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舒城干汊河中学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84084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3/25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国家政治演变历程与丰富内涵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于是先从在下者(平民)起……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下之变局,至是始定。 
——赵翼《廿二史札记》
(1)根据材料一,指出“天下之变局”的含义。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这种“变局”对西周至秦汉时期国家政治体制发生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9、10、11分别体现的中国当时政治发展的主要特征,并归纳这种政治发展的趋势。

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指出图12、13分别代表的政治体制,它们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材料四 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同时,进行了民主政治建设的探索,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探索与建设所作的努力。
(5)有人说,西方的代议制优于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2.
全球化是当今国际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
——哥伦布
(1)根据材料一,指出促使哥伦布探索新航路的直接动力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如何理解哥伦布探索新航路具有“非正义的进步性”。
材料二

(图14和图15中箭头所指的框内为近代初期欧洲的贸易中心区)
(2)根据材料二,指出欧洲贸易中心区的变化情况及其对欧洲产生的影响。
材料三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这不仅因为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还由于欧洲人在从亚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棉织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多数情况下只能以金、银等贵金属交易,欧洲的贵金属货币日益紧缺。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但一直到18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有改变。随着欧洲人越来越广泛深入地融入和利用既存的经济贸易体系,并在其中发挥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白银资本》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3—19世纪在世界经济贸易中欧洲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简要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材料四

(4)根据材料四中的图16,概括指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特点。结合图17及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2.单选题(共17题)

3.
恩格斯说:“如果认为希腊人和野蛮人、自由民和奴隶、公民和被保护民、罗马的公民和罗马的臣民(指广义而言),都可以要求平等的政治地位,那么这在古代人看来必定是发了疯。”这段材料最能说明:
A.两国努力追求各阶层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两国在政治文明实践中相互借鉴成功经验
C.两国的社会结构及治国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D.两国是以维护奴隶主阶级专政为本质目的
4.
史家评论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时认为:“英国比欧洲任何国家也许更接近于革命”。得出这样评论主要是基于:
A.改革避免了流血冲突
B.改革避免了社会动荡
C.改革扩大了选民范围
D.改革打击了保守势力
5.
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构来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这种代表民意的机构就是议会。下列有关近代西方议会的表述正确的是
A.英国“光荣革命”开创了议会制
B.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对国会负责
C.法国总统任命内阁需经众议院同意
D.德意志帝国议会掌握完整的立法权
6.
1945年10月8日,***发表了“我们要在蒋委员长领导之下,克服困难,建设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大家一条心,要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的演说。这个演说的目的是:
A.承认国民政府B.追求和平民主C.强调国共合作D.反对美国扶蒋
7.
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说:“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趋势。”巴黎公社所采取的各项措施中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废除旧军队、旧警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
B.没收逃亡资本家工厂,交工人合作社管理
C.公职人员由人民民主选举,接受人民监督
D.规定公职人员薪金不得超过熟练工人工资
8.
下图是出席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人数统计图(共662人)。从中可以看出
A.打破了国民党的一党专政
B.中共组织领导新政协会议
C.新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能
D.新政协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9.
在中国现代民主政治建设中,为实现“村里的事村民管,自己投票选村官。”我们应该:
A.加强社会基层民主建设B.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制度
C.健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D.借鉴西方民主政治制度
10.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其含义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建国初期我国的外交政策或事件中没有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D.“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11.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图(图中文字是:让西欧重新壮大起来)所体现的国际局势:
A.拉开了以美苏为首的“冷战”序幕
B.“欧共体”的正式建立和扩展趋势
C.美国构建布雷顿森林体系宏伟蓝图
D.美国在“冷战”下推行马歇尔计划
12.
唐朝《水轮赋》:“水能利物,轮乃曲成。升降满农夫之用……终夜有声。” 宋《土贵耍予赋水轮》:“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一轮十筒挹且注,循环下上无时了。”两则材料中的“水轮”是指下图中的:
A.
B.
C.
D.
13.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图所反映的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A.工业革命的发展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得以初步形成
B.欧洲早期殖民扩张使亚非拉地区的小农经济迅速解体
C.两次工业革命中发明的交通通讯工具方便了世界联系
D.新航路开辟引起“商业革命”促进了世界贸易的扩展
14.
在政治地理概念中“远东”、“中东”、“近东”是“欧洲中心论”的产物,由此结合所学知识合理推断这组政治地理概念最早可能出现在:
A.郑和下西洋后B.新航路开辟后C.工业革命后D.鸦片战争后
15.
马克思说:“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他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这一“革命力量”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人口城市化开始出现B.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C.改变了殖民扩张方式D.工业化国家开始形成
16.
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做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其本质目的都是为了:
A.建立民主政府B.实现民族平等C.发展资本主义D.挽救民族危亡
17.
以下是1885——1902年中国进出口货物统计表。此表从本质上反映了:
A.清以来实行的闭关政策至此终被彻底打破
B.甲午战争使列强完全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
C.中国民族工业被完全排斥于世界市场之外
D.中国已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组成部分
18.
1902年,袁世凯为慈禧贺寿进贡一辆奔驰轿车。不料,太后仅坐一次便弃之不用了。原
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跪且坐,还坐在慈禧的前面。慈禧弃之不用主
要是因为:
A.封建观念无法适应近代文明B.闭关政策使中国尚不需汽车
C.遏制当时社会崇洋媚外思想D.中国社会落后无力供应燃料
19.
下图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GDP增长率的变化情况,其中1961年、1979年和1993年GDP增长率变化较显著。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三年发生变化的共同原因是
A.占主导地位的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大力推动
B.国家根据不同时期国情对生产关系的调整
C.国家政治制度的变革引起经济发展的变化
D.国际形势变化促使对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