”的发明是什么?应用于“航海”的发明是什么?在汉代,我国还有一项重大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该发明是什么?
(2)材料二中英国“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需要一种强劲的动力。瓦特为此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贡献是什么?利用这种强劲的动力,发明“旅行者号”火车机车的工程师是谁?从此,人类社会进入什么时代?
(3)材料中取代“蒸汽大王”的是电力的广泛应用,人类社会从此进入什么时代?这一时期,被誉为“发明大王”的美国科学家是谁?美国的莱特兄弟把人类翱翔天空的梦想变成现实,他们的发明成就是什么?
4.
(2016·福建莆田·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种东西,已经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英】培根
(1)上述材料列举了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三项,还有一项发明是什么?指出改进这项发明的最关键人物和所处的朝代?
(2)你是否赞同培根的观点?请用“指南针”作为例子加以说明。
材料 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种东西,已经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英】培根
(1)上述材料列举了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三项,还有一项发明是什么?指出改进这项发明的最关键人物和所处的朝代?
(2)你是否赞同培根的观点?请用“指南针”作为例子加以说明。
5.
(2016·云南昆明·28)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1世纪中期,印刷技术出现了重大突破,平民毕昇经过反复实验,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毕昇的这一发明,是印刷史上的重大事件,对文明的传播、交流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摘自中华书局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指出印刷技术出现重大突破的标志是什么?这一重大突破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 19世纪下半期,科学技术的突破,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此同时,科学技术的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也被应用于军事领域、潜艇、飞机、坦克等新式武器的相继问世,使战争扩展到海底和空中;电报、电话和无线电等新的通讯工具的出现,使战争可以在更大范围展开,科学技术的成果这一人类智慧的结晶被用于军事,预示着未来的战争更加残酷。
——摘自岳麓书社《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2)材料二中“19世纪下半期,科学技术的突破”被称为什么?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对未来战争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

(3)材料三中《罗斯﹣爱因斯坦宣言》反映的主题是什么?结合二战历史,分析科学家们发表宣言的原因。(4)根据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的认识。
材料一 11世纪中期,印刷技术出现了重大突破,平民毕昇经过反复实验,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毕昇的这一发明,是印刷史上的重大事件,对文明的传播、交流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摘自中华书局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指出印刷技术出现重大突破的标志是什么?这一重大突破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 19世纪下半期,科学技术的突破,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此同时,科学技术的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也被应用于军事领域、潜艇、飞机、坦克等新式武器的相继问世,使战争扩展到海底和空中;电报、电话和无线电等新的通讯工具的出现,使战争可以在更大范围展开,科学技术的成果这一人类智慧的结晶被用于军事,预示着未来的战争更加残酷。
——摘自岳麓书社《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2)材料二中“19世纪下半期,科学技术的突破”被称为什么?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对未来战争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

(3)材料三中《罗斯﹣爱因斯坦宣言》反映的主题是什么?结合二战历史,分析科学家们发表宣言的原因。(4)根据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的认识。
6.
观看下面两组图片并阅读相关文字介绍,回答问题。并把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

A.第一手资料 B.第二手资料
(2)从以上图片及文字介绍中,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写出四点即可)
信息点一: ;信息点二: ;信息点三: ;信息点四: 。
(3)根据以上图片及文字介绍,你能得出怎样的历史认识?

