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自秦朝开始,历代封建王朝在巩固政权方面都有各自不同的措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的“上”是指哪位历史人物?为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哪一政治制度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汉武帝为同样的目的,在地方上推行了什么政策?
(2)材料二中科举制的正式产生与历史上哪一位皇帝有关?
(3)从材料三中你可以获取的主要信息是什么?元朝为实现对其疆域的有效管辖实行了什么制度?
(4)材料四表格中A、B处组织机构分别是什么?
(5)综上所述,自秦朝以来建立、发展的这一政治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进程有何积极作用?
材料一 (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二 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这里即指科举制),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元史•地理志》
材料四
朝代 | 设立组织机构 | 作用 |
明朝(明太祖) | A | 是特务组织,对官吏和百姓进行严密的监视侦察。 |
清朝(雍正帝) | B | 是处理军政大事的权力枢纽。它的设置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皇帝集权发展到顶峰。 |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上”是指哪位历史人物?为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哪一政治制度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汉武帝为同样的目的,在地方上推行了什么政策?
(2)材料二中科举制的正式产生与历史上哪一位皇帝有关?
(3)从材料三中你可以获取的主要信息是什么?元朝为实现对其疆域的有效管辖实行了什么制度?
(4)材料四表格中A、B处组织机构分别是什么?
(5)综上所述,自秦朝以来建立、发展的这一政治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进程有何积极作用?
2.
在历史长河中,思想与政治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开始新设一机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该机构的大臣,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1)材料一中的“机构”历史上叫什么?选为该机构的大臣是哪些人?设立该机构后,军国大事是怎样裁决的?它的设立,说明了怎样的问题?
(2)据材料二指出乾隆帝要销毁的是哪类书籍?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清政府还采取过什么类似的措施?分析清朝采取这些文化措施的目的和产生的影响。
材料一:“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开始新设一机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该机构的大臣,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
材料二:(明末以来)“造野史甚多,其间毁誉任意,传闻异辞,必有诋触本朝之语。正当及此一番查办,尽行销毁,杜遏邪言,以正人心而厚风俗。”——乾隆帝有关纂修《四库全书》的上谕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机构”历史上叫什么?选为该机构的大臣是哪些人?设立该机构后,军国大事是怎样裁决的?它的设立,说明了怎样的问题?
(2)据材料二指出乾隆帝要销毁的是哪类书籍?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清政府还采取过什么类似的措施?分析清朝采取这些文化措施的目的和产生的影响。
3.
王朝更替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以后的秦朝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的分封制……所有这些使中国得到了世界上最稳定、最持久的统治。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秦朝在地方上以什么制度取代了分封制?它在中央还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二 唐王朝的都城长安,修建历时72年,规模宏大,布局严整,全城南北中轴线两侧东西对称,棋盘式的街道宽敞笔直;拥有百万人口,不仅是国内交通的枢纽,还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身着各式服装的边疆各族人云集到这里;西域诸国的商贾通过丝绸之路前来此城的常达数千人,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国际性大城市……在当时统治者的励精图治下,该王朝出现了许多盛世局面……
(2)根据材料,概括唐朝都城长安的特征。唐王朝出现了哪些盛世局面?
材料三“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在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
﹣﹣明史专家吴晗《朱元璋》
(3)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材料四

(4)清朝疆域广大,为了加强统治。清王朝采取了许多措施。图1、图2有关的历史事件分别起了什么作用?
(5)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从秦到清我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特征。
材料一 周以后的秦朝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的分封制……所有这些使中国得到了世界上最稳定、最持久的统治。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秦朝在地方上以什么制度取代了分封制?它在中央还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二 唐王朝的都城长安,修建历时72年,规模宏大,布局严整,全城南北中轴线两侧东西对称,棋盘式的街道宽敞笔直;拥有百万人口,不仅是国内交通的枢纽,还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身着各式服装的边疆各族人云集到这里;西域诸国的商贾通过丝绸之路前来此城的常达数千人,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国际性大城市……在当时统治者的励精图治下,该王朝出现了许多盛世局面……
(2)根据材料,概括唐朝都城长安的特征。唐王朝出现了哪些盛世局面?
材料三“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在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
﹣﹣明史专家吴晗《朱元璋》
(3)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材料四

(4)清朝疆域广大,为了加强统治。清王朝采取了许多措施。图1、图2有关的历史事件分别起了什么作用?
(5)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从秦到清我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特征。
2.选择题- (共6题)
5.
某班四位同学撰写了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
A.《趣谈孔子的思想与和谐社会的创建》 |
B.《论文成公主对西藏地区的影响》 |
C.《从交子看北宋的商品经济》 |
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
7.
雍正时,设立军机处,处理军政大事。关于军机处的认识正确的是
A.军机大臣由议政王大臣会议选派 |
B.军机大臣有军国大事的决定权 |
C.军机处的设置降低了办事效率 |
D.军机处的设置,使皇权进一步加强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