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海市第四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8407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2/21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图是唐朝画家阎立本所绘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这段历史佳话,以各种形式在汉藏两地广泛传播。

材料二: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元朝时,设澎湖巡检司加强对台湾的管辖,当时称台湾为琉球;1684年,清朝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材料三:在清朝辽阔的疆土上,生活着汉、满、蒙、藏等五十多个民族。清朝在新疆、西藏等边疆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唐朝民族关系的哪一史实?体现唐朝怎样的民族政策?
(2)元朝和清朝为加强对台湾的管辖而采取的相同措施是什么?明朝末期,哪国殖民者曾侵占台湾?台湾又是怎样回到祖国怀抱的?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出清朝为加强对新疆、西藏的管理分别设置了什么官职?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理的意义是什么?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行省是元代开始的一级行政区划。它的确立是我国行政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元朝的行省实际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故它的权力相当大。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就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
依据材料,指出元朝的行省有哪些职能。它的确立有何意义?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历史上,中国至少曾有三次被公认为是地区最强大的国家。第一次持续了400多年,当时汉朝周边的一些国家开始进口汉朝的商品和技术,主要是丝绸、纸张、陶瓷 ……7世纪,唐朝的建立宣布了中国的第二次崛起,通过陆路向四周扩展影响力。传播到了隔海相望的日本。1368年,明朝建立了,中国由此实现了第三次崛起。虽然与前两次相比稍有逊色,中国强大的力量仍给这一地区留下了很深印象。
材料二:每年的 7月11日是中国航海日,中国以“和谐海洋”为愿景,建设“强而不霸”的新型海洋强国,中国古代很长时间一段时间都是海洋强国,明朝的船队最远曾抵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材料三: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信中的几句话:“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指出中国古代三次崛起体现出的共同特征。(至少回答两个方面)
(2)指出材料二中体现明朝“海洋强国”的史实。
(3)根据以上材料,分析从汉唐明朝到清朝时对外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对中国造成了什么严重的危害?
(4)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中国的第四次崛起?

2.选择题(共4题)

4.
下列对宋朝重文轻武政策影响的表述,不确切的是(  )
A.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B.宋朝的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
C.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D.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5.
中国古代文化名人辈出、科技成就斐然。下列有关科技文化成就表述正确的是 (  )
A.北宋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术
B.元代最优秀的戏剧家关汉卿的代表作是《牡丹亭》
C.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是“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D.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一部思想性强、艺术性高的长篇小说
6.
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下列事件中,能反映这一优良传统的是(  )
A.岳飞抗金B.平定大小和卓叛乱C.戚继光抗倭D.设置台湾府
7.
南宋时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这表明宋代()
A.经济重心南移B.南方社会动荡
C.市民文化生活丰富D.政府财政收入依靠北方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