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有关“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专制制度的演变”知识所作的示意图。请你帮助他完成未填写的内容。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将对应内容填入横线)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将对应内容填入横线)
2.
某校七年级(1)班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围绕明朝和清朝的部分重点知识,在本学期期末考试前制作了以下一份复习学案,供全班使用。如果你是这个班的学生,你将如何完成呢?期待你的精彩表现。
活动一【读图学史】

(1)图一与图二的建筑,从实质上反映了明清时期的什么突出特点?
(2)仔细观察图三,简述清朝在东北、西北、东南巩固统一的措施。
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
活动二【对比分析】
(3)郑和下西洋有何重要意义?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有哪些?明清时期的对外交往活动呈现出了怎样的发展趋势?
(4)根据以上内容,概括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
活动三【方法提升】
(5)总结一下,这份复习学案中涉及了哪些学习历史的力法?
活动一【读图学史】

(1)图一与图二的建筑,从实质上反映了明清时期的什么突出特点?
(2)仔细观察图三,简述清朝在东北、西北、东南巩固统一的措施。
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
活动二【对比分析】
(3)郑和下西洋有何重要意义?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有哪些?明清时期的对外交往活动呈现出了怎样的发展趋势?
(4)根据以上内容,概括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
活动三【方法提升】
(5)总结一下,这份复习学案中涉及了哪些学习历史的力法?
3.
在历史长河中,思想与政治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开始新设一机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该机构的大臣,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1)材料一中的“机构”历史上叫什么?选为该机构的大臣是哪些人?设立该机构后,军国大事是怎样裁决的?它的设立,说明了怎样的问题?
(2)据材料二指出乾隆帝要销毁的是哪类书籍?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清政府还采取过什么类似的措施?分析清朝采取这些文化措施的目的和产生的影响。
材料一:“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开始新设一机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该机构的大臣,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
材料二:(明末以来)“造野史甚多,其间毁誉任意,传闻异辞,必有诋触本朝之语。正当及此一番查办,尽行销毁,杜遏邪言,以正人心而厚风俗。”——乾隆帝有关纂修《四库全书》的上谕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机构”历史上叫什么?选为该机构的大臣是哪些人?设立该机构后,军国大事是怎样裁决的?它的设立,说明了怎样的问题?
(2)据材料二指出乾隆帝要销毁的是哪类书籍?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清政府还采取过什么类似的措施?分析清朝采取这些文化措施的目的和产生的影响。
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函
材料二:“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帆船云集,留住日久,将又成一粤省之澳门矣”
——《粤海关志》
材料三:“浙民习俗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
——《清高宗圣训》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出清朝统治者怎样的思想?产生这种思想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在上述思想的影响下,清朝统治者实行了什么政策?实行此政策造成的严重危害是什么?
(3)请联系当前对外开放的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
材料一:“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函
材料二:“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帆船云集,留住日久,将又成一粤省之澳门矣”
——《粤海关志》
材料三:“浙民习俗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
——《清高宗圣训》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出清朝统治者怎样的思想?产生这种思想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在上述思想的影响下,清朝统治者实行了什么政策?实行此政策造成的严重危害是什么?
(3)请联系当前对外开放的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
2.选择题- (共9题)
5.
内阁大学士胡忠藻的诗里有“一把心肠论浊清”的句子,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之上,是何肺腑?”结果,胡忠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乾隆帝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
A.严格控制知识分子 | B.摧残思想和文化 |
C.调整政策的需要 | D.加强封建专制 |
7.
闭关锁国政策是一种严格限制对外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交流的国家政策。对清政府实行这一政策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使中国与世隔绝,逐渐落伍于世界潮流 |
B.归根到底,它是倾向倒退,眼光向里,防守和排外的 |
C.它对西方殖民者侵略活动,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
D.“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
8.
清朝初年的某一天,一阵清风将一位文人的书页吹乱,这位文人诗兴大发,吟诗抒怀:“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有人以此告他讥讽清王朝,结果他被定罪问斩。清政府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
A.维护统治 | B.压制文人 | C.打击汉人 | D.钳制思想 |
11.
小华找来《康雍乾三朝史录》《论军机处与极权政治》《“文字狱”的研究》三本书,计划写一篇小论文.下列最可能成为这篇论文题目的是( )
A.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
B.明清的君主专制 |
C.浅议焚书坑儒 |
D.清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
12.
雍正皇帝因为这个天才式的发明,终于为清朝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君相争权”的问题。皇帝们……牢牢掌握权柄。材料中“天才式的发明”指的是( )
A.设置军机处 | B.大兴文字狱 | C.实行八股取士 | D.设立锦衣卫 |
13.
19世纪上半期,英国工业产品在中国市场遭到顽强抵制的两大原因是( )
①清政府推行闭关政策 ②英国商品质量不高
③中国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 ④中国人仇恨洋人。
①清政府推行闭关政策 ②英国商品质量不高
③中国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 ④中国人仇恨洋人。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3.单选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9道)
单选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