图一:指南针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发明。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就有对水浮法指南针的记载。它的制作方法是将磁针贯穿灯芯浮在水上。静止时磁针两端分别指示南北。这种指南针因实用价值强,后来应用于航海。宣和五年(1123年),北宋使臣徐竞等人出使高丽时,所乘海船就是用水浮法指南针导航的。此后,指南针导航技术传向亚欧诸国。把世界航海史推进到新时代。
图二:12世纪末,指南针经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并有所改进,为后来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欧洲文献中第一次提到罗盘是12世纪是亚历山大•内卡姆所写的一本书。书中记载:采用支轴装置,轴大部在磁针中部,用磁石触引这根磁针,它就旋转起来,等它停止转动时,针突就会指向北方。当15世纪欧洲航海家们去远方探险时,罗盘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1)以上两组图片属于史料类别中的哪一类?A.第一手资料 B.第二手资料
(2)从以上图片及文字介绍中,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写出四点即可)
信息点一: ;信息点二: ;信息点三: ;信息点四: 。
(3)根据以上图片及文字介绍,你能得出怎样的历史认识?
7.
(2016·四川自贡·21)某兴趣小组围绕“人类文明演进的足迹”的主题进行探究,请你参与。
探究问题一
文明西传 在唐宋两代,中国的工程师掀起了发明的热潮,中国引领着全世界的科学技术。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列举三项唐宋时期“引领着全世界”的科技发明。试用一例说说对欧洲历史进程产生的影响。
探究问题二

探究问题三

(2)写出历史事件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
(3)“阳光大道”是指___________。
探究问题四
当今世界
(4)阅读上表,从“当今世界”的某个侧面,选出3个关键词,并拟一个主题。
探究问题一
文明西传 在唐宋两代,中国的工程师掀起了发明的热潮,中国引领着全世界的科学技术。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列举三项唐宋时期“引领着全世界”的科技发明。试用一例说说对欧洲历史进程产生的影响。
探究问题二

探究问题三

(2)写出历史事件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
(3)“阳光大道”是指___________。
探究问题四
当今世界
联合国 | 科索沃战争 | 北美自由贸易区 | 北约与华约 | “铁幕”演说 | “九一一”事件 |
世贸组织 | 杜鲁门主义 | 信息技术革命 | 欧盟 | 马歇尔计划 | 亚太经合组织 |
(4)阅读上表,从“当今世界”的某个侧面,选出3个关键词,并拟一个主题。
8.
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发展的高峰时期,这一时期的科技,是在隋唐经济高度繁荣基础上的延续。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和混战的局面。那时经济发展,城市繁荣,航海和对外贸易空前活跃,元朝实现了全国性的统一,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两大因素的结合,使宋元文化突飞猛进,涌现出一批著名的科学家和文学家、艺术家,反映了那个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
——《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
(1)根据材料概括宋元时期科技发展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宋元时期在四大发明方面的成就。
材料二 西方近代科学一经产生,就以其蕴含的思想和方法对社会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改造,驱动全社会的近代化不断深化。但在中国,尽管在明清之际西方近代科技就已传入,却没有能够产生其在西方社会所发挥的作用。
——《论明清之际士人群体对西方科技的态度及历史影响》
(2)西方近代科学引发了两次工业革命,分别使人类进入什么时代?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指出,明清时期的哪些因素阻碍西方近代科学在中国发挥作用?
材料三 “互联网+”是当今热门概念,它指的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即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渗透、融合,促使传统行业改造升级,促生新兴产业,推动经济形态不断发生改变。
(3)互联网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成果,这次革命的核心是什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积极影响。
材料一 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发展的高峰时期,这一时期的科技,是在隋唐经济高度繁荣基础上的延续。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和混战的局面。那时经济发展,城市繁荣,航海和对外贸易空前活跃,元朝实现了全国性的统一,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两大因素的结合,使宋元文化突飞猛进,涌现出一批著名的科学家和文学家、艺术家,反映了那个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
——《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
(1)根据材料概括宋元时期科技发展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宋元时期在四大发明方面的成就。
材料二 西方近代科学一经产生,就以其蕴含的思想和方法对社会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改造,驱动全社会的近代化不断深化。但在中国,尽管在明清之际西方近代科技就已传入,却没有能够产生其在西方社会所发挥的作用。
——《论明清之际士人群体对西方科技的态度及历史影响》
(2)西方近代科学引发了两次工业革命,分别使人类进入什么时代?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指出,明清时期的哪些因素阻碍西方近代科学在中国发挥作用?
材料三 “互联网+”是当今热门概念,它指的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即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渗透、融合,促使传统行业改造升级,促生新兴产业,推动经济形态不断发生改变。
(3)互联网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成果,这次革命的核心是什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积极影响。
9.
科技创新是提高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请回答:
(1)根据图1,四大发明中把欧洲“封建骑士阶层炸的粉碎”,推动了近代社会到来的发明是什么?
(2)图2、图3、图4所代表的科技革命使人类社会分别进入什么时代?

