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市初中卓越联盟2019届九年级中考模拟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84018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4/20

1.判断题(共3题)

1.
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直接引发了中国的五四爱国运动,从此中国人民开始走上了近代化的探索道路。五四运动也是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开端。(判断对错)
2.
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也是思想解放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先后克服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公有制崇拜”。其中克服了“计划经济崇拜”的关键一步是指中共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判断对错)
3.
孙立样在《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中指出:日本通过三次“开国”成功实现了社会的全面转型。日本完成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历史事件是明治维新。(判断对错)

2.综合题(共3题)

4.
民主和法制,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近现代无数仁人志士不懈追求并为之努力的理想和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每个公民都享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在古代一个普通家庭中的男子可以去参知公民大会,并在会上发言,还可以领到一份国家发的津贴”这一出现在古代雅典。
(1)材料一反映古代雅典把民主政治推向高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
材料二: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新型工业、民主政治制度……

——何怀宏《中西文化的相遇与冲突》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人”为实现“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梦想,进行了哪些探索?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色加紧进行、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京举行,会议期全国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了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大会根据这些意见,对宪法草案进行了认真的修改。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该会议通过的宪法在中国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5.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与建设的探索过程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船红天下 万众跟党走。

材料二 实现四个现代化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之后经过近30年的曲折探索,终于找出了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又一次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1)材料一图片中的船见证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如何理解“一船红天下”?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为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党中央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3)从国弱民辱到国富民强,你对中国百年巨变有何感想?
6.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反思近代以来欧洲的历史,也许会给我们实现“中国梦”带来思考和启迪。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黑暗与光明)
材料一 在16世纪的英国,那些随着罗马帝国亡而湮灭的悲剧和喜剧作品被重新挖掘出来,戏剧再次成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同时出现了剧院、剧作家和从事商业演出的专业剧团,并产生了莎士比亚这样著名的戏剧大师。
材料二  18世纪,欧洲大陆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近一个世纪的思想解放运动开启了民智,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强大与没落)
材料三 欧洲不仅成了世界的银行,而且已经成为世界的工业工厂。1870年,欧洲的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64.7%,而唯一的对手美国仅占23.3%.到13年时,虽然美国达到了35.8%,但这一年欧洲工厂的产量仍占世界总声量的13年时,虽然美国达到了35.8%,但这一年欧洲工厂的产量仍占世界总声量的7%。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胜利者欢欣鼓舞,失败者绝望沉默,这就是们聚集在众多古老国家和民族之中的所有欧洲人的处境,这就是日耳曼人各族在相互残杀使浩劫蔓延所得到的一切……我们必须创建一个欧洲合众国的组织。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够重新获得快乐和希望。
(1)材料一中的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中心在哪个国家?哪位思想家主张由开明君主执政,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
(3)据材料三,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在世界的经济地位如何?结合所学知识,请从政治、科技两个方面回答这一经济地位确立的原因有哪些?
(4)材科四中导致“胜利者欢欣鼓,失败者绝望沉默”的事件指什么?为了实现“欧洲合众国”的构想,欧洲国家有什么具体的举措?
(5)综上所述,你认为近代以来欧洲发展的历程可以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3.选择题(共7题)

7.
下面是中国古代南北方人口总数及所占比例对照表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该表格反映的现象所产生的影响是(  )
A.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稳定B.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C.北方人口增长率比南方高D.促使新的民族回族形成
8.
抗日战争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观,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举。这是中国人民100多年来第一次打赢反侵略战争,也是第一次来到世界舞台的中心,中国共产觉领导的抗日力量成为抗击日本侵略的中流砥柱。以下史实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有
①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抗战
②促成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团结抗战
③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
④中国与反法西斯国家结盟,共同作战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9.
下表为我国20世纪7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市场化指数的变化统计,关于这些变化发生的原因表述准确的是
年份
1979
1980
1983
1985
1988
1992
2003
指数
24.9%
30%
40%
50%
60%
63.2%
73.8%
 
A.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C.经济特区的设立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10.
联合国大会关于“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议案表决通过后,美国驻联合国首席代表布什感叹:“任何人都不能回避这样一个事实——虽然这可能是令人不快的,刚刚投票的结果实际上确实代表着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的看法。”由此可见
A.西方的冷战政策彻底破产
B.中美两同关系已经实现了正常化
C.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反对美国
D.国际社会需要中国发挥应有作用
11.
从10世纪起,西欧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这些城市不仅表现在经济上的繁荣,更重要的还在于政治权力的获得。获得“政治权力”常常是通过
A.领主恩赐
B.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C.教皇特许
D.市民大会选举
12.
《大国崛起》一书认为:“拿破仑战争是大革命的继续,拿破仑帝国是法国革命的最后阶 段。”充分肯定了拿破仑
A.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B.占领了欧洲大片领土
C.击退了反法联盟多次进攻D.扫荡了欧洲封建势力
13.
《全球通史》记载:“我在西雅图看到许多妇女在超市的弃货堆里找寻剩余的食物……我在纽约和芝加哥等城市里看到人们在丢弃的罐头听里找剩肉。”对此,美国罗斯福总统采取的措施有
①增加农业产量,保护农产品价格
②推行“以工代振”
③建立社会福利制度和应急的救济机构
④扩大工业生产规模
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3道)

    综合题:(3道)

    选择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