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台市第四教育联盟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检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8415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6/20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去往国家
人物
内容
结果
唐→天竺
玄奘
西行取经
游行16年带回许多佛经,著有   
唐→日本
②    
六次东渡
对日本文化影响很大
 
(1)请将材料一表格中①②两个空白处补充完整.说出唐朝对外交流的特点
材料二 明代初年,郑和统率技术上最先进的“宝船”舰队出洋,远至爪哇、印度、非洲之角。郑和下西洋时,欧洲的探险时代尚未开始。……航海期间,郑和每到一地,便宣示中国当朝皇帝的德威,厚赠遇到的君主。
(2)根据材料二,指出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和影响。
2.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取士制度大体沿袭隋朝。士的来源主要是从学校来的生徒和从州县来的乡贡……进士科主要考诗赋……思想较为自由,文士多愿意应进士科,表现自己的才能,因此唐朝进士科特盛,名人多从进士科出。

——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二:“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元朝高明《琵琶记》

材料三:“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明末清初顾炎武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选官制度叫什么?此选官制度诞生于哪个朝代?它强调以什么作为选官标准原则?
(2)材料一中“进士科主要考诗赋”现象是哪位皇帝在位时开始出现的?材料三中顾炎武把“八股之害”和什么历史事件相比较?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评价这种选官制度?

2.选择题(共13题)

3.
我国现在实行的省级行政区划始于
A. 唐朝
B. 宋朝
C. 元朝
D. 明朝
4.
岳飞受到人民尊敬的主要原因是( )
A.他对皇帝忠心耿耿 B. 他遭奸臣谋害
B.他训练出纪律严明的岳家军     D. 他坚持抗金的正义斗争
5.
(题文)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北宋时期的(  )
A.山东B.东京C.杭州D.四川
6.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其中在元朝时出现的一个新民族是(  )
A. 满族     B. 藏族 C. 蒙古族 D. 回族
7.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这句词所体现出的突出特点是(   )
A.内容丰富B.豪迈奔放C.别致清新D.委婉真挚
8.
从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中国文学艺术逐渐从少数文人士大夫开始向普通大众普及,从骚客迁人吟诵的诗,文人雅士吟唱的词,到贩夫走卒哼唱的曲,再到妇孺皆宜的小说,其传播范围越来越广,通俗程度越来越高,表现方式越来越自由。请判断与元朝最高文学形式有关的是 ( )
A.《如梦令》B.《红楼梦》
C.《望庐山瀑布》 D.《窦娥冤》
9.
哪位诗人的诗被誉为“诗史”?(   )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李杜
10.
明末农民起义战争中,李自成建立的政权的国号是(    )
A.大顺B.大西C.张楚D.大汉
11.
想了解中国17世纪的手工业发展的情况,你首选的资料是
A.《天工开物》B.《本草纲目》
C.《农政全书》D.《唐本草》
12.
“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会抵挡。”歌谣中的“戚爷”( )
A.平息了东南沿海倭寇B.打退了沙俄侵略军
C.赶走了荷兰殖民者D.统一了女真各部
13.
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   )
A.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B.东南亚一带
C.印度洋一带D.非洲南端
14.
(题文)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上网收集了以下几幅图,准备进行探究性学习,他们可能探究的主题是
A.昌盛的秦汉文化
B.辉煌的隋唐文化
C.灿烂的宋元文化
D.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化
15.分母大的分数比较小.(判断对错)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