请回答:
(1)根据图1,四大发明中把欧洲“封建骑士阶层炸的粉碎”,推动了近代社会到来的发明是什么?
(2)图2、图3、图4所代表的科技革命使人类社会分别进入什么时代?
10.
(2016·重庆B卷·16-20)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中国古代科技在宋代发展至极盛,指南针、印刷术、火药武器三项重大发明创造是宋代科技最突出的成果。指南针的改进给航海业带来划时代影响,宋代中国商船在波斯湾一带都极为活跃。阿拉伯人不久就从中国人这里学会使用指南针指导航向,并将这一技术传到欧洲。在唐代雕版印刷术的基础上,北宋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一发明大大节省了人力,缩短了出书周期,这是印刷史上又一次重要的技术革命。活字印刷术大约14世纪传到朝鲜和日本,15世纪传到欧洲。印刷术在欧洲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欧洲的社会文化环境,对当时欧洲资产阶级的兴起和思想文化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当时西方经过文艺复兴的洗礼,近代科学技术开始迅速发展之际,中国古代科技却因受到封建专制制度的扼制而发展缓慢,逐渐落后于西方。
——摘编自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C”。
(1)指南针的改进与传播促进了中外航海事业的发展。
(2)雕版印刷术比活字印刷术更能提高印刷的效率。
(3)印刷术传播到欧洲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发展进程。
(4)《金刚经》是世界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年代的雕版印刷品。
(5)中国古代科技经历了从宋代的极盛到逐渐落后于西方的过程。
中国古代科技在宋代发展至极盛,指南针、印刷术、火药武器三项重大发明创造是宋代科技最突出的成果。指南针的改进给航海业带来划时代影响,宋代中国商船在波斯湾一带都极为活跃。阿拉伯人不久就从中国人这里学会使用指南针指导航向,并将这一技术传到欧洲。在唐代雕版印刷术的基础上,北宋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一发明大大节省了人力,缩短了出书周期,这是印刷史上又一次重要的技术革命。活字印刷术大约14世纪传到朝鲜和日本,15世纪传到欧洲。印刷术在欧洲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欧洲的社会文化环境,对当时欧洲资产阶级的兴起和思想文化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当时西方经过文艺复兴的洗礼,近代科学技术开始迅速发展之际,中国古代科技却因受到封建专制制度的扼制而发展缓慢,逐渐落后于西方。
——摘编自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C”。
(1)指南针的改进与传播促进了中外航海事业的发展。
(2)雕版印刷术比活字印刷术更能提高印刷的效率。
(3)印刷术传播到欧洲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发展进程。
(4)《金刚经》是世界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年代的雕版印刷品。
(5)中国古代科技经历了从宋代的极盛到逐渐落后于西方的过程。
11.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实践中形成了独有的民族精神,成为本民族生存、发展、繁荣的灵魂支柱和精神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共同的袓先)
材料一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我们的信仰)
材料二 如下图

(2)图1人物对中国文化发展最突出的贡献是什么?图2人物以什么学说完成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人民的智慧)
材料三 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A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B则变成新教的工具,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推动精神发展创造的必要前提和最强大的杠杆。
(民族的精神)
材料四 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而其终极目标……可以称之为殊途同归。
(共同的袓先)
材料一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孙中山
(1)材料中的“轩辕”是谁?他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有何历史地位?(我们的信仰)
材料二 如下图

(2)图1人物对中国文化发展最突出的贡献是什么?图2人物以什么学说完成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人民的智慧)
材料三 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A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B则变成新教的工具,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推动精神发展创造的必要前提和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3)材料中的A是指哪一科技发明?宋代时改进B项发明的历史人物是谁?中国的三大发明传入欧洲后,对欧洲历史发展最重要的影响是什么?(民族的精神)
材料四 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而其终极目标……可以称之为殊途同归。
﹣﹣历史学家章开元
(4)综合以上四则材料,说说中华民族具有怎样的民族精神?
12.
各民族、各地区生生不息的文明在不断冲撞与融合中推动着人类文明向前发展。请你沿着人类文明发展的足迹,完成下列问题的探究:
【古老文明的繁荣】
(1)以古代中国、古代印度为代表的东方文明是世界古老文明中两颗璀璨的明珠。请你列举古代中国、古代印度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文明成就各一例。
【近代文明的冲撞】
鸦片战争是近代东西方文明冲撞的典型案例。下表是鸦片战争前,中英两国社会状况的对比。
(2)请你写出表格中①、②所代表的历史事件名称。
(3)请简要评价“殖民掠夺”在英国成为工业强国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现代文明的融合】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世界文明的融合进一步加深。孔子学院积极的把中华文明推向世界。但情人节、圣诞节等外来节日的输入也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淡化了我们的传统节日,如中秋节、春节等。中华民族的特色文明正在不断流失……
(4)在世界文明融合的浪潮中,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文明的民族特色?
【古老文明的繁荣】
(1)以古代中国、古代印度为代表的东方文明是世界古老文明中两颗璀璨的明珠。请你列举古代中国、古代印度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文明成就各一例。
【近代文明的冲撞】
鸦片战争是近代东西方文明冲撞的典型案例。下表是鸦片战争前,中英两国社会状况的对比。
国家 | 政治方面 | 经济方面 | 思想文化方面 | 对外政策方面 |
中国清朝 | 军机处设立,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 自然经济为主,商品经济发展缓慢 | (①)思想禁锢,万马齐喑 | 闭关锁国,固步自封 |
英国 | 《权利法案》颁布,君主立宪制开始建立 | (②),促进资本主义工业经济发展 | 文艺复兴,焕发了人们的创新精神 | 殖民扩张和掠夺…… |
(2)请你写出表格中①、②所代表的历史事件名称。
(3)请简要评价“殖民掠夺”在英国成为工业强国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现代文明的融合】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世界文明的融合进一步加深。孔子学院积极的把中华文明推向世界。但情人节、圣诞节等外来节日的输入也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淡化了我们的传统节日,如中秋节、春节等。中华民族的特色文明正在不断流失……
(4)在世界文明融合的浪潮中,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文明的民族特色?
13.
(2016·山东济宁·23)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国曾经走在世界的前列,但从19世纪中期开始,列强的侵略让大清王朝开始风雨飘飘。民族危难之际,觉醒的中国人民进行可英勇抗争,前仆后继,谱写了近代史上可歌可泣的悲壮篇章。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悠悠文明)
材料 如下图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举出两例宋代领先世界的“创新”成就。
(炮声惊梦)
材料二 1853年马克思说:“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皇帝与地上的世界接触。”
材料三 正当人们欢欣鼓舞地迎接20世纪到来之际,清政府却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收到了一份“西方人送来的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
(2)材料二中马克思评价的是什么事件?材料三中清政府收到“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是什么?
(不屈抗争)
材料四 19世纪中后期,面对侵略,英勇的中国人民奋起反抗,林则徐虎门销烟,太平军大败西摩尔的“洋枪队”,左宗棠收复新疆,张之洞在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
(3)材料四的事例中有两处错误,请你找出并改正。
(走向胜利)
材料五 ……我们要实现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就举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大旗。可是这旗帜不许我们在城内插,我们就只好到山顶上去插,永不放下。
——***
(4)请举出“我们城内插旗”失败的两个事例。“我们就只好到山顶上去插”指的是什么?
(5)材料中“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完成的标志是什么?
(悠悠文明)
材料 如下图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举出两例宋代领先世界的“创新”成就。
(炮声惊梦)
材料二 1853年马克思说:“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皇帝与地上的世界接触。”
材料三 正当人们欢欣鼓舞地迎接20世纪到来之际,清政府却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收到了一份“西方人送来的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
(2)材料二中马克思评价的是什么事件?材料三中清政府收到“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是什么?
(不屈抗争)
材料四 19世纪中后期,面对侵略,英勇的中国人民奋起反抗,林则徐虎门销烟,太平军大败西摩尔的“洋枪队”,左宗棠收复新疆,张之洞在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
(3)材料四的事例中有两处错误,请你找出并改正。
(走向胜利)
材料五 ……我们要实现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就举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大旗。可是这旗帜不许我们在城内插,我们就只好到山顶上去插,永不放下。
——***
(4)请举出“我们城内插旗”失败的两个事例。“我们就只好到山顶上去插”指的是什么?
(5)材料中“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完成的标志是什么?
14.
(题文)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核心推动力。在人类发展史上,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和欧洲近代的科技发明同样熠熠生辉。
(1)图1所示的发明成果在宋代广泛应用于哪一领域?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为人类提供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的发明是什么?
(2)图2和图3对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们分别被誉为 。
(3)图4是第几次科技革命的发明成果?为了追赶科技革命的浪潮,我国在1986年制定了什么计划?

(1)图1所示的发明成果在宋代广泛应用于哪一领域?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为人类提供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的发明是什么?
(2)图2和图3对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们分别被誉为 。
(3)图4是第几次科技革命的发明成果?为了追赶科技革命的浪潮,我国在1986年制定了什么计划?
15.
(2016·湖南长沙·43)生产力的三要素包括劳动力、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而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是第一生产力。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在人类历史上,劳动工具和技术的变革,常常会带动社会形态的变革。请问铁器在我国最早出现于什么时期?中国社会形态随之发生了怎样的变革?宋代时,哪一技术的运用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
(2)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生产方式由手工劳动发展到了哪一阶段?从此人类社会最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是什么?这次工业革命还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中国何时开始卷入这一市场?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成就是什么?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原子能技术的理论基础来自爱因斯坦的哪一理论?
(1)在人类历史上,劳动工具和技术的变革,常常会带动社会形态的变革。请问铁器在我国最早出现于什么时期?中国社会形态随之发生了怎样的变革?宋代时,哪一技术的运用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
(2)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生产方式由手工劳动发展到了哪一阶段?从此人类社会最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是什么?这次工业革命还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中国何时开始卷入这一市场?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成就是什么?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原子能技术的理论基础来自爱因斯坦的哪一理论?
2.判断题- (共1题)
16.
唐朝最先进的印刷书籍是采用活字印刷。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题- (共6题)
19.
“北宋时,有人在黏土制成的一个个小方块上刻单字,再用火烧成陶字。排版时,把陶字放在一个铁框里,排满为一版;印刷时可以同时排版,效率很高。印完一版以后,陶字拆下还可以再用。”这里介绍的是
A.雕版印刷术 |
B.火药的使用 |
C.指南针的发明 |
D.活字印刷术 |
20.
历史影视作品是历史史实的艺术加工,但必须尊重历史史实,下列情节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合的是( )
A. 西汉时有人用纸写字 B. 唐朝人坐着装有指南针的海船航海
C. 在宋元的战争中使用了火炮 D. 清朝人阅读使用活字印刷的小说
A. 西汉时有人用纸写字 B. 唐朝人坐着装有指南针的海船航海
C. 在宋元的战争中使用了火炮 D. 清朝人阅读使用活字印刷的小说
21.
中国古代有许多重大发明,下列发明按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造纸术、司南、火药、活字印刷 | B.火药、造纸术、活字印刷、司南 |
C.造纸术、活字印刷、火药、司南 | D.司南、造纸术、火药、活字印刷 |
22.
古代中国科技文化成就辉煌。下列选项中表述均正确的是()
①李冰主持修筑了都江堰 ②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③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④李时珍编著了《本草纲目》
①李冰主持修筑了都江堰 ②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③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④李时珍编著了《本草纲目》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4.填空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5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6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